港校内地名校哪个半斤八两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0-15
港校在内地招生,一方面激发了大学对目前存在问题的反思,另一方面也引起了公众舆论对该事件的过度反应。
【主题】港校和内地名校:哪个半斤哪个八两?
【提要】一系列的批评和事件都将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内地名校推到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
【正文】
今年4月初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大校长朱清时批评由于社会上对北大、清华的追捧,各地人为助长清华北大“掐尖”,由此而导致许多人才被埋没。朱教授的批评还未得到足够回应,6月份香港大学在内地招生,又引发港校PK内地名校、使得北大清华成为二流院校的议论。紧接着,7月份国际著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教授又炮轰北大在引进海外人才中造假,并将批评一直延伸到国内现行大学教育模式以及学术体制上。
象征性的危机
这一系列的批评都将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内地名校推到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虽然就港校内地招生是否会引发“尖子生争夺战”的问题,香港和内地高校的校长都表示不值得大惊小怪,在高等教育逐步全球化的前提下,中国开放生源市场是个必然趋势。但国内一些媒体仍是对“PK”、“二流”大造声势,这让北大校史研究专家,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至今不无忧虑,陈教授担心因为舆论影响大学的管理者,从而引发内地高校新一轮的“大干快上”。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劳凯声教授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清晰地表述了港校内地招生的实质:“这说明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很大的市场,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量非常强劲。所以它会导致国外大学、以及香港的大学到内地招生。”
劳教授认为,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国的独特之处在于:在世界各国大学招生生源不足的情况下,中国的生源却大大超过了高等学校本身招生的规模。但内地的优秀人才是挖不完的,也不可能全挖走。所以港校在内地用高额奖学金挖走各地拔尖生源一事只能说对内地大学有象征性的危机——促使其思考如何做到最好。
学校能提供的东西毕竟有限
针对北大、清华是否会沦为二流的争论,陈平原和劳凯声两位教授都认为,一方面内地大学虽然确实与世界上很多优秀大学存在差距——特别是在自然科学最尖端的科技方面可能有比较大的差距,但如果从总体水平来说,中国最好的大学和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差距并不如想像中那么大。
据本报记者了解,除了高额奖学金对内地学生的诱惑外,选择港校的很大一个原因也在于,在国内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背景下,选择港校也是一个留学和就业的跳板。但对于打算去港校读书的人来说,也许前景并不一定比在内地乐观太多。
“实际上,我经常会为我的前途担忧,因为香港这边读研和读MBA的本土同学很多都有自己的工作,对他们而言,学位相当于职业进修。但对我而言,未来的事业基本上就维系在我的课程表现上了。”目前在香港一所著名高校就读硕士的姜林(化名)不无忧虑地说道。
事实上,姜林2002年已经在北京大学硕士毕业,因为工作不如意,才于一年后考入港校再读硕士。对于姜林个人而言,香港的大学与内地名校PK是否会使得内地北大、清华等名校成为二流简直不成其为问题,两地的师资力量对于他而言并无太大实质差别,至于学生水准和就业前途,并不一定香港就比内地更有优势。而且,把眼光再放远一点,今年6月他参加了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学术交流活动,“其实,在美国学校的中国学生也是三六九等,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见识上,差别也很大。留学的或许也并不都是精英,有些学校能提供的东西恐怕也非常有限。”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