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国混吃混喝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0-15
吃,大抵是每个中国留学生在外体会最多的一项“作业”。生在福中,是不知“吃福”之深的,而一旦离开中国这块美食宝地,便发现往日忽略不计的这点婆婆妈妈的小事,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
辣手的“辛面”
赴美留学前的最后一天,我骑着单车拐到中山路上的刀剪店,买了把菜刀,木柄、阔背,中式厨房里很普通的那种,它是我负芨求学要找的最后一件行李。第二天,我,一个大陆小女生,就这样带上菜刀,上路了。
后来,那把被历届学长列为西游必备之物的菜刀,却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顶多被我用来切切午餐肉等即食肉类。因为忙和懒,我通常胡吃,当时最爱的晚饭是在即食面里放午餐肉、生菜以及很多辣油,呼噜噜大锅一煮,鲜得烫得辣得油得鼻涕口水直往下淌,真过瘾。那种叫“辛”的韩国面顶顶好吃,可大家都嫌贵,好像是$0.75一包,看起来不算贵,但是既然WAL—MART里有$0.15一包的美国产RAMAN即食面,自然就觉得“辛”面不止辣口,更是辣手了。
教堂里的行为艺术
在美国,新生入学往往也是各大教堂信徒摩拳擦掌、网罗门徒的时候。开学后几周,我们便频繁地活跃在小镇林立的教堂内,不管是天主教还是基督教,是基督教里的Lutheran Church还是Baptist Church,我们都不介意,我们更关心哪个教堂是中国人做牧师,哪个是外国人做牧师,因为这有关食谱的基调。
好在我中西通吃,所以不管哪种场合都扛得下来,还极力劝说那些嫌弃洋教堂菜式简陋的同学:嘴巴是“淡”了些,但你可以抓紧机会练口语啊。认两个老人做你的HOST FAMILY,感恩节到了也好有个地方吃火鸡,圣诞节还管派发礼物呢。可是在经历了无数次类似面试一样的背诵,对着各色老人耐心重复着‘My father is……My mother My brother is’之类的初小英语对话后,我放弃了对同伴的劝说,并开始偷工减料地背诵。我发现自从我省去介绍家庭情况的那段罗嗦后,我可以及时地在“布法罗辣鸡翅”清盘撤下前搞上第二盘。我对那些餐盘恭敬如仪,但有时不免觉得,充满仪式感的圣餐和缺乏仪式感的客人之间的这场展现神圣和世俗的拉据战,多少有点行为艺术的意味。
“人来疯”的大锅饭
教堂的行为艺术只能来一两次,既然不打算每个周日起大早地赶弥撒,自然再也不好意思以神圣的名义行吃喝之实。一群人开始考虑在面前的饮食问题,一露底,才发现不少人竟然有从国内带来的高压锅、炒锅和电饭煲,这些东西在美国非稀即贵,大家不辞辛劳地搬来这里,可却还暴殄天物般地压在箱底!
我们终于有了自救的希望——吃大锅饭。我们这帮留学生中,北京人最多,于是我整天跟着他们吃自制的饺子、牛肉馅饼、春饼、韭菜合子、炸酱面。大家的懈怠一扫而光,在一种类似“人来疯”的状态下,笙歌夜舞。我给大家解释上海方言“人来疯”的意思,“小孩随着人客的到来而一改常态兴奋异常。”有一次,一个福州男生用那种网眼特别小的鱼网去捕鱼给大家吃,被野生动物警察以非法捕捞幼鱼的罪名逮个正着,罚了200美元,令我们清汤素食了好几天。
小贼光顾的中餐馆
生日、毕业、答辩通过,或者得到一笔飞来横财——每每有大事要庆祝,我们会去中餐馆。
可是美国中西部的小城只有那种自助式中餐馆。酸甜肉、左宗棠鸡、蒙古牛肉、核桃虾、馄饨汤陈列在柜台上供人随意拿取,加小费和税,每个人要$8.5元左右。我对美式中餐兴趣不大,惟对其中一道叫椰丝饼的甜食兴趣浓厚。外面没有见到过,只有在这里才能一亲芳泽。有个男生看我每次花了主食钱却只猛吃椰丝饼,实在替我不合算,于是每次就帮我偷一点,用餐巾纸包好,迅速藏到皮夹克口袋里。夹克的主人是个喜欢戴棒球帽的北京男生,他只有戴帽子的时候才好看,不戴帽子时很一般。后来春天到了,他的帽子脱了,我就再也没有和他一道打劫中餐馆了。
独自上路的电饭锅
当时我和室友合置的固定资产有两样:一个不错的音响,成天播放着我们在网上以1块美金买的CD,还有一件,就是有关民生的电饭锅。2002年暑假,我回上海探亲,本来说好我们下学期继续一起住,可是就在我返美的前夕,收到她的E一MAIL,说她休学了,因为她原来持有的B1商务签证转F1学生签证出了问题,又恰好她以前的老板愿意雇她作销售,帮她转H1B签证。为身份计,她打算接下老板的OFFER,北上芝加哥。她还说抱歉,因为她带走了电饭锅,她知道我不太吃米饭,那个音响可能对我更加有用。
一个一起住了半年、同学了一年的朋友就这样不告而别,还好似公平地分了家,总是让人心酸。顷刻间觉得从此以后,人和人的际遇交会大抵都将如此脆弱,一触即弹到相见不易的距离。
室友带着电饭锅独自上路,而我,从此也伴着音响,在留学的道路上独自咀嚼生活的味道。 (编辑:赵露)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