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与“海待”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0-13
“海待”是每个归国留学生都不愿意接受的现实,然而,有时又不得不无奈面对。构成“海待”现象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从总量上看,我国高学历人才并不存在过剩问题,但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和地域性差异表现比较突出。一些用人单位“人才观”上的误区也加剧了这一矛盾,但求职者主观上一些模糊的认识和观念,也是构成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如何能够从主观上做出努力,早日走出“海待”这个行列呢?我作为一名归国留学生,在求职与就业过程中有一些实际感触,奉献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希望有助于已经归国和即将归国的留学生走出“海待”的行列。
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是“海归”择业求职的前提。
有的“海归”所以成为“海待”,并不是他们因为学历不够或能力欠缺,而是因为自身期望值过高,往往认为自己在国外受过良好教育,理所当然地应在各方面受到较高的待遇,因而在择业时,对所选的工作、特别是工资待遇比较挑剔,致使一些用人单位不愿聘用,或者对于一些工资待遇不符合自己要求的工作根本不予考虑。此外,有的“海归”在国外取得较高的学位后,便要求为其安排管理工作,而不愿意从基层做起。这样就会错过一些有发展前景的工作。
以上现象说明,“海归”在国内求职时,一定要正确评估自己,保持一种平和的良好心态。另一方面,有些“海归”虽然在择业时,能够接受某种低薪或低职位的工作,但当接触实际工作时,发现很多事情要从头学起,学到的高深理论显示不出优势,以至产生心理障碍,没过多久,便不得不辞职,重新回到“海待”行列。
事实上,不管你在国外还是国内受过何等教育,面对社会,都只是一个刚跨出校园的学生。只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践工作经验,就不是合格的人才。在底层基础工作岗位上进行磨练,不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才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做好自我推荐,是择业求职的重要环节。
做好自我推荐,准备一份得当的简历,也是走出“海待”行列的重要环节。现在国外很多大学都开设指导学生写简历的课程,特别是在英国大学的研究生课程里,写简历甚至作为一门必修课。所以,一些留英“海归”在回国前,就已经有了一份比较完备的简历。即便如此,这些简历有时也无法给招聘单位留下一个较深的第一印象。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各个国家受各自文化背景的影响,对简历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别。比如,美国大学毕业生的简历通常显得简洁明了,能够使招聘者在很少的时间内对应聘者得以了解,特别是对应聘者的特长一目了然。英国大学毕业生的求职简历,则通常显得比较细致,求职者需要对自己的各个方面分类进行详细的介绍。中国的简历书写,同样也受着本土文化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一成不变地将自己在外国已写好的简历直接用于在国内求职的话,有时难以吸引招聘者更多的目光。
对于“海归”来说,我认为,首先要以自己在留学过程中已写好的简历为基础,保留外国简历中的长处,力求把国外的留学成果在简历中体现出来,然后结合国内简历的特点和招聘单位对简历的要求,对自己的简历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修改好的简历,也要不断更新补充,尤其是应聘一些外国公司或企业时,需要对公司所在国的文化有所了解,再做进一步修改。
第三、应对好面试,是择业求职的重要关键。
面试是择业过程中重要的关键之一,是招聘者对应聘者实际能力的一次面对面的考核。因此,为了能给招聘者留下一个较深的印象,应聘者需要尽可能地在面试过程中将自己的特长与优势展示出来,这将是“海归”走出“海待”过程中所要迈出的最为重要的一步。
“海归”在招聘面试中,将会遇到各种竞争对手,这里不乏有充足工作经验的人,这对于那些没有正式工作过的“海归”将是最大的挑战。但“海归”也有自身的优势,那就是在国外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海归”普遍都拥有较强的外语交流能力,这些可以弥补那些无工作经验的“海归”的不足之处。
“海归”在参加面试以前,应针对自己的优势做细致的准备,比如:准备一个短而精湛的外语口头自我介绍;对自己在国外的学习经历和专长有一个简明的描述;同时,准备对招聘者可能问到的问题要有所准备,以利于在面试过程中能从容地回答。此外,面试的进程通常是由招聘者掌控的,招聘者可能不会给应聘者过多的时间和机会来展示自己的特长。在这种情况下,“海归”就需要善于捕捉机会,来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比如,在面试开始的时候,主动请求用外语先进行自我介绍,或者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尽量用外语回答。
通常面试有两种方式,即单独面试和集体面试。单独面试一般时间相对从容,交流相对充分。而集体面试,应聘者展示的机会则比较有限,需要应聘者捕捉机会主动展示。面试内容也不尽相同,有的重点了解应聘者的学习经历、个人专长和工作经验等;有的还在此基础上举出一些工作案例,要求应聘者提出解决方案。因此,对于各种情况,应聘者事先要有较好的心理准备。
总之,“海归”应尽量地将自己的才能在面试中充分展示出来,这可以缩短与其他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甚至超过他们。
做到了以上三点原则,不当“海待”的心愿很快就会实现。
先骑驴子,再找马
谈话人物:林方
留学时间:2002年10月-2006年9月
留学国家:法国
所在学校:勒阿弗尔大学-国际商学院(Université du Havre)
所学专业:国际商法
归国时间:2006年9月
现任职务:成都法鑫龙贸易有限公司职员
首先,我不认为做“海待”一定就是坏事。理想的实现总得有个过程。要我说的话,“海归”避免成“海待”,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骑驴找马”。这是我在经历了回国求职的一番坎坷挫折之后得出的结论。“骑驴找马”历来被视为职场大忌,如此行为亦尤为用人单位所不齿。然而,正因为职场风云变幻莫测,招聘解雇往往只在转瞬之间,所以“海归”要想不变“海待”,可行之道唯有低调介入,再思另觅高枝。
之前,对于“海归”变“海待”之类的说法,我是不屑一顾的。从刚回国的时候起,我就开始考虑这个二选一的问题:是一步到位?还是边走边看?当时的我,自以为学有所成,能力超强,又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想要找份像样的工作,应该不在话下。所以,我的想法就是一步到位,绝不妥协,并以为像“海待”那么“没面子”的事情,肯定不会落到我头上。
抱着这样的想法,我曾婉拒到某名牌大学法学院教书——那可是许多博士都渴望的机会(而我只是个法学硕士),也放弃过一些公司提出的技术入股并担任高层管理(总经理)的邀请——只因为分红之前的工资达不到我的理想值……其实,我的要求并不过分,也就年薪不低于20万、职位在部门经理以上。我想,以我的才干和能力,这些是受之无愧且游刃有余的事情。
经过一番努力,我也差一点就实现了这个目标,当然也只能说是“差一点”。这样一个跟理想擦身而过的机会,是在第九届留学生交流会(广州)上得到的。之前为了找工作,我特地印制了彩色带相片的求职名片随身携带,在留交会上当然也是广为派发。在留交会快结束的前一天,有人拿着我的名片找上门来,表示有意聘我去参加一个政府投资的项目开发、建设与管理。双方交流了一些想法之后,为了可靠起见,我还特地去公司所在的东莞市做了考察。鉴于项目资金到位的期限还未成定数,所以双方约定春节后再签订正式合同。当然,我还是坚持了我的薪金要求。
从各方面情况看来,彼此的合作意向是有诚意的,相互了解也是比较深入的。考虑到离上岗还有一个多月时间,我就利用这段空隙又回老家把车学会了,这样又多一项“功能”。然而等到年过完了,车也学会了,却迟迟不见对方来信。于是,我连发三封邮件询问,结果均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虽然这番等待使我又错失了其他机会,期间朋友也曾劝我不必在一棵树上吊死,但我的原则从来是“宁可人负我,我不负他人”,我要等到最后的结果,才会做决定。像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并且之后又发生过许多起,也没什么好抱怨的。鉴于我的经历还算出彩,所以用人单位看到我简历的时候,总是一副兴趣盎然的样子,可是谈到最后,又总是不了了之。
虽然我从来都问不到拒用背后的真正原因,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以20万年薪聘请一个陌生的中层甚至高层管理,多少都有些突兀。
就这样,转眼之间回国的日子已经半年有余,当初对“海待”之说不屑一顾的我,突然惊觉自己不知不觉已成了“海待”一员。问及其他同期回国的“海归一族”,情况大同小异,只要不是之前已经在国外联系好工作的,回国后大多难逃此运。大家普遍的看法是:不是工作难找,而是称心如意的职位难求。所以,要想不做“海待”,要想不一天天耗下去让自己心烦、使家人担心,还不如随行就市、“折价出售”,随便找一个东家以求“先生存,再发展”。
当我改变观念、决定放低身价之后,我告诉自己,一个星期内必须要去上班。于是第二天,我就答应了一家公司,也没提任何条件。我这么急着去工作,只是不想背着一个“海待”的“恶名”,不想让家人和朋友再替我着急。同时,我也想告诉世人:如果我们只是找份工作,其实真的很容易。而事实上,如果我们不想再“待”下去,首先还是要解决生存问题,其次才是谋发展。
“海归”是否成“海待”,关键要看我们是否愿意放下身价,平稳过渡?世上缺少的不是机会,而是耐心。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作后盾,没有可贵的理解作支撑,没有平和的心态作保障,“海归”要想不变“海待”,还是先骑驴子,再找马吧。 (编辑:阿珊)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