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具备学华文的良好条件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0-12
前不久,我有幸参加了教育部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主办的“文学四月天”文学论坛。在今年的文学论坛中,教育部邀请了著名诗人郑愁予讲解了他的著名诗作《错误》,还有马来西亚作家兼画家朵拉分享了她的创作经历。席间,两位知名作家诙谐风趣,言传身教,让人受益匪浅。
笔者从中国来新加坡求学已有三年多,从最初选修高级华文,再到后来选修华文文学课程,深深感受到新加坡对于学习华语的重视。不仅仅因为新加坡政府意识到中国在国际贸易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更重要的是,作为华人,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母语。老实说,相比中国的学生,新加坡的学生学习华语的条件实在是太好了。
在新加坡学习华语,学生常常有机会和不同的作家交流。除了主办各式各样的文学论坛活动,教育部更是煞费苦心,请来包括尤今、君盈绿等多位作家为学生讲课,成为“驻校作家”。这样不仅有机会培养学生们对于写作的兴趣,还使得学生有机会当面向作家讨论学习方法。
而在人口众多的中国,这样的机会却是非常难得。不要说请本地作家为高中生办讲座,就是在校的大学生,也不见得有这样的机会。再加上中国地域宽广,对于那些位于偏远地区的学生,这样的机会就更加可望而不可及了。
在新加坡这样一个多元社会,学习华文已经被提到了一个异常重要的地位。报刊杂志每周设有专门供学生学习华语的专栏,报社还常常组织文化营、讲座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各大学校也在假期里组织“浸濡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这么说来,本地学生学习华语的条件确实很好,可是,为什么我身边还有那么多的同学厌倦学习华文,甚至讨厌讲自己的母语呢?
可见,学好一门语言,靠的并不仅仅是良好的硬件设施,还有学生的对这门语言和文化的热情。如果拥有良好的条件却不加以利用,那最终不会学有所成。相反,在恶劣的条件下,凭着对这门知识的渴望以及毅力,一个人也能学好。
当我在讲座上看到中途离场的同学,看到哈欠连连、听得云里雾里的同学,实在为他们感到可惜。他们哪里知道,有多少在中国的学生正渴望着这样一次与知名作家交流的机会呢?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