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服务 >> 留学新闻普通标题(菜单留学新闻) >> 英国寄宿学校里的“中国现象”

英国寄宿学校里的“中国现象”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0-12

  据英国独立学校委员会今年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目前共有2500名中国学生就读于英国私立寄宿中学。仅今年,就有1000多名中国内地学生报名就读英国主流寄宿中学,人数是5年前的两倍。

     英国教育界认为,英国寄宿学校出现的“中国现象”是继英国大学吸纳中国学生后英国教育产品出口的又一成功案例。

  英国中学面向海外

     在过去二三十年中,越来越多英国家长或是希望见证孩子的成长过程,或是对高昂的学费心有余而力不足,降低了把子女送入寄宿学校的兴趣。不少老牌寄宿学校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经济发展迅速的中国也成为英国寄宿中学的目标生源国。

     位于英国中部的哈罗盖特女子学校属于第一批面向中国招生的英国寄宿学校。如今,该校中学部16岁以上的120名学生中,有一半来自中国。

     过去3年中,哈罗盖特女子学校校长哈索勒每年都到中国招生。“中国家长最关心的是我们学校在英国学校中的排名,他们对孩子的希望就是毕业后能读牛津、剑桥等英国顶尖大学。但很少有家长真正了解送子女来英国将面对的一切,”她说。

     她坦言,大批中国学生的到来对学校的经济效益无疑十分有益,但对这种规模能否持久表示怀疑。“目前,英国能提供中国人需要的东西,那就是英语。也许这个市场不会持久,因为中国人可以在国内提供很好的英语教学。但这种交流对两国十分有益,学生之间的友谊会持续终身。”

     哈罗盖特女子学校只是英国招收中国学生的私立学校之一。南部布莱顿市的罗迪恩寄宿学校中,80%的16岁以上学生来自中国。什罗普郡协和学校有45名中国学生。该校校长霍金斯介绍说,目前英国寄宿学校争相吸引海外学生。

     另据有18年学校管理经验的哈索勒校长介绍,只有10%的中国家长会来英国探望他们的子女。他们把孩子送上飞机,由学校去机场接,其他事务则委托监护人办理。

     对孩子来说,一到英国,文化冲击扑面而来。因此,哈罗盖特女子学校希望中国学生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尽快适应英国。这个学期,学校就组织中国学生去莎士比亚的故乡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镇,通过观看莎翁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活动来了解英国文化。

     学校不只是学习

     寄宿学校就像一个小社会,学习只是一个环节。

     在英国寄宿学校,学生必须学会自己料理生活。哈罗盖特女子学校鼓励学生使用公用洗衣机来洗衣服。学生住处有两个厨房,还有微波炉。学校也开课教学生做饭、理财,为今后大学生活做准备。

     当然,对中国学生来说,最难的是平衡学习和生活。哈罗盖特女子学校并不提倡只在中学阶段埋头苦学,而是鼓励学生体验更丰富的业余生活,比如学习舞蹈、长笛、小提琴等乐器,或者参加学校乐队等。

     学生平日上课通常一直到下午4时30分,此后到晚9时主要是自由活动时间,体育馆、健身房和游泳池都开放,戏剧社、音乐课、合唱团、乐队、业余无线电等各种社团也一应俱全。

     和哈利·波特就读的魔法学校类似,哈罗盖特女子学校分为5个“学院”,各学院每学期要竞争象征集体荣誉的院徽。高年级的学生必须学会组织学院活动。这学期学校就有戏剧、演讲、合唱和体育比赛。

     此外,学校还提供商业计划,由6至8个学生组成一个“公司”,向朋友、老师出售公司股份和产品,雇佣员工(象征性地付薪水),记录账目等。学生通常做贺卡、手饰、杯子、包等,出售给学校同学。她们还要和其他团队打擂台,向评委介绍产品制作和销售,并回答提问。

     英国有一项针对14岁至25岁青少年的培养计划,鼓励青少年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到医院或咖啡馆服务,或在小镇的慈善商店中帮忙。所有工作都属于志愿活动,为的就是让孩子们了解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参加该计划的学生还必须学习一项技能,如在游泳馆当救生员。他们还必须在培训之后由4人组成一个小组,去远足并在户外露营,为的就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哈索勒校长说:“如果学生想在毕业后进入一个好大学,就必须参加这项计划,并尽量达到最高水平。如果学生表现优异,就会得到大学的垂青,大学会认为该学生能够担当责任,不言放弃,善于团队合作。中国学生在这方面难度较大,这和她们在中国接受的训练差异很大。但这样做对她们的个人发展很有帮助,也为她们在申请大学撰写报告时提供重要内容。”

     中国学生目标明确

     不可否认,不少中国家长把子女送到英国读寄宿中学,主要是为了给子女一块进入英国名牌大学的“敲门砖”。

     哈索勒认为,中国学生非常专注,目标明确。“她们大多是独生子女,比其他学生更清楚地意识到家庭对她们的期待。和欧洲国家的学生相比,她们更听家长的话,这一点十分显著。有时候老师不得不提醒她们休息。”

     负责16岁以上高中部的教师哈利森介绍说,中国家长对子女的学业更加关注。由于信息有限,中国学生和家长对英国大学的选择难免有失偏颇。事实上,除了剑桥、牛津大学,英国还有不少好大学,“但这些在排名上却没有体现,中国国内也不够了解”。

     按照英国的教育体系,16岁以前属义务教育。中国学生通常在十五六岁来英国读中学高级水平考试(A-LEVEL)课程,希望通过英国自然学科、会计、商务和经济学科的资格考试,为进入英国大学做准备。

     很多学生来英国后发现语言技能还远远不够,多数仍需要额外英语辅导,才能在英国文化委员会主办的国际考试中获得好成绩。

     虽然牛津、剑桥类大学了解哈罗盖特女子学校的教学质量,但学校也不能保证推荐的每个学生都能进入面试。一般来说,牛津、剑桥等学校的录取比例不到报考者总数的20%,竞争相当激烈。比如,哈罗盖特女子学校每年60个毕业生中能进牛津、剑桥大学的也不过四五人,还有四五人能考入帝国理工大学。

     中国学生看英国

     17岁的方学舟已在学校学习两年,来英国前在苏州上过寄宿学校,但觉得英国的寄宿学校比国内管得更紧。“学校规定,我们在学校公共场合不能说中文。如果外出,需要提前得到家长同意。”

     方学舟在这里读高等数学、物理和化学高级水平考试课程。她觉得在英国,学习上付出的努力和国内一样多,但今后的机会和收获则会更多,起码报考大学时有6个选择。

     对方学舟来说,英国教学和中国最大的不同是教师讲课时学生可以随时打断提问。“一开始我们不太提问,因为不知道如何表达,”她回忆说。

     如今,方学舟在学校和同学一起参加汇丰银行营业部的工作。“共有两个小组,每组五六人。我们负责给学生开账户,另外一组专门记账,”她介绍说。

     谭钰钧来自广东,初三时来英国。“刚来哈罗盖特女校时的确觉得中国人很多,但我也不希望一下子就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她认为,中国学生多也有不少优势:大家多选上物理、高等数学等学科,学习中会有很多共识。

     对于中英两种教学方式,她说,国内上数学课主要是做题,理科教学有固定模式,学生大脑都很僵化;在英国,尽管学校给的压力不大,但中国学生心里都有一种无形压力,都很努力。同时,她也意识到中国学生的弱项是不会放松。“生活不只是学习。我在这里学大提琴,练壁球,上体育课,当志愿者。学校有游泳池和网球场,我要学习放松自己。”

     高阳今年9月新学期刚从宁波来英国,一切都还在适应阶段。“我在这里感觉很好。图书馆里有很多好书。我还参加了一个学生公司,了解企业运作。在学校卖中国剪纸,卖出去后很有成就感。”

     高阳这学期选了高等数学、商务和物理,她希望能在英国读大学物理系,或去其他国家念书,适应国外生活。

     来自河北的田田可以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留学生。她14岁就独自留学新加坡,3年后又来到英国,先后在两个寄宿学校读书。

     “英国学生待人热情、真诚,能力很强。老师教课以引导为主,不直接教内容,经常提问,考试题也和国内不同。”

     如今,田田已在曼彻斯特大学读经济专业,“我喜欢数学,希望研究生时读精算,以后当精算师”。

     她现在和监护人赵女士一起居住,经常一同接送国内来的学生,对小留学生很有感慨。“刚出来的中国学生在国内只忙学习,什么都不会,到英国连地址都不带,刚到这里时往往不知所措。”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