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服务 >> 留学新闻普通标题(菜单留学新闻) >> 海归走出国门继而折身反哺

海归走出国门继而折身反哺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9-28

  改革开放30年,有太多东西值得我们回味。其中有这样一些因改革而生的特殊人群,他们被认为有“先知先觉”、“敢于尝鲜”,并因此获得成就。因为他们总是走在时代的前头,被称为改革开放的“赶潮”人。

  从160年前中国留学先驱容闳踏上美利坚国土的那一刻开始,一代代留学生携带“我出去,我看到,我学到,我改造”的强烈责任感走出国门,继而折身反哺。

  改革开放后,中国掀起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留学浪潮。这些归国者在大历史的背景下承载着让中国融入世界体系、传播普适价值的崇高使命。

  30年来,中国大陆发生的社会变革,几乎所有环节都留下了他们的脚印。

  而当今,这个特殊群体,被认为是影响国家未来的健康力量,广受期待和重视。

  过新华门,再过天安门城楼,往东几百米,来到长安俱乐部。这座不起眼的建筑是京城最顶级的几大俱乐部之一,汇集了北京主流社会的精英阶层。

  进入大厅,迎面是一座仿制的故宫龙椅,金光闪耀,富丽堂皇。但最高权力的象征摆放到一个富人俱乐部里,有豪气,却全无霸气。一个指示牌放在离龙椅不远的地方:“欧美同学会商会2005委员会午餐会在8楼举办。”与龙椅擦身而过,上了8楼,与欧美同学会商会会长王辉耀握手寒暄。

  1977年

  村头大喇叭带来高考消息

  《创业史》是作家柳青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创作的一部极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至今,王辉耀还记得其中的一句话,人生中最为关键的就是那么几步。当年在他心目中,“高考在那个时代对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就是关键的一步。能越过这个坎儿,你的人生就完全不同了”。如今,身兼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欧美同学会商会会长、2005委员会理事长的王辉耀回忆,“下乡时,我们这些城里人一下变成了农民,是劳动改造的对象;高考后,我又从一个四川的农村人变成了广州的大学生”。

  1976年,18岁的王辉耀只身来到了一个叫红沙村的地方,开始了他孤独的“下乡”生活。当同学们大都到“知青点”下乡时,王辉耀却选择一个人到普通的农村插队。因为在那里,他可以“清静的看书”、“不被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干扰”。在这个远离成都市区的偏远乡村,每月仅分得半斤煤油,灯下读书,眼睛眯成了缝,也不敢把灯芯挑得太亮。

  这个当时村中惟一从城里来的孩子,清晨6点要和农民一起出工。收工回到小茅屋,生火做饭全靠自己。最难熬的是冬天,四川农村的冬天又湿又冷。为了暖和一点,王辉耀就给自己调上一杯辣椒水喝下去。老鼠、蟑螂是茅屋的“常客”,他经历过无数与鼠共眠的日子,甚至有一天,当王辉耀回到破茅屋的时候发现,他的被褥已经被老鼠撕得稀烂。

  “我们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因为当时至少要在农村待上两年,才有资格参军、被提干或者推荐上大学。”因此,王辉耀一直鼓励自己,也只能鼓励自己,坚持下去吧。

  直到1977年10月的一天,全国恢复高考的消息从村头的大喇叭里传出来。透过那盏小油灯,他终于看到了希望。

  “当时我就感觉,机会来了。”

  从得到消息到参加考试,只有两个月的时间。考不上大学,就意味着还要回到农村,起早贪黑干活,咸菜稀粥度日。盼望了多年,还没来得及高兴,77级的考生们全身心投入紧张的复习中。

  由于受家庭环境的熏陶,王辉耀一直对外语十分感兴趣,很早就跟着成都的广播讲座学习英语。因此在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英语专业,报考了广州外国语学院,王辉耀觉得,“学习外语和国际文化,广州是一个很好的城市”。

  当通知书在热切的期待中飘然而至,王辉耀抓过家里的自行车,兴奋地在成都大街上狂骑了一大圈。在那个变化莫测的年代,尽管年轻人都在不断与命运抗争,但他无时无刻不深深感到,每个人是那么渺小、无力。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