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9-23
美国《纽约时报》2009年8月11日文章:求职无门,美国毕业生到中国找工作——中文非必备条件 记者:汉娜•塞林格森(HANNAH SELIGSON)
20岁的米克(Mick Zomnir)秋季开学就是麻省理工学院三年级学生,正在北京的JFP(杰克控股有限公司)公司实习。
上海和北京正成为美国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找寻机会的新目的地,在美国本土,他们正面临接近两位数的失业率。
即使那些对中文知之甚少或者一丁点都不了解的学生也注意到这种召唤。他们被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和低廉的生活费用所吸引,而且还有机会绕开在美国获得第一份工作前常见的打杂经历。
“最近几年,我注意到来中国工作的年轻人在增加,”杰克•佩尔科夫斯基(Jack Perkowski)说,他是亚新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Asimco)创始人,该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汽配公司。
“我1994年来中国,那是美国的第一波来华工作潮,”他说。“现在这些年轻人是第二波。”
其中一位叫约书亚•阿朱那•斯蒂芬斯(Joshua Arjuna Stephens),他2007年从卫斯理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本科毕业,学的是美国研究专业。两年前他决定来上海接受一个临时的暑期职位,在一家教育旅游公司China Prep工作。
“我对中国一无所知,”斯蒂芬斯说,他在公司的市场研究和项目发展部工作。“我根本不懂当地语言就来了,人们觉得我很傻,但我想做一些非常规的事儿。”
两年后,在非赢利组织和北京一家大公关公司锻炼后,他的中文变得非常流利,现在是希佩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XPD Media)的经理,这是家位于北京的开发在线游戏的媒体公司。
乔纳森•沃泽尔(Jonathan Woetzel)是麦肯锡上海分公司的合伙人,他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中国居住,他说和几年前相比,他看到更多年轻美国人来中国,加入到了中国企业家创业潮中。“目前在中国有许多实验性的项目,特别是在能源领域,人们年轻时都愿意尝试新鲜事物,”他说。
中国经济显得对企业家和求职者更殷勤,政府公布数据显示,和一年前同期相比,上季度GDP增速达7.9%。城市失业率为4.3%。
格蕾丝•谢(Grace Hsieh)是耶鲁大学北京同学会的主席,也是耶鲁2007届毕业生,她说从她两年前来中国后已经看到更多耶鲁毕业生来到中国就业。她是伟达公关公司(Hill & Knowlton)的客户经理。
贝莎娜(Sarabeth Berman)2006年毕业于伯纳德学院(Barnard College),学的是城市规划专业。她最初来北京时才23岁,在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BeijingDance/LDTX)得到了一份节目统筹的工作,对她这个年纪的毕业生,要想在美国找到类似工作很困难。
贝女士说她之所以被雇佣是因为她对西方现代舞很熟悉,而非对中国的了解。“尽管我的中文不行也没有在中国工作的经验,但我还是被赋予了管理舞蹈团巡演和国际项目的机会,并组织我们每年一度的北京舞蹈节。”
在中国工作生活两年后,贝女士的中文非常流畅。她和舞蹈团常穿梭于中国、欧洲和美国。
曹诚渊是北京雷动天下舞蹈团的艺术总监,他说他用贝女士是因为她具有联系中国和世界的能力。“我需要有人能和西方世界沟通。“
曹先生说,招聘过程中另外一个考量因素是,西方人常常能带来在中国人中很难找到的技能。
“贝莎娜总是主动思考我们能做什么,”他说,“而我觉得标准中国人的方式就是接受指令。”他认为差异根源在教育系统。“在中国的学校,鼓励学生们要安静,不要那么直率;这就培育了一种注重聆听而不是主动思考的文化。”
杰克来中国前在华尔街工作了20年左右,他说许多中国公司在寻找英语为母语的人来帮他们开拓美国市场。
“现在我和一家公司合作,帮他们寻找年轻的美国专业人才,做他们在美国的中间商,”他说。“他们需要了解西方社会和文化细微差异的人。”
杰克刚办的公司——杰克控股有限公司(JFP Holdings)是位于北京的一家商业银行,他没有发布任何招聘广告,就收到了超过60份求职简历;三分之一都是来自美国的年轻人,他们都想来中国工作,他说。
20岁的米克今年开学就是麻省理工学院三年级学生,正在杰克的公司实习。他说,“美国的情况越来越难,我开始考虑其他地方的机会,”,他并不会说中文,但他说今年秋天回美国后将开始学习中文。
许多年轻人认为,去中国工作的一大吸引力就是能跳过他们在职业生涯之初的铺垫阶段。
贝女士说:“毫无疑问,中国是你开启职业生涯的绝佳之地。要是换在美国,我可能是某家公司的3号实习生,或在林肯表演艺术中心卖票。”
对于其他人,比如23岁的杰生(Jason Misium)来说,中国则帮他解决了创业的现金流问题。2008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生物系后,他来到中国学习中文。接着他就开办了索菲(Sophos Academic Group)学术咨询公司,旨在帮助希望留美学习的中国学生。
“我还留在这儿,这是中国的失误,”他说。“在这里创业实在是太便宜了。”开公司耗费了他1万2千美元,他说那是他的存款。
在许多年轻美国人中,离开中国是常见的讨论话题。斯蒂芬斯、贝莎娜和杰生都说他们最后都打算返回美国。
麦肯锡的乔纳森先生说,在中国的工作经验并不能确保回美国后就能得到好工作。他说这不是和受过常春藤联盟教育一样的标志:“去过中国并工作过,会说中文,这些还不足够。”
他补充说,在中国有所表现的人会是有价值的雇员。
“在麦肯锡,我们需要已经证明具备领导力的人,”他说,“而在中国这样的环境工作过可以磨练个性,需要你有更强的企业家精神,迫使你不得不创新。”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