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异国中秋节收到学生的月饼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9-21
其实是知道今天中秋节的。海外无节庆,忙了一个上午给学生上完课,脚步匆匆回到办公室,秘书告诉我:有一位学生等候了你好久,今天是你的“办公室谈话时间”吧?我心里打了个突:并没有任何学生的事先约定呀。上得楼来,果然见一位个子高高的男学生笑瞇瞇守在我的门前,开口说:苏老师,认得我吧?我是李逸斌。——李逸斌?我大吃一惊,这是我到耶鲁后教过的第一拨学生,掐指算算,他毕业离校至少也有四五年时间了。赶紧让进屋,他握着我的手,老师老师的叫得亲切,第一句话,就几乎要把我的泪水勾下来:老师,今天是中秋节,我带了一小盒月饼,从纽约过来来看看你。
他果然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一盒月饼,轻轻放到我的桌子上。看着我手足无措、久久没能从惊诧和感动中缓过神来的样子,他连忙说:当然,不是专程来的,我的女朋友正在读耶鲁法学院,我常常回来看她。不过今天想到是中秋节,就特意过来看看老师。几年不见,这位华裔小伙子长高长壮了,还能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跟我絮絮说着他在纽约投资银行的工作,从前一个中文班的同学现在还常有联系,不时相约见面吃饭,常常还谈到老师,那一年的中文课真有意思,非常感谢老师让我们爱上了学中文……等等等等。窗外的树叶刚刚开始泛红,话语绵绵在耳际流过,我一时竟有点恍惚:觉得这像是一个错置了地方的中秋故事——这里,可是“酷”文化大行其道的美国,这位喝洋风洋水长大的ABC孩子,何来这么一番“月饼敬师”的温情呢?便想起他当初在班里其实并不是一位太用功的学生,但喜欢提问题,喜欢在课堂练习中用古怪字眼开同学的玩笑……。我切开月饼,沏上茶,和他一起吃着谈着,回忆着当初课上的种种趣事,各个同学毕业后的去向,谁谁因课结缘成了佳偶,谁谁从北京回来后现在又再回到中国去工作……“连我爸妈都不相信我能学好中文,现在公司要我管中国大陆方面的业务呢,真没想到,中文变得这么有用!”他大口大口啃着月饼(一副美国孩子啃汉堡包的样子),质朴的笑容里带点羞涩,“老师总告诉我们,要从中文里看到一幅幅图画。我就记得你说过,中国文化里重视‘圆’——中秋月亮的圆,月饼的圆,和团圆的圆,都是同一个圆……”
一转眼,秋深了。一整个秋天,这盒多少年来第一次在异国中秋节收到的月饼,始终在我眼前萦绕不去,便一直想把这个中秋故事写下来,却总觉得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这几天,新英格兰秋天满坑满谷的金碧火红,烧得人心头抖颤。燃在树头的,飘在空中的,踩在脚下的,都是这样仿佛从调色盘里直接淌流下来的鲜丽颜色,便蓦地想起晋人陆机的诗句:“及子春华,后尔秋晖”,心里头,好象一下子被点亮了。——秋天,是一种老师的心情,也是一种父亲的心情。学生来了,去了,聚了,散了;树叶绿了,红了,开花了,结实了,我们,也就渐渐步上人生的秋季了。栽树人是重视春天而淡忘秋季的。因为树叶儿女离枝飘散的季节,其实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互道珍重的季节。但是,秋收冬藏的日子,同时也是昭示来年的日子。那盒学生送我的中秋月饼,或者,既可以看作是绿叶对于树根的致意,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文化生命在另一个生命里的延续吧。每想到这一点,就对自己身担的这份似乎人微言轻的工作,增加了几分虔重、几分自敬。套用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名句意蕴,我把自己随口杜撰的句子写在下面:
天风海雨入斑斓,醉紫沉红话重山。几分浓淡几分墨,一点秋心万树丹。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