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镀金不是“救命稻草”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9-16
阳春三月,跳槽时节。当身边人捷报频传,方义却在承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拒绝。毕业七年,留学两年,曾涉足房产业、人才中介,还担任过大型国企的翻译——这看来如此优越的履历,却不能帮他叩开通往理想职业的大门。
28岁的方义站在职业的入口处,心乱如麻。
难耐寂寞,出国留学
“在职场上,我好像总是不太幸运。”说起自己的求职经历,方义侃侃而谈,一副能说会道的样子。加上他戴眼镜、穿西装的斯文模样,很难想像他在求职路上屡受挫折。
回想起来,方义踏入职场的第一步还算稳妥:1998年,由南京某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大专毕业,后在家人的牵线搭桥下,进入当地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
当时,长三角地区的房产事业正当兴盛,这家公司在鼎盛时期的流动资金就有5000多万。可惜好景不长,还没等方义熟悉手头的业务,公司就因为管理经营上出现问题,开始走下坡路了。短短两年,全部家当就缩水到只有几十万了。
“我和同事们每天除了喝茶就是看报,觉得很无趣,很无聊。”方义才二十出头,正是充满激情和理想的年纪,哪里能够耐住寂寞。当又一波留学高峰兴起的时候,他没和任何人商量,就决定要去加拿大留学,换个环境,见见世面。
学法语、准备材料、申请学校……留学前有一大堆准备工作要完成,方义钻了公司管理松散的空子,迟到、早退、偶尔“翘班”,忙得不亦乐乎。2001年6月,当他向领导提交辞呈时,同事们甚感意外。
最吃惊的当然还是方义的父母。看着儿子递上的学校录取通知,两位老人一下没了主张:“你也不和我们商量一下……?”父母都是个本分人,他们为儿子设想的“美好人生”,是在家乡,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挣一份稳定的收入。老父亲为此一声声叹气:“出国留学未必是好啊……你是不是决定得太草率了?”
8月,飞往加拿大。方义兴奋不已,以为理想中的新生活将就此展开。
“痛苦不堪”的份内活儿
留学生活并非想像中的风光旖旎,取而代之的是无尽苦恼。
方义申请的是一所法语学校,仅是靠在国内突击了大半年的法语,还远远无法适应留学的需要。“上课听不懂,我对学习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淡了。”和大部分“洋插队”一样,他还必须以打工维持日常生计。“每天早出晚归,感受到了以前从没有吃过的苦。”究竟如何个“苦法”?方义却闭口不谈。
现实如此残酷,方义不由怀疑起来:留学镀金的想法是否错了?他甚至觉得:“即使学出来了,拿到了文凭,也不能为我的未来带来什么好处。”于是,在2003年6月,方义辍学后回国寻找工作。留洋梦无疾而终。
回国。北上北京。
凭借短暂的留学经历,方义很快就在北京一家留学咨询公司谋到了一份咨询顾问的差使,专门“包装”那些有志出国升造的年轻人。一年不到,他就“混”到了“部门主管”的头衔。
可方义非但没有“乘胜追击”的打算,反倒是心生退意。他向记者解释说,留学中介市场的混乱让他感到反感,对“套数”越是熟悉,他就越觉得这个行业没有前途。2004年11月,他辞职后返回家乡南京。
新东家是一家翻译公司,方义成了一名英语翻译。2005年1月,他被公司派到上海宝山钢铁公司担任现场谈判翻译,负责国际采购业务的翻译工作,同时也要协调其他部门与外方人员的合作事宜。
“每天都有没完没了的文字工作要做,会议记录、翻译、各种专业术语……”才一个月不到,方义就厌倦了份内活儿,甚至为此感到“痛苦不堪”。“头一年的月薪可就以达到四千多,做满三年起码可以拿到六七千,但我就是不想做下去了——太累了!”今年春节前夕,方义提笔写下人生第三封辞职信。
“没有经验的,不要!”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以后,方义将发展方向锁定为外贸行业。“这个工作必须用到英语,我的英语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他分析道,“国内经济发展迅速,国际贸易有着广阔的前景,而我正处在这个行业的中坚地带——长三角地区。”
春节一过,就是招聘应聘的高峰期。方义马不停蹄投入到应聘的征途中,他辗转各地,穿梭网络,奔走于亲朋之间。
2月19日,方义带着十几份简历,参加了南京的一场招聘会。然而,现场的遭遇让他十分难堪:“几乎所有的外贸公司都扔给我同一句话:‘没有经验的,不要!’。在场内兜了一圈,我只投出三份简历。”而最后给他回音的,就只有一家,公司地处南通不算,给他的职务也是和外贸并不搭界的“招商”。方义没有多想,就回绝了对方的好意。
3月初,方义转战来到上海,“因为这里的机会会更多些”。招聘会林林种种,叫他看花了眼睛,迷失了方向。他改用网络应聘,短短一个星期,就向各家外贸公司投出了不下六十份简历。
尽管,只有两家向他发出邀约,他仍兴冲冲地奔赴面试现场。主考官问这问那,对他的留学经历看来都无甚兴趣。最后,他们以同样的调调结束面试:“你在其他方面都挺好的……就是没有经验……这个……你回去等结果吧。”仿佛当头浇下一盆冷水,把方义淋得一阵心寒。
“真是隔行如隔山啊,无论这个行业的门槛是高是低,凭你一个没有经验的新人的蛮力,撞破了脑袋都是挤不进去的……”方义打起了退堂鼓,“要不去金融行业试试?”他觉得这一行前景不错,何况上海又是全国的金融中心。他也想过要重操旧业做翻译,尽管“自己的性格受不了总和文字打交道”……
28岁,心太“慌”
如今的方义,站在职场入口却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下脚。
毕业七年来,他后悔做下的决定真是不少。“有点后悔从房产公司跳出来,当时太年轻太沉不住气了。其实我出来以后不久,公司的业绩又上去了……”他无奈地摇了摇头,说也很后悔出国留学,这段经历就像是他背负着不能卸下的“鸡肋”,“出国对我来讲是件尴尬的事情。现在都不愿意和别人再提起了,因为这段经历并不能为我增添光彩,还耽误了不少时间,浪费了不少金钱。算一下的话,从房产公司辞职,再花钱准备留学,这一进一出在经济上就损失了六十多万元……”
方义记得他的第一位上司曾经对他说过:“一个男人到了30岁,如果还没有一份事业,心里就会很慌。”方义今年28岁了,内心的确很“慌”。他默默祈祷,能够尽早遇到“贵人”相助,“找准一个行业踏踏实实做下去”。(因采访对象要求,文章所用均为化名)
专家支招 留学不是“救命稻草”
蒋玮/上海向阳职业生涯规划机构、职业规划师、人力资源专家
评价:转折就在于他的留学经历。
其实,方义留学的决定也不能算是完全的盲目,因为他供职企业的效益不好,势必会让他心里产生落差。想要做一些改变和提高,这对一个职业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企图。
不过,再客观一点来看,当时的方义是可以做出更加务实的选择的,比如换公司或是换行业。当然留学也是一种选择,但是必须对留学国家和所学专业事先做个慎重的选择,还要考虑清除,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留学回来后怎么办,等等。
从方义的情况来看,他对于留学的考虑和准备是不够充分的,对专业和语系的选择也存在一定问题。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留学不能成为职场的“救命稻草”,寄望于靠出国留学来改变职场业绩甚至人生命运的出发点本身就是错误的。
初衷不妥,失败也就在所难免。这次失败的留学,对方义的心理或多或少造成了负面影响,比如他回国后连续的跳槽,以及他容易波动的情绪。他一遇到问题和挫折就选择回避,一不高兴想跳槽想改行,就只会导致疲态,久而久之还会形成恶性循环。
建议:会展业等新兴行业会是不错的选择
方义最突出的优势是精通英语,并且有在国外生活的经历,他应该利用优势选择下一份工作。
贸易行业未必就是他最适合的行业。因为外贸公司通常都是规模不大,员工不多,一切要求精简、高效,所以也就看中员工的经验和资历。它又是一个传统行业,就算是踏进去了,对于28岁还得从最基层做起的方义来说,可能还会面临一个巨大的心理落差。
与其这样,方义不如选择一些新兴的行业作为切入点。比如会展业,它的行业框框少,进入门槛比较低,从业人员各种年龄层次都有,28岁的“新人”应该不会显得过分突兀。
或者,还可以回去做翻译。如果外语水平够好的话,还可以往同声翻译方面发展。
但是,无论从事什么行当,方义都必须要扭转他的一个心态问题,不要因为遇到了一点挫折就否定了工作的全部内容。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