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服务 >> 留学新闻普通标题(菜单留学新闻) >> 丑闻背后的教育空心化和低标准化

丑闻背后的教育空心化和低标准化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9-16


  据中新网4月16日报道,尽管法国官方的初步调查报告大约要十天后才能出结果,但“中国留学生买文凭案”在法国已被传得沸沸扬扬。据报道,法国司法部门由东南部土伦大学展开的调查已扩及西南部的包市、拉罗雪尔、波瓦迪和巴黎,数百名中国学生涉嫌贿赂校方买文凭。

 

  虽然此前,有关留学生造假的丑闻,不时传来,比如就在去年底,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开除了50名中国留学生,原因是校方发现,这些学生的申请材料,包括毕业文凭、英文证书等“大部分”是伪造的。但是,这次发生在法国的大规模留学生嫌贿赂校方买文凭事件,还是十分具有爆炸性。

 

  毫无疑问,这一事件,将影响中国留学生的整体形象,不但国外会怀疑一些留学生申请材料、学业成绩的真实性,就是国内舆论也开始质疑海归文凭的真实含金量,同时,也会加大出国留学签证的难度,一些教育机构会加大对留学申请材料的审查力度。据此,有网友纷纷指责这些人把在国内造假、作弊的恶习也带到国外,把脸丢到国外去了。

 

  诚信缺失,没有道德底线约束,这当然是所有造假、作弊事件的重要原因,但在笔者看来,除了呼吁加强诚信教育,加大对造假、作弊的惩罚力度之外,更为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必须反思学历社会所带来的严重恶果,在学历社会观念影响下,有的留学教育出现“空心化”和“低标准化”的问题。

 

  对出国留学(申请材料、学业成绩)造假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一些家长和学生本人,其实十分清楚自己的“留学”,不是“留学”而是“留凭”,能否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拿到一张文凭——家长和学生,不应该不知道连语言也不会,怎么留学学习的道理——而且这张“洋文凭”,在国内十分管用,正是看重这一点,一些不法留学中介与国外教育机构,发现其中的商机,做起了“留凭”生意,许诺家长和学生,不管国内学习成绩如何,语言能力如何,也不论你在国外大学学习如何,肯定有一张“真正”的文凭。如此留学教育,已经“空心化”。如果从求学角度看,以上的荒谬不言而喻——明明学不到知识,为何花这笔钱!可是,在学历社会中,却合理而正常——报道显示,几乎100%的中国学生都能拿到硕士文凭,其他国籍的人,包括法国人,这一比例只有60%至70%。

 

  多年来以来,我们一直呼吁,从重视人才的真实能力与素质出发,要改变学历用人标准,建立新的人才评价与管理体系,可是,学历仍旧是“人才”最重要的“身份证”,是十分关键的职业“敲门砖”,不管你是否有真才实学,首先必须有学历、有证书,才可能谈得上是“人才”。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用简单的学历标准和证书要求,替代对人本身的考察。而且,还对学历进行分层:海外名校学历最值钱,其次是国内985高校学历,再次是海外一般高校学历,接着是211高校学历……如此等等,学历成为笼罩在人才身上的光环。

 

  在这种情况下,追求学历,而不是提升自己的能力与素质,成为不少求学者的选择。近年来一些国外大学,为拓展中国教育市场,顺应受教育者对学历的追求,一方面降低入学申请门槛,另一方面对授予国内受教育者的学历的标准降低,留学市场良莠不齐的情况很严重,这一事件也再次暴露以上问题。

 

  事实上,“空心化”和“低标准化”的问题,不仅仅出现在一些留学教育。国内高校的教育,也是如此,4月16日,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在亚太国际教育协会2009年年会上说,大学生就业难可能是一个比较长远的趋势,大学生数量不是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因为只有25%左右的新增劳动力来自大学毕业生,“质量问题才是关键”。何校长的话引来众多争议,但是由于学校教育教学投入不足、教师在人才培养上不花心思、学生学风等问题,近年来大学生质量持续下滑,却是客观事实。大学向社会输送了不少有大学生身份,而无大学生实质的“身份型”大学生。

 

  无论是让教育机构重视教育质量,而不是贩卖文凭,还是要杜绝或减少各类考试作弊、成绩造假,关键在于破除学历社会的僵化用人标准,将人才的评价、考核真正对准人的本身。举例来说,近年来四六级考试作弊时常发生,原因在于一些学校将考试成绩与毕业挂钩,一些用人单位要求学生的四六级英语考试达到怎样的成绩,可是最有效检查一个人才的英语能力的,是英语面试,直接沟通。我所接触的多家企业,就认为看英语证书而不看英语能力的方法,荒唐可笑,可这可笑的做法还在继续。再举例来说,对于“海归”人才,一些教育单位与科研机构,特别“看重”海外学府学历,而一名“海归”有什么学术能力,往往只需要公开做一场学术报告,就会让同行专家,把底细摸清楚。

 

  在基于能力与素质的考核评价体系中,学历的作用,将变得次要,没有真才实学做基础的学历,在健康的用人制度中,就是一张废纸,谁会花巨资、冒道德风险去购买“废纸”呢?另外,对能力与素质的要求,也必然迫使高校在学历之外,提高教育内涵回报。

 

  这起发生在法国的留学生买学历丑闻,不由让人想起了《围城》中方鸿渐的那张“克莱登大学”文凭,而且相比昨日的“克莱登大学”,今日的“土伦大学”更甚一筹。在过去几十年时间中,国人的学历观、学历情结是否有所进步?可以说,如果学历观不改,这样的事绝对不是最后一桩。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