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考试的逻辑推理(Logical Reasoning)就是根据一系列的事实或论据,使用一定的推理方法(reasoning method),最后得到结论(conclusion)的严密的理性思维过程。一般而言,论据是整个推理的基础。在一个论证过程中,论据大多为一个或两个,有时为三个。GRE逻辑推理题历来是中国学生最头痛的部分,因为它不仅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还考查考生进行论证、评价论述以及形成或评价行动方案的能力,因此解题时需要反复推敲,甚至要反复重读段落。尤其是在GRE机考以后,一般每个section的前5道题决定考试难度,第1道题一般为中等难度的题目,后面每一道题的难度将取决于前一道题。而逻辑部分的前2道题一般为逻辑推理题,逻辑推理题的解题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后面将会遇到的题目的难度,并且逻辑部分在机考现场最易影响整个GRE考试的心理状态。本文将就逻辑推理题考查的内容,模式及出题原则谈一下解答步骤和注意事项。
逻辑推理题考查的内容
逻辑推理题主要考查以下推理能力:1)进行论证的能力;2)评价论述的能力;3)形成或评价行动方案的能力。按照ETS命题人员的说法,逻辑推理题主要考查考生在以下三个方面能否进行有效推理的能力:
一、论点构建(argument construction)
这一方面的问题主要要求识别或找到:
(一)论述的基本结构(the basic structure of an argument)
(二)正确得到的结论(properly drawn conclusion)
(三)所基于的假设(underlying assumption)
(四)被强有力支持的解释性假说(well-supported explanatory hypotheses)
(五)结构上相似的论点的平行结构(parallels between structurally similar arguments)
二、论点评价(argument evaluation)
这一方面的问题主要要求在分析既定论点的基础上识别:
(一)加强或削弱既定论点的因素(factors that would strengthen or weaken the given argument)
(二)在进行论述时所犯的推理错误(reasoning errors committed in making that argument)
(三)进行论述时所使用的方法(the method by which the argument proceeds)
三、形成并且评价行动方案(formulating and evaluating a plan of action)
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要求识别:
(一)不同行动方案的相对合适性、有效性或效率(the relative appropriateness,effectiveness,or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plans of action)
(二)加强或削弱拟议行动方案成功可能性的因素(factors that would strengthen,or weaken,the prospects of success for a proposed plan of action)
(三)拟议行动计划所基于的假设(assumptions underlying a proposed plan of action)
逻辑推理题两大推理模式
如果我们把先发生事的记作A,后发生事的记作B,那么,逻辑推理题的两大推理模式为:
一、“B,A"模式
逻辑推理题中有很大一部分题目是由一个survey、record、data、study、experiment或phenomena等得出结论,但这个结论往往是对survey,record、data、study、experiment、phenomena等的内容作出的解释。按照先发生的记作A,后发生的记作B的原则,我们把survey,record,data,study,experiment,phenomena等记作B,而把由此而得出的解释性的结论记作A。当由B得到解释性的结论A时,推理所作的hidden premise多为A是唯一的原因。换句话说,当一个推理是从一个已知的、已经发生的事实、已经存在的现象或一个研究的发现中得出一个解释性的结论时,一般暗含除了这个解释性的结论以外没有别的因素可以解释B,此类推理模式的典型引导词有demonstrate、show、due to、attribute to、reason、result、hypothesize、the explanation is、be responsible for等。这里的A为conclusion。
另外,当推理是为达到一个目的而提出一个方法或建议的时候,推理成立所暗含的假设是这个方法或建议是能够实现目的的唯一或最具关键性的方法或建议。由于只有先实施了某一方法之后才可能达到某一目的,因此,按照“先发生的为A,后发生的为B”的原则,我们把目的记作B,把方法或建议记作A,这里的A为conclusion。
二、“A,B”模式
(一)当推理是试图由某个原因得到一个结果时,使推理成立的hidden premise是这个原因能够导致这个结果。由于原因一般发生在前,结果一般发生在后,因此我们把原因记作A,结果记作B,这里的B为conclusion。(此时应注意because、since、for等表示原因的引导词)。
(二)当推理是试图由某一条件得到一个结论时,使推理成立的hidden premise是具备该条件就能得到这个结论。我们把条件记作A,结论记作B。(此时应注意if、when、as long as等表示条件的引导词)。
(三)当推理是试图由某一方法达到某一目的时,使推理成立的hidden premise是通过该方法确实能实现这个目的。我们把方法记作A,目的记作B。注意,这时只能说明A是可行的而不能说明它是唯一的。此时应注意表示方法的引导词by、表示目的的引导词in this way以及做目的状语的不定式短语)。
(四)当推理是试图由一个事实现象、研究的结论类推(由此及彼)或外推(由过去及将来)或进行不完全归纳推理(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推至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时,使推理成立的hidden premise是此与彼、过去与将来、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与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在所有属性上没有差异。我们按照“先发生记作A。后发生记作B”的原则,把事实、现象、研究的结论记作A,而把类推、外推或不完全归纳推理记作B。请注意此类推理与“B,A”模式的根本差异:尽管两种推理都是由一个事实、现象、研究出发,但在“B,A”两种推理都是由一个解释,说明A是导致B的原因,且暗含A是唯一的,所以A为结论;而“A,B”模式中B是类推、外推或进行的不完全归纳推理,且B是结论。
注意:把先发生的记作A、后发生的记作B并不意味着A是B的原因,A与B之间并不一定具有因果关系,“B,A”模式或者“A,B”模式的论证是否正确、是否有缺陷等,有待于从逻辑的角度去考查;就假设(assumption)、支持(support)、反对(weaken)、评价(evaluate)这四类题型来说,把握上面两大推理模式尤为重要。因为无论是“A,B”模式还是“B,A”模式,绝大多数论证都依赖于hiddenpremise。
逻辑推理题四大出题原则
一、无需专业背景知识原则
逻辑推理题大多基于一个段落(对话或图表),所涉及的内容与阅读理解文章一样,包括研究生在学术研究或日常阅读材料中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如艺术、社会学、历史、哲学、政府、体育、广告等等。虽然涉及到的内容包罗万象,但回答问题却并不需要任何学科的专业知识,因为它着重考查应试者的逻辑推理能力。尽管逻辑应用与技法类型的考题中有时涉及逻辑学的一些专用术语,但并不需要逻辑学的专业知识,否则就违反了ETS制定的对任何考生都公平的原则。当然,作为一名大学生,一些common sense是必不可少的,如供求规律、数学里的比例、交集等。我的建议是:不要因为对读到的问题的主题不熟悉而感到畏惧,即使主题从未听说过,也不会影响对问题的回答。
二、which of th following原则
逻辑推理题的大多数问题中有“which of th following”引导的句子,要求你根据段落里所给信息,通过逻辑推理从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从而实现问题的目的。有时,这个选项或许按专业知识要求并不是最佳选项,但只要是五个选项中最能实现问题目的的选项就可以了。逻辑推理题中一般不会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能同时实现问题目的的现象。实际上,问题目的中的most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无意义,也就是说,五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其他四个不正确。
三、if true原则
if true在考题中经常出现,紧接在which of the following之后,有时表述为if practicable、if accepted,if feasible、if correct、if established等。它的作用是使选项在即使违反常识或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其正确性也不容质疑。需要牢记的是:应在五个选项内容本身无可质疑的情况下,通过考察推理能否成立、有无缺陷去实现问题目的,而段落或选项中所表述的信息、观点或事实是否正确元关紧要。
四、五中选二原则(the rule of 2 out of 5)
逻辑推理题编写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五个选项中的一个必须比其他四个好。然而,正确选项的设计又不能明显好于其他四个以免降低了问题难度。这个原则使逻辑推理题的命题人员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如果一个问题让你去驳斥一个论证,那么选项中必须有一个能对段落的内在逻辑构成反对,这个选项将是“credited response”。其他四个迷惑选项(distractors)某些方面一定存在不完美,但这种不完美又不能一目了然以使得问题变得ridiculously easy。从某种意义上讲,Preparling workable distractors is actually more credited response。因此,通常五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值得考虑(两者中仅仅有一个是对的)。其他三个选项尽管有时与推理主题有一点关联,但它们往往都忽略了论点的推理结构,要牢记:Usually only two of the answer choices have any real merit(one being the correct choice)。总之,the rule of 2 out of 5使得五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难以排除,其他三个选项在很多情况下可能与问题目的元关,所以如何迅速排除三个选项是提高解题速度的关键,编制逻辑推理题的最大痛苦与挑战不在于设计正确答案,而在于如何设计出一个非常像正确答案但又绝对不是正确答案的选项。实际上,有时五个选项中的四个都编得极为荒谬,错误极为明显,以致于只要阅读水平没有问题,正确答案就会跃然纸上,读者应在大量分类训练中,培养挑选正确选项的感觉,进而找出错误选项的特征。
逻辑推理题解题原则与步骤
一、解题原则
(一)“摄影洗相式”读题
试题作为对知识水平的测试,应尽可能避免客观因素的影响,任何接受测试的人都应得到公平的对待,并且保证无地域、国别、种族、性别、文化背景以及专业的差异。可以把做逻辑推理题当作欣赏风景,不过,欣赏什么样的风景、欣赏重点是什么是由命题人员预先设定好的,必须根据命题人员所设定的问题目的去读段落,按照不同的问题目的锁定不同的读题重点,而且思维应限制在题目之内,你的眼睛就如摄影机的镜头摄人设定的风景,然后整个思维的过程犹如洗相片的过程,尽可能copy原来的风景。
(二)答案不需要充分性
任何一个确定事件的发生都依赖于许多条件或原因,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找到某一确定事件发生的所有条件或原因。因此,当问题目的让我们去寻求一个支持或反对段落推理的答案时,我们的目标是去寻求一个使结论成立的可能性增大或减少的答案,而绝非一定要去寻求一个使结论必然成立或必然错误的答案。
(三)不能有段落之外信息的进一步推理
由于命题的无需专业背景知识原则,在解读逻辑推理题时,思维一定要限制在题目之内,不能用段落之外的信息做进一步推理,尤其是加上自己的专业背景知识进行递进推理。另外,“不能有段落之外信息的进一步推理”原则还涉及到东西方思维差异的问题。西方人的思维推理相对简单而严谨,推理仅局限于一个逻辑层面。如果推理涉及两个逻辑层面,转了两个弯,美国人就认为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而不再是逻辑推理了,也正由于东西方的思维差异,中国考生在逻辑推理部分最易犯的错误,就是总对考题进行段落之外信息的进一步推理。看到某一选项,马上就联系专业或生活知识进行推理,尤其是“如果……,那么就……,所以……”的递进推理。切记:所有的逻辑思维只在一个层面上进行,并且只能在段落所给出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推理。逻辑推理题的正确答案必须是由其本身含义加上段落之中的信息得出来的,决不能对选项的意思进行递进推理。换而言之,思维只能限制在段落之内,不能有段落之外信息的进一步推理。
二、解题步骤
(一)读问题,明确问题目的,从而迅速确定解题方向
先读问题而不是先读段落似乎有违常理,但这样可以事先了解题目类型。只有知道了问题的目的类型,阅读段落才能更具有针对性。问题目的本身的变化不多,往往一眼就可以看出其题型。注意:警惕选项中出现的not、unless、except、least等词,许多人由于漏看了这些“小词”而选错了答案。
(二)读段落,根据不同的问题目的确定不同的解题重点
如问题属于“假设、支持、反对、评价”类,读段落时重在找出论点的前提与结论。边读边思考:从前提中能否推出结论?结论成立还需要哪些假设?各类题目的解题重点如下:
如问题属于“归纳”类,读段落时要注重其逻辑层次结构及去向。边读边思考:作者想要说明什么?
如问题属于“逻辑应用与技法”类,读段落时分清前提与结论。边读边考虑:段落推理犯了哪种逻辑错误?结论的成立还需要哪些假设?假设的合理性如何?
如问题属于“解释”类,读段落时要格外关注要解释的对象以及解释对象的特点。边读边斟酌:怎么样才能找一个与要解释的内容直接相关的答案?
(三)找答案,注意有些题型可调整看选项的顺序
读完问题与段落之后,阅读选项,选出正确答案。有时,阅读选项时要放慢速度,甚至应反复掂量。当然,若费时过多,猜测并非下策。而像假设类题型以及except题型,可以调整看选项的顺序,以加快答题速度。
复习的若干建议
一、注意提高阅读水平
逻辑部分的答题状态将决定考试时的心理状态,而阅读是一切逻辑推理题成功解题的基础,也是考试中决定心理状态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阅读水平是解答逻辑题的首要条件。
二、分类思维强化训练
很多考完CRE的考生都有这样的体会:逻辑推理题的出题思路比较固定,考题的局限性很强,因此按照问题目的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思维训练,不仅能把握一类题的命题规律,而且能更快更好地培养解答逻辑推理题的感觉,从而节省宝贵的时间。根据CRE中的各类问题考查的频率,针对中国考生的思维特点,可将考题分为假设、支持、反对、评价、归纳(包括推断、结论、中心思想等)、解释、逻辑应用与技法(包括flaw、应用、技法、划线句子作用等)等七类。大家可以根据问题目的的类型进行强化训练,并把重点放在把握每类题型的解题思路上。不仅仅要弄清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答案,而且要仔细体会其他四个选项为什么不对。然后自己再总结一下,加深理解同类逻辑推理题的推理特点,掌握每一类题的命题规律及解题方法,以达到去芜存精、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准确解题的效果。注意:这并不是说必须拘泥于这种分类,在对待问题目的的类型时,我们应讲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切不可胶柱鼓瑟,生硬地对号人座。例如,假设、支持、反对与评价都是要求从五个选项中选择一个答案,放到段落中,以达到问题目的的要求,那么这四类考题解题时思维方法的共性都是“自下而上”,并且段落所面临的推理只是有待评价的推理;支持题型与反对题型的答案对段落推理的作用虽然相反,但基本的解题思路却没有差异;有时,我们会发现,假设题的解题思路与推断题的解题思路完全一样;有时,我们注意到,完成段落题有两个答案方向,一个答案方向是对段落推理的解释(可归入解释题型),另一个答案方向是从段落推理中得出的结论(可归入归纳题型)。只有在练习时注意总结积累,才能在考试中运用自如。
三、适当借鉴GMAT或LSAT考题
逻辑推理题在GMAT考试中作为CriticaI Reasoning出现,在GRE与LSAT中作为Logical Reasoning出现。尽管这三类考试的逻辑部分在出题背景,问题目的类型及时间和阅读要求方面有些差异,但整个逻辑推理的思维却无任何差异,这一点在GRE、GMAT机考之后变得更明显:作为一家自负盈亏的公司化运作的机构,ETS为了追求商业价值最大化及利润最大化,部分GMAT笔试题目或原样照搬或稍加改动,出现在GRE机考试题中;部分GRE笔试题目也出现在GMAT机考试题之中;GRE机考的逻辑推理题长度有所增加,有的甚至接近LSAT考题;部分GRE机考和GMAT机考的逻辑推理题的思维与LSAT完全一样,而LSAT也借鉴了相当多的GRE和GMAT的试题。学有余力并希望确保逻辑高分的同学可选做GMAT、LSAT的逻辑推理题作为补充,但应在考前一个月终止,以集中精力去熟悉GRE逻辑推理题的感觉。
四、平常训练注意限时
GRE考生做笔试试题初期,每道逻辑推理题所用时间可限制在2分钟左右;中期可限制在1分40秒左右;后期可限制在1分30秒左右。在机考时,建议大家每道逻辑推理题用时2分钟。请大家在平常注意限时训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迅速、有效地培养考试现场的感觉,从而迅速找到解题方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