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异国做快乐报人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9-02
两个小女生,将怯怯的脚步迈向天下。而在异乡做报人的经历,使她们从单纯变得坚强。从什么都不会到“全能选手”,她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更找到了自己生活的灿烂天空。 吴晓媛小档案 浙江杭州人,1993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中文系,1993年毕业分配至交通 厅属下一家公司担任文秘,1995-1997年任杭州《今日青年》杂志社编辑,1997年赴新加坡,在当地一家出版社担任高级编辑,2000年被《联合早报》录用,任新闻编辑至今。 吴晓媛:《联合早报》的温柔咖啡 大学时的男同学说起吴晓媛,都会一往情深:“难忘,难忘!”柔柔的长发,纤弱的体态,美丽的琼瑶片式的女孩,却负载着同龄人不曾经历过的伤感往事,因而总是带着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淡淡表情,在杭大校园里寂寂而行,也不知辜负了多少关切与爱慕。而如今,这样一个当年的忧郁女孩,已经变得快乐而从容。1997年,吴晓媛为爱而远赴新加坡,在那里,她演绎并享受着她人生的两个角色:白天,她是两个孩子的温柔母亲;晚上,她是《联合早报》的新闻编辑。异乡的阳光下,渐渐成熟的吴晓媛为自己调整出了舒展而自在的一片天地。她不再似年少时的沉默,对于自己怎样在狮城做报人,做年轻妈妈,开始温柔地娓娓道来。 “全能选手”亲力亲为 吴晓媛的声音很柔和,犹如春风轻拂下的西湖水。说起在新加坡做报人,吴晓媛最大的感慨就是要做“全能选手”。 中国国内采编行业分工明确,有电视记者、电台记者、文字记者、摄影记者之分。但是在新加坡,界限被打破了。一名记者可能要同时担负起平面和电视报道,刚刚拿着笔与采访机,一转身就掏出麦克风,摇身一变为电视记者。 身为《联合早报》编辑,吴晓媛说,文字工作只是她日常工作中的一小部分,编辑还必须有很好的审美意识,熟悉排版的艺术,而各部编辑还常常互相“串岗”,负责编辑各类不同的版面,比如国际新闻,本地新闻,体育新闻,财经新闻等等。不熟?这不是退却的理由,熟悉各类新闻是编辑的基本要求。吴晓媛说:“如果某个国际时事编辑请假,我就随时可能被临时抽调去填补空缺,所以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和开阔的眼界。”此外,《联合早报》没有专职校对员,必须由编辑自己“咬文嚼字”。 “这就像是三合一的速溶咖啡,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泡制出香浓的咖啡。”吴晓媛给出了一个有趣的比喻,“做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 快节奏融入新加坡 刚到新加坡担任出版社编辑时,吴晓媛就感到了工作方式的不同。在中国国内,一本书光是打字员就可能会有好几个人。但在新加坡,出版一本书要由编辑从头到尾全权负责。 《联合早报》现有200多名员工,这里似乎永远绷着一根紧张的弦,是个宁缺勿滥的地方。吴晓媛介绍说,报社的策略是宁可人手紧,也不养闲人,因此大家的工作效率非常重要。报社每年都会对员工进行评估,由上司针对名目繁多的项目打分。如果一名员工连续两年评分不合格,对不起,报社就只能和他说“拜拜”了。 其实不仅在报馆,新加坡整体的生活节奏都很快,晚上八九点看到行色匆匆的人们提着公文包下班是常有的景象。而当人们在政府公共部门得到快速和友善的服务时,就会明白自己为什么也必须在这个社会的其它环节提供相应的工作效率。 目前,约有10多名中国人在《联合早报》工作,他们与新加坡同事相处得很融洽。吴晓媛说,这是一个包容度较强的地方,没有感觉到排外,在这里,表现决定一切,“中国员工连升三级也不足为奇。” 华文报纸讲求“原味” 弹丸之地新加坡有多家报社,竞争也颇为激烈,不仅有华文报纸与英文报纸间的对垒,也有华文报纸之间的争夺战。有80年历史的《联合早报》如何保持“青春容颜”呢?吴晓媛透露:客观公正的及时报道和勇于革新的精神是早报的优势,报社时常会根据市场的要求作出调整,召集大家开会集思广益,如何改进工作,追求以接近完美的方式呈现报道。 今年《联合早报》推出了“星期刊”策略。由于人们在周日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报社就着手提高周日新闻的可读性,以吸引更多读者。而2003年,《联合早报》则采取侧重中国新闻的策略吸引来自中国的新移民。 作为新加坡主流华文媒体,《联合早报》非常注重语言的纯洁性。尽管英语为新加坡官方语言,但在《联合早报》上,能使用华文就绝不用英语,并在行文里尽可能保持华文的原汁原味。相比之下,中国国内一些新锐媒体把英语或网络用语奉为时尚,而这却是《联合早报》竭力避免的。吴晓媛说:“我和同事经常就某一个用语进行争论,而最后的参照物则是中国大陆出版的字典。” 喜欢简简单单做人 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一个法律严密,程序规范的国家,使得这里的人际关系也相对简单。 吴晓媛说,她喜欢简简单单做人的感觉。她笑着说:“新加坡是个适合老实人呆的地方,也不用动太多脑子去做走后门的事。当然,有时也会觉得有点单调,不过基本上还是很适合自己的性格。新加坡是个可爱的地方。” 报社工作压力很大,总是与时间赛跑。每天从下午5点工作到半夜12点,而吴晓媛的先生却是朝九晚五一族。问及他们作息时间不一样,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吴晓媛在电话那头笑起来,戏言道:“这样好啊,吵架都没时间了,白天就常常打电话喽。加上新加坡四季皆夏,人们在午夜才睡也是很普遍的事。” 吴晓媛有一双可爱的宝贝,5岁的女儿和不到1岁的儿子,平日里由他们的爷爷奶奶照顾。当然,作为母亲的吴晓媛可不愿意放过与两个小宝贝在一起的时间。她说:“一下班,我的头号任务就是陪他们玩啦。” 潘芍丹小档案 浙江温州人,1996年考进北京政法大学法律系,大学毕业后,从事过不同工作,2001年,随丈夫来到意大利罗马,2001年,进入《欧华时报》任记者,2003年,升任《欧华时报》副总编。 潘芍丹:《欧华时报》的可爱副总 与潘芍丹谈话就好像夏天畅饮一杯快乐的冰汽水。这位率性开朗、大而化之的女孩身上所散发出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我。虽然年仅26岁,但潘芍丹已是意大利《欧华时报》的副总编。不过,就在几年前,她还经历着一段消沉的日子。如今,人生的得与失,在她的眼里淡如清风。回顾过去的每一步,她说自己的哲学就是:“失意时不要放弃,得意时不要骄傲。” 命运开启了另一扇门 “别看我年纪不大,可是也经历过不少事情,得意过,也失意过。”潘芍丹这样聊起了往事。 1996年,她考进北京政法大学法律系,父母对她寄予厚望。但倒霉的日子随后就来了。大学毕业后,潘芍丹考了几次都没考出律师资格,只好呆在家里。她失望透顶,总觉得被人看不起。 为了证明自己,她应聘过不同工作,当过酒店招待、网吧服务员、服装店售货员,也到律师事务所和公安局上过班,但生活总是不如意。 2001年,潘芍丹随移民意大利的丈夫远赴罗马。初到异地,她没有工作,又很想家,感觉特别凄凉。就在这时,命运突然为她开启了另一扇门,帮助她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出洋相的女孩渐长大 《欧华时报》的一纸招聘广告让潘芍丹一脚踏进了另一个天地。记者职业激发了她的潜质,她爱上了这个行当。潘芍丹笑称:“我从小就喜欢写文章,又爱刨根问底,最适合当记者了。” 第一次出去采访,潘芍丹就闹了个洋相,至今她想起来都仍不住要笑。 那天,她和同事前往大使馆采访,由她负责记录和拍照片。结果,过分紧张的她连笔也没带,回家后脑子一片空白,一个字也写不出,急得快哭了。最后,她的第一篇采访稿就由同事代劳,但署的却是她的名字。潘芍丹说,“我一直保留着这张报纸,它激励我努力工作,不能再出丑。” 刚到报社工作,潘芍丹觉得自己啥也不懂,随时会被开除。回想起来,她特别感谢同事和领导的帮助。她说:“报社领导和同事很照顾我,我有不懂的地方,他们就教我,从来不怕麻烦。” 就这样,3年来,从排版、文字处理、图像处理到做人的态度,她都一点一滴地揣摩着,消化着,成长着,直到赢得了大家的肯定。 喜欢的工作越做越顺 潘芍丹相信“喜欢的工作才会越做越顺。”果然,她一路走来,越走越顺,如今已成为《欧华时报》的副总编,主要分管文艺副刊工作。不过,潘芍丹和同事一起出去,别人常以为她只是个小跟班。她笑说:“我真希望自己年纪大点,太年轻给人印象总不够稳重。” 问及为什么从一个外行短时间内升为了副总编,潘说:“我的运气好,同事很照顾我,领导也给我机会。当然,我也比较能把握住机会。” 其实,性格决定命运。潘芍丹的可爱性格奠定了她今日的成绩。当我提及这点,她也不由承认了,说:“的确。我的个性比较好,容易和人相处,对人坦诚,性格就像男生。”目前,意大利境内有3家主要华文报纸,竞争激烈。潘芍丹说:“这是件令人费心的事。我们要想办法维持‘龙头老大’的地位,就要时不时注入新元素,以免让读者生厌。” 愿与另一半携手打拼 说起千里之外的故乡,潘芍丹一下子就兴奋起来了,说:“家乡什么都好。”刚到意大利,她因为想家,就花光所有积蓄,回国呆了10天。眼下,她一年至少要往国内飞一次,有时候也会安排父母到意大利小聚。潘芍丹少年时曾在温州少艺校学声乐,至今她还对旧日恩师念念不忘,感谢他们的栽培。今年5月4日是少艺校的校庆日,她收到了邀请函,但抽不出空,她说要在这里借《钱江晚报》遥寄祝福。 从温州到罗马,从逆境到顺境,从青涩到成熟,从现在到未来,潘芍丹的职业生涯才刚刚展开了一小卷。她说:“我会一直从事现在的职业,我要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人生路上,她愿与另一半携手打拼。她说:“两个人一起走路,一个人拉着另一个人跑,总不如两人一起跑快吧?”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