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服务 >> 留学新闻普通标题(菜单留学新闻) >> 留学2009,家长五大困惑详解

留学2009,家长五大困惑详解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9-02

  困惑一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很多海外学校在中国扩招,教学质量是否会因此下降?

  专家解答:“美国大学非常多,但好大学并不多。”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副院长严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但对名校来讲,学校的品牌和声誉是非常重要的,在任何情况下,家长都无需担心好学校的教学质量。不过,严正也坦言,对于一般的美国大学,不能保证他们的教学质量不下降。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预算管理中心合伙人杨朱良也说:“有些比较差的海外学校也来中国招生,教师数量不够或教师水平很差,几乎没有正规的校园管理。把孩子托付给这样的学校培养,会事与愿违。”他建议,家长和学生在选择学校前,一定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尤其是调查以往的中国留学生的情况,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

  困惑二孩子出国后,家长和孩子的空间感增大,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解决?

  专家解答:“此前,我的孩子在德国用交换生的方式就读半年。刚开始语言不通,一所大学里只有她一个是中国内地去的,她感觉到茫然和失落。”杨朱良用自己的经验告诉记者,于是,他鼓励孩子主动与香港、台湾去的留学生交往。另外,“我们每隔一天,视频聊天10分钟左右,询问她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给她一些建议”。

  杨朱良特别建议家长和孩子建立一条信息沟通渠道,例如用QQ或者MSN,定期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包括交友情况。在孩子心理发生变化时,给予及时的心理辅导和释怀。用视频进行沟通时,孩子看到父母的声音和视频图像,会增加安全感和与父母的亲近感。

  困惑三孩子是否比在国内读大学学到更多有价值的实用技能?

  专家解答:除学习专业知识外,境外的学校包括香港的大学比较重视社交技能的培养,如宴会、酒会、跳舞、演讲、沟通、应聘的技能等。国外的大学每一课程章节,都会有一个开放的研究测试,需要每一个小组独立思考,并委托一个同学上台演讲小组的研究成果。这种方式,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团队的协作能力和演讲能力。这些技能在参加工作后会成为非常需要的实用技能。

  困惑四年龄小的孩子出去,如何解决学习自制力和独立性问题?

  专家解答:“我不建议把年龄过小的孩子送出去。”杨朱良说,如果家长想要孩子提早接受国外的教育,需要考虑几方面情况,比如,相应的城市有没有比较亲近的人可以成为孩子的监护人,有没有比较严格的学校统一管理等,“如果没有,还是等到孩子上完大学之后,去国外上研究生比较好”。

  而在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和独立性方面,专家指出,在孩子出生以后,就应该慢慢地培养。对于孩子自己应该什么时间学习,什么时间玩,和谁玩,玩什么,不妨让孩子自己先拿主意,父母以“审计”的角色,以鼓励和建议的方式和孩子沟通。这样他(她)的自制力和独立性就逐渐培养起来了。

  困惑五孩子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专业?

  专家解答:“选择专业一定要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宾夕法尼亚大学PCP-PCCW常春藤盟校本科竞选组委会主任孙天群表示,如果家长事事都为孩子做主,久而久之孩子就丧失了自己做主的能力。同时,在专业的选择上,很少有家长会从孩子的兴趣和能力考虑,而是过分注重专业的就业前景,这样会产生很大的问题,孩子在学习时没有激情和动力,学习中十分被动。另外,还会造就只会按家长意愿发展的“听话孩子”,个人综合能力、实践能力、自我主张较差。

  高端访问

  培养有自信心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专访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副院长严正

  商报:作为推动中国教育改革的专家,您如何评价目前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

  严正:中国教育发展迅猛,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为此中国的教育部门和专家学者做出了极大努力,从美国高校访问学者的比例看,中国所占比例是世界最高的。但也要客观地说,目前中国的基础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中国的应试教育制度对学生的发展非常不利,“一考定终身”,用三天的高考来决定一个学生是否有权利接受更高的教育是非常不公平的。而因为所有教育都是针对考试的,所以基础教育忽略了对孩子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其次,中国学生的责任感比较差,对自己负责的意识比较缺乏。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往往是家长主导,上什么样的学校、学何种专业等,体现的多是家长的意愿,孩子的自我兴趣与内心真正的需求往往被忽略掉。

  另外,中国孩子缺少交流,也不太愿意与别人交流,在美国学习的中国孩子明显不愿走出自己的小圈子。这是缺乏自信的体现。

  商报:您所提及的这些问题,恰恰是中国进行素质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对此,您有何建议?

  严正:我所理解的素质教育,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自信心并对社会有高度责任感的公民。高素质的社会公民应具有优秀的人格品质,能够很好地与他人沟通,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如果过分强调通过考试来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容易使学生在巨大的考试压力下出现如抄袭、欺骗等违背素质教育初衷的现象。

  关于中国进行素质教育所面临的问题,首先,我认为目前中国亟待改革的是方式单一、学生自主选择权利非常小的考试制度。美国的高考,即ScholasticAssessmentTest(SAT),与中国高考最大的不同是,学生掌握自主选择权,可以考数次,考不考,考多少次,什么时候考,全由个人决定。学校将选取最好成绩、多层面地进行评判。如果中国可以改革单一的升学制度,不但可以使老师解放出来,还可以使学生发挥其最大的能力。

  其次,要改变学校教师的培养模式。曾经在一场由我主持的“怎样的中学校长是好校长”的中美双方中学校长的交流会上,中国校长表示,升学率对一名校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评判标准。而美国校长则说:“能够培养出终生学习者的校长是好校长。”美国校长普遍认为,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一定学习工具,在今后遇到任何问题时可以自主解决非常重要。因为谁也预测不了在未来的社会中有多少职业需求,所以终生学习是关键。

  对此,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研究院目前正在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我们主持的APEC(亚太经合组织)项目研究和探索高中教师的培养问题,将东方教师“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和西方教师过分“放开、自主”的教育模式进行平衡,寻找东西方教育的平衡点。

  另外,也要让家长认识到,要将孩子培养为快乐的人,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逐步提升孩子遇到问题时或接触新事物时的自信心。并且要让家长和社会各阶层的人明白,不能将上大学作为孩子成才的惟一评判标准。

  宾夕法尼亚大学已初步构想,通过与大学合作的方式,每年在中国举办两次家长讲座,指导家长如何对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进行教育,并传达最具前瞻性的教育理念。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