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9-02
据澳洲《新快报》报道,在凯瑞克商业学校位于悉尼市政厅对面的总部校址,有一部内墙仍是用普通胶合板草草装修的电梯,看上去破败不堪。数以百计的学生每天从这里往上,如乘坐一辆开往希望的列车。电梯里涂鸦很多,其中有一句颇令人感慨:“This lift going nowhere”。潦草的字迹里,似乎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的迷惘。
其实不仅仅是这一间私立学校。在各大提供VET移民课程的私校里,招生频频爆满、教育产业欣欣向荣的背后,是这群攻读厨师、美发等课程的年轻人无助和疲惫的眼神,甚至开始迸射出愤怒。他们发现,要获得申请那一纸永居所必须的实习和工作经验,找份餐馆工竟是这样的难。
千军万马难过独木桥
记者最近在接受学生反映情况时发现,至少半数以上攻读厨师或美发课程的留学生,费尽力气竟然也找不到对口工作,以致申请移民障碍重重。一名来自河北的男生一周跑了20多家餐馆仍寻工无果,这显然不是他个人的原因。
记者在网上尝试以“Cook”和“Chef”等关键字,搜索包括CareerOne、MyCareer和Seek等各大招聘网站在过去一个月内的招聘信息,结果显示:CareerOne全澳厨师招聘广告总数约670条,包括昆州227条、维州172条、南澳99条和新州87条。其中全职工作198个、兼职29个,以及短期合同工59条。
在MyCareer网站,符合的招聘广告全澳共763条,包括全职250条、兼职24条,以及临时工47条;Seek则显示共有1476条,其中悉尼仅288条,这包括了全职、兼职等各种形式的工作。
对于留学生积攒实习经验而言,他们受每周20小时的工作时长限制,基本上与全职工作无缘。而从上面的兼职和短期合同工数据来看,即便各招聘单位从未在这几大网站重复刊登招广告,适合留学生申请的兼职和临时工作总数,就全澳范围内而言,竟也不超过200条。然而实际上,同一条招聘信息刊登在多个网站上的现象非常普遍,故上述数字还要大幅缩水。另一方面,联邦教育部数据显示,2006年共有7276名留学生选择了VET厨师专业,现在这批人正步入毕业后的求职黄金时节。
如此说来,在澳攻读厨师的留学生们若想找到实习或工作机会,套用一句老话,便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有意思的是,新州的VET留学生人数最多,但厨师招聘广告的数量却往往少于昆州、维州,甚至南澳。
留学生找工“三座大山”
一则鱼薯店招学徒工的广告,仅登出来3个工作日就已爆满,还是远在麦格理港那样的偏远旅游景点区;墨尔本一则招学徒工的招聘广告,上面赫然注明申请者必须具备相关工作经验,对来澳留学仅完成第一年三级厨师证学习的学生而言,多数人对这样的工作也只能敬而远之;墨尔本另一餐厅招第一学年学徒工,广告上却写著招募全职工人,而留学生都有每周20小时的工作时间上限,显然有心无力。记者尝试着在线翻阅了部分招聘信息,发现至少半数以上并不适合在读留学生申请,工作时长、经验要求、地理位置等是最大的障碍。
有在唐人街知名中餐馆从事厨师工作半辈子的罗先生向记者透露,在各大私校攻读厨师课程的留学生们,至少在中餐馆而言并不具备竞争力。一方面,西人上课教授的那一套做法,与中餐馆的传统做法有较大差异性;其次,学生们工作经验不足导致他们即便上岗,也仍需要再次接受培训,费时费力;再者,无论是课时、考试,还是毕业移民后转行或回国,留学生群体中存在普遍的不稳定性,也使得他们多难以成为餐厅重点培养的对象,大部分也就打打小工而已,做不到厨师的位置。
其实不仅仅是厨师,其他攻读移民课程的学生也多对此心存忧虑。一位在悉尼牛津街某私校读美发课程的女孩Cindy表示,已经读了一年多的她至今不会剪头发。她说,因为练习太少,没有信心,“不敢下手”。她周围近50名攻读美发专业的朋友中,除了一位之前曾在中国专业学习过的同学现在找到正式工作外,另外2、3个在打小工,且部分为无薪工作,只为凑够移民所需的实习时间。至于其他绝大部分,仍寻工无门。凯瑞克一名读厨师学生也曾告诉记者,他周围30多个朋友,仅有寥寥数人在打厨师工,且薪酬低廉。
在移民局网站的紧缺职业清单上,厨师和美发等专业仍赫然在列,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留学生前仆后继地前来,也成为学生家长们帮助子女规划人生的重要考量标准。不过,令人不得不深思的是,这些职业真的仍然紧缺吗?紧俏专业与现实需求的差异对每个学生而言都刺痛刻骨,移民部到底是真的一无所知,还是熟视无睹?若这两类课程最终从清单上撤下,数万名在读学生的利益损失到底该由谁来承担?
“别再拿我们当傻子” 学生网上各表其态
自澳洲《新快报》连续报道凯瑞克学校移民风波以来,在留学生群体中引起积极反响。澳中交流合作与发展论坛上周更发起学生维权活动,公开征集学生签名,日前也正在继续进行中。在新快网(www.xkb.com.au)和多个留学生论坛上,相关帖子也吸引了许多学生的关注,并纷纷留言讲出心声。
网友“雪梨春天”跟贴表示,“不说中国留学生,单单说在澳洲没有了中国人,这里会是什么样子?移民政策的改变我们无可厚非,但是必须合理而且应该以入学日为准。现在的移民政策都是往不利于技术移民的方向改革,那么假如澳洲本意已经不再欢迎技术移民的话,大可以干脆取消留学生技术移民,这样子我们也就死了心,读完书安安心心的回国寻求发展的机会,绝对不需要在这里浪费时间跟著移民政策改变而改变人生的计划!”
网友“£BluRRy£”的回帖则悔意顿生。他说,“花费了我人生最宝贵的4年光阴,花了超过百万人民币的生活费和学费。我得到了什么?我能得到什么?我以后能得到什么?我觉得对于我付出的,得到的东西实在不足挂齿。在国内,自己的条件和家人的帮助,至少能够获得一个相对稳定舒适的工作和尚可的社会地位。到了这里,为了生活,为了对得起家人的付出和希望,清洁、餐馆等等等,再辛苦的工作都去尝试了,我不怕累、不怕脏也不怕苦,可是总觉得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家人,我后悔了,真的后悔来到了这里”。
网友“wineflower”对部分学生的“无所谓”态度表示痛心。他跟贴说,“我的一些同学竟然说不用管这么多,反正还有这么多人呢,事情肯定要解决的……我当时听了真是无语了,自己的利益都不自己亲自去争取,反而假手于人,难道最后换来的结果是白交钱白读了2年然后回国,你也跟著别人回国吗???”
网友“timtam918”则对本报的呼吁表示积极支持。他表示,“新快报还有活动吗?上次不知道。如果有,我会组织更多人参加。我上次也试图自己组织,没有人愿意参加。我会再试一次。关键是要找到办法要学校出头,如果它不出头,咱们中国学生也不要再到那念了。
烂学校,骗子!我是想斗争,但是不知如何开始。请大家指条明路,和移民局斗争到底。找了中介帮忙,中介怕自己吊销执照,也都畏首畏尾,还鼓动我们再读,再花钱,再等。别再拿我们当傻子”。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