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随笔:我的美国“妈妈”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9-02
2007年我作为母校的中学生代表,前往美国俄亥俄州的爱迪生学校交流访问。这次不平凡的经历,使我有幸结识了一位美国“妈妈”——可亲可敬的玛尔兰女士。
校方安排我入住当地的一个5口之家,我的临时“妈妈” 玛尔兰女士是一位亲切周到的全职太太,我的临时“爸爸”则是一位慈祥而干练的律师。
一走进这个美国家庭,我就被亲情融化了,“家人”用热情的美国式拥抱欢迎了我。在他们的引导下,我开始熟悉我的美国之“家”。这是一栋两层楼房,我的房间在二层,“妈妈”精心为我新购置了床、沙发、台灯以及梳洗用品。房子四周的鲜花在绿草和白云蓝天的映衬下,格外地娇艳欲滴。放眼望去,横亘的悠悠绿色草地扑向无涯的远方,蜿蜒的公路直指湛蓝的天际。“妈妈”说:“Debbie(我的英文名),我为你设计了观光路线图,课余时我会带你游览,来到塔尔萨,不看看这里的风光你会遗憾的。”孤身在外的我顿时感受到一种温馨和快乐。
“妈妈”在餐饮方面也对我格外关照,闲聊中她问我喜欢吃什么食物,我说喜欢吃鱼和葡萄。
美国没有中国的葡萄,只有大提子,“妈妈”认为爱吃中国葡萄就一定爱吃美国提子,所以每日三餐必定有提子,就连中午带到学校吃的午餐沙拉都会出现提子。开始时我还吃得带劲儿,而且我怕浪费,带多少就吃多少。没想到“妈妈”误认为我的胃很有战斗力,怕我不够吃,就越带越多,早晚餐装提子的盘子也越换越大。我怕拂了“妈妈”的好意,就努力地吃。到后来实在吃不了,终于下决心和“妈妈”实话实说,可她没有一丝不悦,紧接着就问我还喜欢吃其它什么水果。哇!我可爱的美国“妈妈”呀,下次我可再也不敢“胡言乱语”了。
后来我才知道,鱼在当地是量少价高的“奢侈品”,饭馆一般进货有限,需提前订餐。所以“妈妈”每天都在搜集当地有鱼的菜馆和饭店的信息,然后再打电话定位。凡周末和节假日,她一家定会带我外出就餐吃鱼。就餐时“妈妈”时常关注着我,我吃得多的菜,下次餐桌上是一定会再次出现的。看到我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妈妈”就会露出满意的微笑。
在塔尔萨的日子,“妈妈”开车送我上学,接我下学;为我做饭,带我就餐,领我看电影,陪我逛商场。每次买到东西,“妈妈”总是抢着提,我执意不肯,她就风趣地说,你太瘦了,等你长到我这样胖的时候再提吧。每当这时,我的心都是暖暖的。
离别的日子到了,我和朝夕相处多时的美国“家人”话别。“妈妈”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久久地不愿分开。在“妈妈”温暖的怀抱中,想到她无微不至的照顾,想到她为我付出的辛劳,我再也忍不住,眼泪涌上了眼眶。
在“妈妈”“一路平安”的祝福声中,我坐上了开往机场的轿车。车,在公路上飞快地疾驰,渐行渐远。塔尔萨的美国“妈妈”啊,一个中国女孩将永远把你珍藏在心中!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