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服务 >> 留学新闻普通标题(菜单留学新闻) >> 留澳中国学子迎火炬和赈灾纪实

留澳中国学子迎火炬和赈灾纪实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9-01

  我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赴澳大利亚的留学生之一,来澳已超过24个年头了。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从当年全澳不足100名,到今天的10万之众,一代一代的留学生确实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变化:赴澳留学生的人数变多了,留学的学科领域变得更广泛了,留学生的年龄层次变得更趋于年轻了,留学攻读学位的类别变得更加丰富了……

  始终没有改变的就是海外中国留学生对祖国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作为一名老留学生、作为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国际学院和精英教育学院的负责人,我在2008年亲历的两件大事——北京奥运圣火在堪培拉传递和支援祖国抗震救灾,身临其境地与新一代留学生们度过了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也使我对这一代人的认识产生了飞跃。

  圣火旗海映日红

  2008年4月,从伦敦、巴黎、旧金山到堪培拉千千万万个中国留学生的心,一路紧随着北京奥运圣火的传递步伐。他们对一小撮藏独分子和反华势力对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活动的疯狂破坏和干扰义愤填膺,更对反华势力冲砸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的暴行有切肤之痛。中华民族的尊严不容伤害,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盛大节日不容破坏。在各个大学学习的中国留学生开始酝酿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迎接在澳京—堪培拉举行的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活动。在位于悉尼澳大利亚科技园内的澳大利亚精英教育学院和新英格兰大学国际学院,中国留学生纷纷问我,“祝院长,24日那天我们能不能请假去堪培拉迎接北京奥运圣火?”“您还能像特奥火炬在悉尼传递时那样组织我们去参加欢迎吗?”

  晨晨,一位文静腼腆的堪培拉大学设计系学生,在四月中旬的一天带著小钱来到我悉尼的办公室。他们是堪培拉中国留学生联谊组织的负责人。她告诉我他们的计划:他们要组织几百个在堪培拉的中国留学生,成为接待成千上万从澳大利亚各城市到堪培拉参加火炬欢迎活动的中国留学生的主人;他们要根据澳大利亚有关当局发布的火炬传递活动方案来编制当天的参加活动指南印发给大家;他们要从澳大利亚和中国定购大量的国旗、奥运旗和纪念文化衫;他们要通宵不眠,占据欢迎火炬的有利位置而不给捣乱分子可乘之机;他们要发表宣言,向澳大利亚主流英文媒体展示中国新一代青年的心声;他们要提醒每个来堪培拉的中国留学生,以和谐、友好和理性的态度参加活动,遵守澳大利亚当地法规,以火炬传递的顺利完成为最高目标。最后,她很腼腆地对我说:“活动要用的国旗和欢迎物品,已经用了不少资金,都是同学们自己捐钱购置的,但还不够,我们这次到悉尼的目的,就是找几位好朋友化缘找赞助来了,真是不好意思……”

  面对这样可敬可爱的“80后”,是谁应该感到不好意思呢?我立即决定为他们购买国旗和欢迎物品提供财政支持。同时,我决定自己的学院包租两辆大巴士,作为计入考勤的学校活动,组织我的90名学生到堪培拉参加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欢迎活动,并由堪培拉中国留学生联谊组织统一安排。

  学院包车去堪培拉的消息公布后,我的学生们连连叫好,其中从我学院毕业后去麦考瑞等大学继续学习的学生,得知后也来问能不能参加,还有学生问除了自己还能不能带朋友。两辆大车的座位很快就报满了,还有不少学生自己掏路费从不同途径去了堪培拉。

  悉尼到堪培拉三个半小时的车程,当天有很多大小车辆奔向那里,同时还要考虑有捣乱分子制造交通事故和堵塞的可能。我们决定凌晨3点就从悉尼出发。我曾经担心不住在市中心的同学如何到集合点,担心有的同学有时连上课都会迟到,会不会影响了大队出发?但事实证明,这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我的学生们无论居住在悉尼的哪一个方位,都在凌晨开车前等在集合点,捧著我从北京带回悉尼的100面小国旗,20面大国旗和一面30平方米的特制大国旗上车,没有一人迟到。清晨,到达堪培拉,学生们精神饱满地举起了红旗,脚踏露水,脸映朝阳。一队队的中国留学生队伍来自悉尼、墨尔本、布里斯本,甚至来自新西兰的奥克兰,大家在晨曦中秩序井然地列队走向指定的欢迎位置。

  我曾在堪培拉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度过五年的博士学习和客座研究的生涯。之后,在19年中经常往返于悉尼和堪培拉,参加过多次欢迎中国领导人的活动,我对堪培拉的熟悉程度不亚于悉尼。四月下旬的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渐入深秋,金黄的树叶,火红的枫林,蓝宝石般的天空,闪烁着晶莹水花直射苍穹的大喷泉,同格里芬湖畔如一颗颗明珠的洁白楼宇一起,交织成了堪培拉特有的迷人秋景。而这一天,万人旗海欢迎奥运圣火,与秋日艳阳相映生辉,形成了我有生以来见到过的堪培拉最壮观最美丽的场景。这是我毕生难忘的2008年4月24日!

  北京奥运圣火在堪培拉的传递活动,在中国驻澳大使馆和澳大利亚当地政府的协调安排下取得巨大成功,奥运圣火又一次在澳京激情燃放,欢乐、友谊、喜庆、和谐的主旋律贯穿了始终。火炬手所到之处,旗海翻腾,掌声雷动。

  “中国加油!”、“北京加油!”、“永远一个中国”的中英文口号声响彻云霄。为数极小的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如同被淹没在大海之中。由澳大利亚精英教育学院90名学生组成的队伍成为晨晨直接指挥的一支机动力量。站在指挥位置上的晨晨如雏凤临空,一旦发现哪一段路线上有可能被捣乱分子钻空子,就把这支90人的欢迎队伍拉上去。后来学生们告诉我,一发现有几个捣乱者,大家就围上去同他们理论,又保持距离不与他们发生肢体冲突,使他们对活动的破坏企图无法得逞。我的学生队伍所持的那面特大国旗就在火炬传递的终点迎风招展,几个捣乱者的标语旗子显得是那样的渺小。欢迎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对我说“祝院长,这次活动太有意义了,把国旗给我们保存作为纪念吧”。就这样,留学生们十分珍惜地带走了全部的国旗。

  从这次欢迎活动的规模来看,参加人数约有3万。要统计出有多少中国留学生到堪培拉的确切数字是很困难的,因为除了像我这样由学院出面组织或由学生团体出面组织的之外,还有太多的是成群结伴自行而来的。以我的合作伙伴新英格兰大学为例,该校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州北端的阿米戴尔市,大学里只有不到100名中国留学生。博士生张建涛和张瑾、芦明莉、肖磊、汪致远、顾泽之等同学看了火炬在其他西方国家传递的情况及某些西方媒体的不公正报道后,感到十分气愤。她们自己召集了42位中国留学生,用自己的经费加上向几家中餐馆募捐的钱,租了一辆大巴士,从阿米戴尔坐了整整12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到堪培拉参加圣火欢迎活动。这样感人的例子,在澳大利亚的中国留学生中不胜枚举。这次圣火传递完成后,几万中国留学生按约定把活动收拾得干干净净。本来只有30多万人口的堪培拉,一下来了3万,一下走了3万,依然是一尘不染。难怪澳京的最高行政长官、首都领地首席部长对此赞赏不已了。谁能用简单的“愤青”二字来概括中国留学生的理性爱国激情。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章均赛在圣火传递活动结束后曾深情地说,中国留学生自发表现出的爱国行动对北京奥运圣火在堪培拉传递活动的圆满成功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震在汶川碎我心

  中华民族的喜怒哀乐就是澳大利亚中国留学生的喜怒哀乐。5月12日在中国四川汶川发生的8.0级特大地震灾害,也震碎了在澳大利亚中国留学生的心。自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章均赛和夫人殷国梅连日奔走各地呼吁,驻悉尼总领事邱绍芳等中国高级外交官连续出席各类筹款活动,澳大利亚各界纷纷举力支援中国灾区,其中有联邦政府、各州政府、大公司大银行、高等院校、慈善组织和华人社团,当然也有数以万计的中国留学生。学生们主要靠家庭资助和自己打工在澳大利亚学习和生活,虽然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但国难当头,无人袖手旁观。

  墨尔本莫纳什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在课余时背起了一个个捐款箱,在校园各处向师生们为中国特大地震募捐。

  悉尼宝活中学6名17岁高中生在校长的支持下,用“少吃一份午餐”的方式,在20分钟内向同学们筹得了约1900多澳元。

  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精英教育学院和新英格兰大学国际学院内开始了“捐献一份爱心”的活动。中国留学生纷纷向捐款箱内投下了省吃俭用的一份爱心。5月19日下午澳大利亚东部时间下午4点28分,即北京时间14点28分,正在学院的师生员工全体肃立为中国地震遇难者默哀三分钟。5月21日,我代表全院师生向章大使呈上了万元捐款支票。

  在偏僻的阿米戴尔,还是那几位召集42位同学到堪培拉欢迎奥运圣火的中国留学生,在听了来访的章均赛大使和夫人殷国梅对灾区灾情的介绍后,眼泪夺眶而出。他们当天就捐献了2000澳元寄往堪培拉中国大使馆。

  堪培拉大学的晨晨近日给我发的一个邮件说:“目前学生会一直在为赈灾筹款,堪培拉学生捐款已经超过15000澳元,并且仍然在增长,捐款已经汇入国内救灾账号。学生会还组织了包括集体默哀的活动等。我想这些活动也再一次证明了80后年轻人的爱国激情吧!”

  这些只是沧海一粟。感人的事迹还有很多很多。抗震救灾还在继续,这样的事迹还会不断发生。

  这两个多月来,每当我看见几年来一直在接触的这些中国留学生们,就让我有新的思考和新的感受。今昔相比,我们不能不对这些80后的新一代中国留学生刮目相看。谁能说80后的中国青年心里只有自己而没有国家和社会?谁能说中国留学生到了海外就会完全西化?谁能说“小留学生”到了国外就会迷失方向?为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为解除受灾同胞的苦难,他们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他们在中国接受的教育是成功的,在海外的表现也是好样的。因为他们知道在大是大非面前该做什么,也知道该怎么去做。他们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是值得做家长、做师长的我们为之而骄傲的。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