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就业的冷思考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9-01
11月27日开始到12月1日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及利兹大学举办第二届中国毕业生英国校园招聘会。来自曼彻斯特大学、利兹大学等17所英国大学的近3000名中国留学生参加招聘会,与参展企业见面。
从曼彻斯特大学到利兹大学,连续两个“中国专场”向我们展示着留学生未来就业的热烈前景,而与此同时,两位英国专家和一位参加招聘会的学子,却意外地带给我们更多建设性的冷静思考。
中国学生应学会“挑战常规”
英国商会总监(上海) Ian Gramford
在他眼里,中国学生有三个显著的弱点,而他最为强调的,是思维的开放和创造力。
在我工作中接触到的中国学生,学习勤奋,尤其是工科留学生,技术基础好,语言能力强。但是在一个国际化企业中,要成为一名国际化人才,中国的留学生还有许多需要加强的方面。
首先是创造能力,中国学生不太擅长,他们一般都无法挑战常规,或者他们有一些很好的想法,却无法在工作中实践,这说明思维不够开放,不够前瞻。其次是团队合作精神比较欠缺,尤其是跨部门合作。最后是责任感问题,不少中国的年轻人在面对一个任务时,喜欢说:“我会尽力。”而在国际化企业中,上司一般都喜欢你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你能做到哪种结果。
从很多企业的国际化运作,就可以说明国际教育的重要性。单纯就职业服务来说,我不是个专家,但我很愿意同中国媒体分享一些英国高等教育及职业发展服务体系中的经验。
在英国的高等教育中,和企业雇主保持紧密的联系,了解雇主需求,一直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学到的知识具有可用性,雇主的需求被了解和重视。英国的高等教育事实上是基于工作的培训,让更多学生在大学就拥有和潜在雇主交流的机会。在21世纪,获取知识越来越容易,因此知识也越来越容易过时,英国高等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获取、分析、评估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英国高校中的职业发展服务,在最近的5年间,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大学中的职业服务中心,已经发展到给学生量身订做职业规划,因此现在英国的毕业生在毕业6个月后,找不到工作的只有7%。
教育的目的:保证知识“可用”
英国驻上海领事馆文化教育领事 Gavin Anderson
他很自豪,“英国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找不到工作的只有7%”。而他认为,其中的关键,是英国高等教育有着针对性极强的定位。
英国“榜样”:先做后学
在英国留学的成都学子石川,简直就是为了英国专家的说法而存在的一个恰到好处的“榜样”。他的留学轨迹与留学感受,完美地印证着英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教育是基于工作的培训”。很难想像,他在英国第一年的学习内容竟然是带薪实习。
他特别的留学:学习前先带薪实习
利兹都会大学国际酒店管理硕士 石川
如今,他对自己的就业充满信心,“我已经拥有很多工作经验。”
第一年:带薪实习 每年1万镑
石川本科是在北京一所大学读的国际贸易,毕业之后他进入新加坡一家小型芯片企业当办公室文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