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负责人谈各国留学发展现状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8-31
第三届海外留学人员团体负责人代表座谈会于8月20日召开,会后我们邀请了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奥地利、丹麦和澳大利亚的留学人员代表,就我国海外留学人员的现状以及他们对于归国创业的期望发表自己的见解。
1 人数增长,年龄下降 据各国代表普遍反映,近年来中国在海外的留学人员数量呈上升趋势,这种趋势不仅出现在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大国,甚至一些欧洲小国,如丹麦,也能吸引不少中国留学人员。同时,在很多国家,有留学人员低龄化的走势,作为艺术之国的奥地利尤为明显,那里的多数留学人员是学习艺术的年轻人。
2 正在融入当地社会 海外留学人员通过他们的智慧与努力,积极地融入当地社会,为所在国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澳大利亚,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成为了学术界的中坚力量;在美国和加拿大,留学人员甚至可以进入到所在国的政府部门工作;还有相当一部分留学人员,则通过自己多元化的文化背景,成为国际交流的纽带,促进各国与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深入交流与合作发展。
3 归国就业和创业意识很强 他们具备国际化的思维方式,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于国内,视野也更加开阔,这对于中国的建设必定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国外的留学人员也同样十分关注国内的建设。澳大利亚的留学人员代表希望把项目引入国内,通过技术和智慧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在加拿大,留学人员进入很多领域的高层。
4 回国条件呈多元化 对于回国创业有何期望,各国代表表示,希望国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把最好的人才“挖”回来。针对国内外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丹麦和加拿大的代表希望联谊会能够多提供一些国内的信息,让更多的人知道祖国需要他们,这对人才的“回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奥地利留学人员代表期望能够切合实际,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引进高品质的留学人员;而日本的代表则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国家对海归创业的鼓励和资助政策不应影响到国内人才的发展,留学人员与国内人才应该处于公平竞争的环境。
奥地利 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 黄锐
现状:人数少、年龄小、学习期短
期望:发挥文化艺术交流的桥梁作用
李 鑫
年轻有为的奥地利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黄锐,介绍了奥地利中国留学生的情况,“奥地利的留学生构成很有特点,一是留学生的平均年龄比较小,在25岁上下;二是由于奥地利的艺术专业比较多也比较著名,所以超过50%的留学生到奥地利是去学艺术的;三是短期的艺术培训班很多,造成留学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并且一直以来到奥地利留学的人不是很多,从2001年开始,留学生人数激增,2005年趋于稳定,截至目前,也仅仅有2700余名在册的留学生。”
在人数少、年龄小和培训学习时间短这样特殊的状况下,奥地利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积极开展有益于中国学生的活动,为他们提供服务,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并同大使馆保持联系,身在海外,心系祖国。如去年在奥地利开展的“西藏文化周”中,联谊会做着让世界了解西藏、了解中国的工作。黄锐说,这些都是作为中国人应该做的。
黄锐还说,现在国家已经为海外人员做了很多工作,而且成效很显著,比如国家留学基金委提供的国家优秀留学生的奖学金。作为一个海外学子,希望国家能够更切合实际,国内和海外学生学者双方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达到双方都满意的结果,更有利于吸引高品质的留学人员归国创业。
黄锐预测留学人员对中国未来的影响时说,留学人员在过去和现在都已经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出国人员的数量增加,归国比例也是越来越高,并且归国以后在各个领域所担当的重要工作也是越来越多。而我们国家的各个尖端领域其实还是很缺少真正有才能的留学生的,我相信,投入到祖国建设中的留学生将会越来越多,并且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丹麦 丹麦学联副会长 周醒
现状: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
期望:让更多人知道祖国需要他们
王 湛
丹麦学联副会长周醒是个年轻的小伙子,采访时他正行色匆匆地赶往会场。在楼道里,他简略而概括地谈了谈中国留学生在丹麦的情况。周醒介绍,目前在丹麦的中国留学生有3000多人,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改革开放后,来丹麦留学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偏僻的小城市大学,都能看到中国同胞。并且,这个几千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丹麦很多产业是领先于我国的,比如,丹麦在风力发电、机械制造、养殖业等领域都是世界领先水平,我们的留学生在这些学科进行学习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
当谈起中国留学生对丹麦社会的发展是否有较大作用时,周醒说,非常直接的作用是有限的,他们主要通过就业服务于丹麦。很多留学生毕业后在丹麦就业,参与中丹之间的科技、文化、贸易交流。一方面,这些留学生在国内生活了20来年对中国很了解,另一方面,又有在丹麦学习工作的经历和文化背景。“在丹麦人眼中,你是地道的中国人,在中国人眼中你又是丹麦通,”周醒说,“很多丹麦企业在中国的从业人员和中国企业在丹麦的负责人都有这种背景。这种优势是人家无法取代的。因为他们能使中丹的交流更有效地深入。”
当然,这种交流对我国的发展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留学生在丹麦生活了三五年,除了学到丹麦的先进知识外,更主要的是眼光更开阔了,看问题角度也不一样。这种潜移默化的进步,思维方式的全面的掌握,在他们回国以后的发展中能产生很大的积极意义。同时,周醒希望国内方面能加强各个留学生团体的组织工作,并能给予一定的资助。建议各个联谊会应该经常向留学生们发表一些国内的信息,让更多人知道祖国需要他们,需要他们做什么,怎么做,包括让他们知道祖国的这种殷切心情。这对人才的回流有很大的作用。
英国 第18届全英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 郑磊
现状:回国就业和创业意识很强
期望:可通过团体形式搭建平台
郭 静
郑磊看起来很年轻,单看外表,很难看出他就是第18届全英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的主席。
中国留学生现在在英国的现状是怎样的?
“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他说,“第一,近年来,到英国去的中国留学生的人数增长是很快的,我们向英国高教委员会了解到,2005年英国大学正式注册的留学生人数是5万多人,现在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了10万人。第二,在留学人员的层次方面,差距也逐渐加大。第三,在回国服务的意识方面,留学生有很强的回国就业和创业的意识。第四,整体上说,留学生的年龄是降低的。”
那么,中国留学生又给英国当地社会带来了哪些价值?
“第一,近十几年来,英国把教育文化作为它的支柱产业之一,我们有个估计,带给英国的收入每年在10亿英镑左右。第二,在文化和教育交流方面,留学人员学成回国之后,他们能够帮助加强中英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应该说给英国带来多方面的收获。”郑磊总结道。
在归国创业时,海外留学人员希望国家提供哪些帮助?
“我们带回来的,将不仅仅是技术,还有理念。国家可以通过一些团体形式搭建平台,比如欧美同学会,还有一些职能部门如教育部和科技部。这样,留学生很愿意也很容易把他们的才能回报祖国。如果给了合适的机会,有了合适的政策,他们能带来的作用是巨大的。”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澳华科技协会会长 金声
现状:已有人成为学术界中坚
期望:以智慧与技术参与祖国建设
田媛媛
午餐时间,金声教授饶有兴致地介绍了生活在澳大利亚的情况和对祖国的关注。如今他在澳大利亚一家大学任信息技术的首席教授。
谈到生活在澳大利亚的中国海外留学人员,金声认为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在自己的领域已有所建树的人。现在全澳大利亚有7个华人当选该国工程院院士,在学术上已到达很高级别;而进入管理层的则相对较少,做得最好的名叫刘小玲――在世界第二大矿业公司担任副总裁;另一方面是在澳大利亚的学子。金教授说道,近年来,自费留学生比例逐渐升高,留学人员低龄化,以前是硕士、博士多,现在是本科生增多。因此出现一些留学生主动性不够、目标性不强的问题。但尽管如此,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成为了澳大利亚学术界的中坚力量。
此次回国交流,金教授感受颇多:多年前,由于祖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还不太大,在回国参加会议时,只能向学校请病假。而现在他可以公开向学校请假回国开会。他说,澳大利亚的各级政府部门、公司、大学现在都看好中国市场,他所在学校希望提升两国大学间的协作,打开中国市场,所以很支持他回国参加交流,甚至给予一些补助。他深情地表示,身处海外的中国人也同样想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前不久,金教授接到一个项目,他想把项目拿到中国来做,让祖国参与到国外的技术改造中来,利用公司提供的研究资金,使国内拥有与世界接轨的技术,将来设计出后拿到中国来生产。“这样技术也有了,生产能力也有了,可以收获双倍的资产。我们希望可以通过我们的智慧与技术参与到祖国的建设中来。”金声说道。
日本 全日本中国留学人员友好联谊会会长 李光哲
现状:在日留学人员积极融入当地社会
期望:海归应结合国内需要准确定位
李 鑫
分析在日留学人员的现状时,李光哲认为,目前,中国经济文化发展非常快,也非常好,但是只有日本的政治家和一些与中国有经济文化往来的人士能看到这一点,而很多日本老百姓还是不了解中国的情况。说到联谊会所作的工作时,他如数家珍:“为了拉近中日之间的距离,我们组织各种联欢会,请日本社会各界的友好人士参加,中国留学生表演舞蹈、魔术等节目之后,我们再办一个恳亲会,让他们了解中国的文化风俗;还组织中日之间的体育文化交流活动,比如今年的‘2007中日体育文化交流年’活动规定每个队必须都有中国人和日本人参加,让年轻人在活动中增进感情、互相了解;另外还有一些正规的演讲报告会,来讲中国的发展现状,中国的对外政策等等。”
谈到留学人员归国工作中出现的“海待”问题时,他说,其实“海待”问题根本就不存在,只是归来的海外人员所能从事的工作与自身期望存在差异。现在海外留学人员跟过去的情况不一样,国内土生土长的硕士博士不比国外的差,并且国内的人更加了解国内情况,在海外的人员一定要看到这一点。我们在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归来的同时也要让他们摆正态度,结合国内需要和自己的理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学,为国效力。而国家也在提高国内接纳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的条件同时,通过使领馆、媒体以及留学人员团体,做好鼓励海归为国家做贡献的宣传工作,让海归正确定位自己。”
李光哲还提出了一个与众人不一样的观点――国家对海归创业的鼓励和资助政策不应影响到国内人才的发展,实际上,要合理化发展,就要创造海归和国内人才能够公平竞争的环境。
加拿大 欧美同学会加拿大分会副会长 闫长明
现状:宽松环境有助留学人员发展
期望:及时沟通留学就业信息
王 湛
现任中国欧美同学会加拿大分会副会长闫长明谈了中国留学生在加拿大的情况。他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以后,大量的中国学生选择到加拿大留学,这与加拿大宽松的移民政策密不可分。加拿大文化多元,兼容并蓄,不存在排华现象,这给中国的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
正因为此,很多中国留学生毕业以后就选择留在加拿大工作。“在加拿大,我们的留学生只要勤奋努力,就能比在其他国家留学生更顺利更早地进入主流社会,比如进入高校做教授,在大公司任高级管理人员和高层次的科研人员,甚至进入加拿大政府工作,”闫先生很自豪地说,“每一个成功的加拿大公司内部都会有中国人的参与,很多时候我们的留学毕业生们甚至是公司的主导力量。”另外,他告诉我们,留学生们在加拿大创业也会得到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
闫长明说,每一个加拿大的留学生都是非常关注国内建设的,都有拳拳爱国之心。那么留在加拿大发展的留学生们是通过什么形式来参与祖国的建设的呢?闫先生帮我们解答了这个疑问:“中加两国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互补性非常强。比如,加拿大的矿产资源很丰富,而在能源矿产领域,很多的教授和科研人员正好是中国留学生,这就有利于把一些先进技术引进到中国来。”另外,他还谈到,由于中国人进入了加拿大很多领域的高层,可以在一些方面积极地影响到加拿大的对华政策。这是留学生在加拿大的“为国服务”,在“回国服务”中,加拿大的留学生回国创业的很多,表现也很活跃。
美国 旅美中国博士联谊会主席 吴刚
现状:许多人都具有国际化管理经验
期望:能把最好的人才“挖”回来
郭 静
见到吴刚,表明身份,没有任何寒暄,便直接切入主题――他的主题。他把几乎每一个问题的回答都引到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上,谈现状,谈建议,也谈自己的期望。
“国内在引进一般层次的人员上可以说是做了很大的贡献,也确实吸引了很多人才回来,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真正高层次的人才回来的比例还是很小的。由于各种原因,这些人不是一般的招聘会等活动或者宣读一些政策就能把他们吸引回来,我们需要做具体的工作,实际地做一些事情,或者是给他一些政治上的权利,或者是给他发展的空间。”
说到我国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时,他很认真地说:“我们应该注意到,真正应该做的是抓住人才的流失。”
吴刚介绍道,我国留学生在美国的人数是在增加的,而且增加数量比较大;而现在跟十年前相比最大的不同是,现在很多留学人员已经进入了美国政府部门。
“我非常想鼓励一些高层次的海外留学人员回到国内参与政府的管理。管理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我觉得留学人员在这方面有很大的优势。首先,他们有国际的学术背景,打下了比较好的知识基础;第二,他们在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国际化的管理经验;第三是他们原有的中国文化,以及对国内的了解,这样融合起来能够很好地参与国内政府的管理。”
“海外留学生很希望回来从事政府方面的工作,是这样子吗?”
“对!”
谈到最后,他说,我们要做具体的工作,要实际地去“挖!”他把手掌张开,做了一个挖的动作,把手停在半空。“要能够做到诚心诚意地把他挖回来,有感情因素地把他挖回来。我们现在要做的不只是把整个留学人员回国的局面扩大,还一定要提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