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越来越多的香港、澳门大学向内地学生抛出了"橄榄枝"。可伴随着赴港澳求学,孩子和家长心中却都有些忐忑:香港、澳门的生活到底是怎么样,内地学生能否适应,又怎样才能融入当地的生活,适应当地的环境呢?为此,记者采访了一些港澳高校的老师以及正在香港高校就读的内地学子,通过他们介绍当地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希望能给已被录取和有志赴港澳求学的学子一些生活方面的指导。
别忘带轻便、防水的外套
香港、澳门都是亚热带的气候,没有明显的四季感。由于在春秋季节,平均温度介于18℃至28℃,晚间天气较凉,所以在短袖外再加一件轻便外衣最适合不过;冬季,温度通常在14℃至20℃之间,因此内地学生并不会感觉特别寒冷,不过多变的天气偶尔也会骤降至10℃以下,因此还是应该备齐羊毛衣服及外套等,以防不时之需。港澳的夏天不会太热,平均温度保持在26℃至33℃左右,因此夏季只需穿棉质轻便衣服或T恤即可,但上课的教室一般空调会开得很大,所以最好还是带上一两件夹克或者类似的衣服。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香港、澳门上半年的天气有些潮,成天都会让人有湿漉漉的感觉,所以内地学生千万别忘记带件防水的外套。
大家都知道香港是购物的天堂,不仅服装款式多种多样,价格也与内地相差不多,不少名牌甚至比内地还要便宜。而在澳门的服装市场,价格更是比香港还要便宜。所以内地学生去那里求学,不用大包小包带很多衣服过去。
自己动手开伙最节省
香港人的饮食习惯讲究清淡,不喜油腻。一般各所高校都有各种各样的餐厅,风格迥异,因此内地学生不用担心自己吃不惯那里的食物。
但和内地相比,香港大学里食堂饭菜的价格往往比较贵,比如南京酱鸭菜饭要21港元,叉烧饭17港元,以港币和人民币1∶1.065左右的比值来看,同样的价格在内地高校的食堂里,可以吃得更好更丰盛。据了解,香港的大学里最便宜的也要15港元一顿,而一般则都要在25港元左右,这样算下来每个月光吃饭大概就要花费1500港元到2000港元左右,对于内地学生来说,是开销中最大的一笔。
好在香港高校中住宿的地方一般都会有个小厨房,可以方便学生自己动手做饭做菜,由于自己做饭比在餐厅里吃来得便宜,因此学生如果有空闲时间,不妨自己动动手,这样可以省下一笔不小的费用。
澳门地方不大,却是一个饮食文化十分发达的城市,同香港一样,学校里也有各种各具风味的餐厅,不论是汉堡、面食、薄饼、烤肉串都应有尽有,绝对能满足学生吃香喝辣或清淡口味的不同要求。但和香港不同的是,这里的价格比香港要便宜一些,有些食品甚至比内地还要便宜。学生用在吃上的月消费大概在1200澳门元左右。
自带枕头棉被调整作息时间
香港高校的宿舍分为两人房和三人房,一年的住宿费,一般在7000港元左右,条件可以说比内地任何大学的条件都要好,里面配备了空调、厨房等设备。不过因为宿舍有限,又要保证非本地生(内地学生和国际学生)住寝室,所以一般来说,住宿舍的香港学生比较少。
与香港相比,在澳门求学的住宿费可能更高一点,大概一年8000澳门元左右,也是两人一个房间,设备也差不多。和香港一样,澳门本地的学生一般都不住在学校。
但需要提醒内地学生的是,香港、澳门的大学宿舍都不提供枕头、棉被等物品,所以去香港、澳门的时候,可别忘记带条被子,被子不用太大,中等的就行。因为被子在那里的价格都很高。当然也可以向宿舍管理站租用,不过价格昂贵,每天的租金大约是35港元。
应该说,在香港、澳门,学生宿舍不单纯只是一个学生居住的地方,它还是学会、社团教育和活动的场所。
香港、澳门的作息时间也和内地很不一样,那里的学生习惯过夜生活,他们通常在凌晨2、3点才入睡,所以内地学生最好在去之前适当调整一下自己的作息时间,以免到了那里后产生不适应。毕竟同在一间宿舍生活的人如果作息时间不同,那会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办张八达通卡乘车可打折
香港的交通非常发达,主要交通工具有铁路、地铁、出租车、公车、公共小型巴士、渡海轮船等。在香港,地铁、小巴连接得非常好,但是价格比内地要贵,香港打的起步价为15港元,并且同内地一样,堵车也要记费。地铁的票价一般是4港元到26港元,巴士是1.2港元到34.2港元之间,坐小巴的费用则在2港元到20港元间。
这里要提醒内地学生,到了香港之后,要尽快办张八达通卡,因为有了这张卡,乘车就可以打对折,该卡可在各个火车地铁站办理,50港元卡费,再加100港元车费一共需要150港元。当然,有了这张卡后,在大部分的大小巴士以及火车、地铁站便都可以刷卡,甚至在有的食堂、餐厅、超市也都接受八达通刷卡。此外,给卡充值也不用去地铁站,任意一家7-eleven都可以,而且只要你在乘了标有KCR标志的大巴后,在45分钟内再乘KCR,就可以豁免车费,并且一天内如果第二次乘KCR还可以享有八折的优惠,在地铁站则可以兑换免费车票。
因为澳门面积比较小,所以走路就可以到达大部分地方。如果天气炎热或者遇上雨天,学生才会选择巴士、的士等,价格比香港便宜。巴士每位是2.5澳门元到5澳门元,出租车的起步价是10澳门元。
有意识锻炼自己处事能力
来自上海的朱箐现在正就读于香港科技大学,作为2003年去香港上大学的过来人,他认为现在内地和香港、澳门的差异越来越小,因此内地学生到了香港、澳门一般很快就能适应那里的生活,即使一开始会不适应,那也不是地理上的差异所造成的,而是阶段性的差异,也就是从中学到大学的差异造成的。他表示,很多孩子在高中时有爸妈照顾,可是到了香港、澳门后便要开始一个人生活,许多事情都得自己来,有些孩子自理能力不强,就会出现不适应。因此他建议大家,要有意识地多锻炼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
当被问及刚到香港,是否有很多东西不能适应时,朱箐笑着表示自己非常适应那里的生活。他说,首先从生活条件上来看,非常好,生活方式和上海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只是生活节奏会比上海快。最大的区别应该是作息时间不一样,刚到香港时,会很奇怪那些学长怎么过了凌晨两点还不睡,可是现在反而会奇怪,自己以前晚上11点是怎么睡着的。
其次,香港人比想象中要好得多。
香港学生非常活跃,很喜欢提问题,很愿意帮你,当然,也很愿意分享你的隐私。刚去的时候,因为听不懂粤语,总是觉得交流会有麻烦,很少说话,可是他们会主动和你聊,用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
第三,大学里有非常好的宿舍文化,比如每栋宿舍楼每周会有一次分享会,大概一个小时,因为同学来自世界各地,所以每次都像开联合国大会一样,大家在一起聊聊社会动态和大学生活,轻松的话题很容易把距离拉近,增进相互的了解,让自己融入这个集体、这个社会。
第四,学校里有内地学生会,从内地到香港的学长、学姐都很照顾新来的同学,他们都很热心,会帮忙处理很多事,比如办理身份证。还会提醒你一些要注意的东西,刚到香港时,如果要出去玩或者购物,可以找他们一起去,他们会很乐意。
据朱箐说,和他同去的一些学生,也基本上没出现什么不适应,毕竟大家的年纪都很轻,适应能力比较强,很容易接受新事物,因此即将赴港的学生及其家长可不必过分担心。
【教师提醒】
学校会设专人照顾内地学生
澳门理工大学的郑妙贤老师告诉记者,如果孩子即将赴澳门求学,家长不用太担心。因为一般学校都会设专人来管理内地的学生,照顾他们的生活;学校还会提供免费的广东话培训班,为期二至三个月,使内地学生更能融入当地的社会,从而更好地学习;学校里内地学生会还会举办迎新会,提供生活上的一些咨询。
【小贴士】
赴港澳生活其它小细节
看病
香港:香港的大学一般都设有医务室,例如像感冒之类的病便可以去校医务室看,配药一般都是免费的。如果稍微严重点,可以去公立医院,普通科门诊须交纳40港元左右的挂号费,急诊服务则须交纳100港元的挂号费,其他如诊断、药物、检验和化验则都是免费的。
澳门:澳门的大学一般没有医务室,只有一些常用药可以在学校买到。学生一般都会有医疗保险,所以一旦生病可以去公立医院。
移动电话
香港:消费者因为服务商的竞争可以享受到极其低廉的价格以及非常便利的服务,以108港元的套餐为例,总通话时间是1700分钟,由800分钟的同一服务商内的通话和900分钟的其他通话时间组成。1700分钟的平均价是0.064港元/分钟,即使不考虑同一服务商的800分钟,那平均价也不过0.12港元/分钟。而短信相对语音通话,则比较昂贵,同一个运营商之间发送短信是免费的,不同运营商之间是1港元一条。
澳门:移动电话通话费比香港要高,例如88澳门元的套餐,总的通话时间是400分钟,并且澳门没有短信业务。
身份证办理
凡是要在香港逗留超过180天的非香港永久居民都需要办理香港临时身份证,身份证办理需要先预约,有网上预约和电话预约两种方式,一般可在两个星期后到预约的办事处去照相,并填写一些表格,再等两个星期后就可以拿到身份证了。
需要提醒的是,在香港如果没有身份证的话,那么可以说你什么事都办不成。比如说,如果你想办理移动电话卡或固定电话,就需要出示地址证明和身份证件,如果没有的话,会很麻烦,不过有的电话公司也可以办,但你需要交5000港元的保证金,并且香港法律规定上街也是要带身份证的,如果没有的话,万一警察查起来会很麻烦。
银行开户
在香港,银行账户跟身份证一样重要,办理时也需要出示身份证和地址证明,但是刚去的学生没有身份证的话也不要紧,带着你的护照,让某位师兄带着你,用他的身份证和地址证明给你作担保,就可以了。
随着香港、澳门等地高校在内地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家对香港、澳门高校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升。虽然内地、香港、澳门共存于一个大中华文化圈内,但是由于历史等客观原因,香港、澳门两地的高校还是与内地的大学有很多不同之处。本文行文前记者采访了一些香港、澳门高校的相关负责人及在两地念书的学生,希望可以给将在一个月后赴港澳深造的应届高三毕业生、以及有志于以后在港澳求学的准高三生们一点学业方面准备的指导。
学制不同:多种学习模式可供选择
虽然澳门的大学学制和内地大学学制设置并无差别,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香港的中学学制普遍为七年,比内地的中学学制多出一年。因此与内地大学学制一般四年不同,除了医科等特殊学科,香港的大学学制通常为三年。所以对于那些已经获得香港的大学入学资格的学生来说,还将在内地度过一年的大学生活,以完成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
其中,以香港大学为例,采用的是1+3学习模式。在其今年招生的17个省市,会根据地域分配,将这些学生安置在当地的委培学校内度过第一年的大学生活,之后这些学生将赴香港大学度过剩余的三年学习生活。在上海,复旦大学是其中一所委培学校,那些被香港大学录取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与其他学生一样学习。
在澳门,一些高校还与一些国外知名大学签订分数互认协议,在读的学生或毕业生可以直接转到那些大学继续升读本科或硕士课程。以澳门理工大学为例,该校与美、英、欧等国一些著名的大学都签订了分数互认的协议。澳门科技大学则与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签订合作办学协议,采用2+2或者3+1模式,在毕业后可以获得国内和国外的双学位。
对于一些有志去海外求学的学生来说,港澳的大学可作为往国外升学的一块跳板,不仅签证方面比内地容易,而港澳的生活习惯也更加西化,这对日后的海外学习来说更加容易适应。
教学语言:英语、汉语和少量葡语
在香港的大学,大部分学科的教学语言都是英语,因此对学生的英语水平不能不说是一个考验。当然,因为教学语言是英语的关系,因此所有的相关作业、演讲以及项目研究等都需要用英语完成。
而在澳门的大学,除了英语、汉语两种教学语言之外,还有部分课程使用的教学语言是葡语,学生在这样的多元文化环境中,语言能力能够得到迅速提升。
在日常生活中,香港人、澳门人多以粤话作交谈,通过大学数年的生活,学生一般可以掌握两文三语(中文、英文和普通话、粤语、英语)。
学习方式一:自由地选择性学习
相对高中阶段的学习,大学的学习自由很多。无论是校园氛围还是师长对待学生的气氛,感觉都比高中的时候有了很大的区别。不过在内地,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相对港澳地区的大学来说,还是少一些。
以香港大学为例,首年的学习没有任何强制性课程设置,除了医学院等课程性质比较特殊的院系,很多院系都是将学院内一些系的基础课程全部开放,学生只要在一年的时间里修完每系至少一门核心基础课,就可以凭自己的兴趣,有所着重地选择各系的其他基础课程,并可以选择适量的跨院系课程。同时,即使你选定专业之后发觉与设想的存在差距后,转系转专业都只需递交申请就可,不会遭到任何人的阻止。
有所选择必然有所放弃,对于习惯按部就班的学生来说,要懂得在纷繁复杂的专业学科中作出一个适合自己的选择确非易事。因此对于内地学生来说,可以多向上一届的师兄师姐或者学校的老师请教,了解专业学科的设置特点,分析清楚自己的特点,再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学习方式二:注重过程性学习
在内地读大学尤其是文科专业的学生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平时即使不努力学习,考试前只要加班加点,通过相关科目的考试不是一件难事。但是,无论是香港的大学还是澳门的大学,希望用投机取巧的方式通过考试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过程性学习与过程性评价是两地大学评价的特点。
期末考的成绩一般占到总成绩的60%,有一些科目的期末考成绩甚至只占到20%,在香港一些高校,最终考试的成绩绝对不会成为唯一的判定标准。同时,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整理成文,并且有条理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众人面前表达出来这也是香港高校非常看重的一点。
与内地大学不一样,港澳两地的大学非常重视presentation(演讲),这些presentation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在校方看来,这种在众人面前表现的能力是每个合格毕业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对于很多内地赴港澳求学的学生来说,这也是最初一个颇不适应的方面。
在传统观念中,理工科学生只要懂理论会动手就可以了。但是在港澳的高校,这种观点是行不通的。无论是理科学生还是医学院的学生,都必须懂得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论文,并且用语言在众人面前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有逻辑地表达出来,这种当众演讲的能力不仅是合格毕业生的能力,也会是日后企业雇主相当看重的一个方面。
凡此种种的不同评价方式均被引进到学业评价体系当中,为的就是让学生保持一个循序渐进、有规律的学习状态。
不断发展的互联网也成为港澳大学的一种辅助,在港大,每一名学生都将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个人账户,这个账户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沟通作用,几乎所有学校有关的信息都会由专人在第一时间内发给所有的学生,以保证信息获取的公平性。
学习方式三:注重实践性学习
实习也是港澳高校在教学中非常重视的一个环节。以港大为例,根据年级不同,校方会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实习机会。一般而言,大二时,每一名学生会根据自己专业的不同,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选择知名企业进行实习。同时,这种实习不同于内地的实习学分制。为了能让学生进入更好的公司实习,在学生进行实习之前,港大会组织专人为学生进行模拟面试。
香港大学经济金融专业学生刘正来自上海向明中学,当他还是一名大三在读生时,就已经拿到一家世界知名银行的合约,年薪过百万。因为他在大二期间获得了这家知名银行的实习机会,由于他在实习阶段的出色表现,在实习结束期就拿到了这家银行的合约。
游学交流:赴海内外名校游学机会多
丰富的游学交流机会可能是港澳大学的另一大特色,无论是香港还是澳门的高校,与国外一些著名大学都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拥有的游学名额相对内地来说也多得多。对于每个学生来说,获得的游学机会自然也多得多。赴海外名校游学的时间为期一学期到一学年不等。国际化的学习环境几乎是香港、澳门高校另一个显著的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澳门高校就读期间,学生提出申请还可以在各高校之间自由转校。此外,学校部分课程的学生有机会参与交换生计划,到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作交流学习,也有些课程的学生有机会到本地以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机构进行实习。
寝室文化:丰富多彩的舍堂学习
港澳大学和内地大学之间,另外一个不得不提的特点就是两地的寝室文化,在港澳两地,寝室还是一个供学生交流的重要地方,很多信息的传达都会通过寝室(香港一些高校称之为舍堂)传达。同时,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很多本港学生是没有机会入住舍堂的,因此除了供学生住宿的舍堂之外,校方还会针对本港学生提供一些专门用于活动的舍堂。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香港高校舍堂的特点,那就是舍堂不单单是休息放松的地方,更是课堂之外辅助教育的地方。楼节、楼会、楼饭、楼汤……以舍堂所在楼为单位举办的活动多种多样。除此之外,为了体现舍堂的文化精神,每个舍堂都有属于自己的颜色和衫服。在贯穿全年的各项比赛与活动中,舍堂的成员都会视具体场合不同,而穿上不同风格的统一服装,在其他舍堂面前展示自己舍堂的文化与精神,以赢得他人的认可。
让很多内地学生吃惊的是,很多舍堂的负责人为了搞好自己的舍堂,常常会暂停学业甚至休学参与各种事务。这种投入精神与认真态度是他们未到香港之前不能想象的。
就要离开父母,到香港或者澳门独自求学了。在感到兴奋的同时,你是否也有些许的紧张?因为地理和文化的差异,应该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吧。为了让你能提前知晓去港澳读大学可能碰到的一些问题,晨报记者采访了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中文新闻系学生甘穗琳,听听这个上海女孩在香港生活了一年半后的四大切身体会,同时记者还请来了华东师大心理咨询工作室的陈默老师,一一作出指点。
水土不服
【小甘自述】香港那边的天气比较潮湿,刚开始的时候不是很能适应,第一个星期我的皮肤就变得很粗糙,而且开始发青春痘,肤质开始慢慢变差,看着那些红疙瘩,心情因此变得很糟糕。身边大多数同学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症状,大家都觉得很烦躁。不过也有例外的,有一名北京的同学一直患有鼻炎,但是去了香港,就没有再发作过,所以生理的变化可能也是因人而异的。
【专家指点】到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学生在生理上肯定会出现不适应,而生理的问题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心理。比如说天气或者水土不服引起的皮肤问题。香港、澳门气候比较潮湿,可能比较敏感的皮肤容易感染到真菌,造成瘙痒、红肿等症状。
因此,在去读书之前,孩子要先学习一些保护皮肤的简单方法。父母应该帮孩子准备好“医药包”,带一些平时常用的抗过敏的药过去,或者嘱咐孩子,出现生理上的任何病症,一定要及时就医,否则时间一长,人就会越发难受,这个时候心里就会产生烦躁情绪,那么学生更会因想家而感到孤独。
随便找个人“谈朋友”
【小甘自述】刚开始去香港的时候,觉得心里面很寂寞。爸爸妈妈和好朋友都不在身边,所以有的同学就萌生了想另外“找一个”的念头。但是据我了解,一般这样的谈恋爱都不是真正的相爱,而是想找一个伴,陪在自己身边,目的比较自私,所以也经常产生磕磕碰碰,难免也会给自己和对方带来伤害。
【专家指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值青春期,激素分泌很旺盛,人比较亢奋、容易冲动,和成年人相比,抑制力也比较欠缺。所以,学生到外地去读书,特别是香港、澳门这种陌生的城市,在感情方面特别需要调试。到了外面读大学,就像是“放出笼子的鸟”,再加上在亲情缺失的情况下,容易寻找异性来慰藉孤独。这个时候的感情需求往往带有冲动的成分,因此容易给孩子留下不必要的伤害。
因此家长在送孩子出去读大学之前,应该在这方面先给孩子“提个醒”,特别是女孩子,告诉她不要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就随便找一个感情依靠。
学习方式不适应
【小甘自述】因为香港的大学学制是三年,但是学习的还是四年的学习量,所以期末考试的时候往往忙得“底朝天”。平时功课也很忙碌,香港的课本很多都是英文,上课也多用英文和广东话,由于老师讲课多用的是PPT,内容都要学生事先去打印好,连教科书也是老师把书单以mail的形式发给每个人,然后学生自己到书店里去购买的,因此这让我在一开始有些不知所措。
【专家指点】高中以前的学习比较严格,升到大学之后就会放松很多,这时学生可能产生一个很大的落差,再加上没有父母在身边约束,所以有了舒服的环境,可能因此一下子就松懈下来。而香港、澳门的教学方式跟内地的差异比较大,学生一开始会经历一个不适应的过程,还有可能因此学习落下来,一旦学习成绩下降,很多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对整个人的情绪会产生影响。
所以,学生在去香港、澳门读大学之前,可能要先了解一下当地教育的形式和特色,做好心理准备。
强烈的“孤独感”
【小甘自述】刚开始去的时候,没有什么朋友,再加上语言不通,一下课我就躲进了寝室。唯一的消遣就是上上网,聊聊天,有段时间觉得特别孤独。但是后来我让自己多去认识一些同学,多交几个朋友,把自己融入到朋友的大圈子里。而且父母当时对我的“冷淡”策略也是很管用的,他们很少打电话给我,经常是我遇到了困难主动联系他们,这样让我很快学会了独立,也慢慢摆脱了孤独。
【专家指点】“抗孤独”是在外读大学的孩子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上海的孩子,在读大学之前基本上都没有离开过父母身边,因此到了外面,肯定会产生出孤独的感觉。一旦出现了孤独的感觉,往往会导致孩子没有兴趣投入集体性的活动,因此会变得抑郁,从而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这时,父母不应该“遥控”
孩子,应该在孩子有需要的时候给予指导和帮助,最好是让孩子主动打电话过来。而且在去读大学之前,孩子自己也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把即将出现的“孤独感”自我调适到最低。
有个办法不妨试一试,建议把父母不在身边的种种结果都罗列出来,并想出对策,把那些自己最能接受,也最好执行的方法,装进“小锦囊”中,等遇到实际困难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应对。
【小贴士】
香港风俗人情(不完全收录)
香港的风俗和内地相差不大,毕竟都是华人圈子,不过有几点需要提醒一下。
●可能是受到英国思维方式的影响,香港人的做事原则和思维方式很接近于西方,他们特别注意个人隐私,朋友之间不管关系多么好,都很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也不会去侵犯别人的隐私。总之,香港人的私人空间是很大的,所以去香港读书,要学会做一个“不爱打听”的人,才会受欢迎。
●香港人特别流行AA制,比如你如果参加聚会,突然有人带来了一大堆食品,在大快朵颐之后才被告之每人要“凑份子”,你可不要觉得奇怪,因为在香港,基本上“请客”是比较稀罕的事情。
●香港的大学里面社团组织很发达,各式各样的社团都有,他们一般会举办许多有趣的活动,比如文化周、圣诞节旅游之类的,香港的大学生一般也很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所以多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有助于更快地融入到他们的圈子中,自己也可以从中得到很好的实践效果。
王老师信箱
全力打造信息化专门人才
港澳的风俗人情、饮食习惯和内地的不同,语言也有所不同。孩子一开始可能会不很适应,但是毕竟不是国外,相信这一点应该很快就能够克服。如果觉得自己可能在适应上有些困难的话,可以之前就做些准备,比如饮食习惯不同的学生,可以在去之前带些自己喜欢吃的食物。而在生活方式的适应上,学生可以在去之前找一些港澳方面的电视剧看看,多注意其中的风俗人情。语言上也同样可以多听一些广东歌,相信不难学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上海信息化取得长足的发展,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需求旺盛,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尤为紧缺。在这样的市场需求下,上海高等职业教育围绕城市的发展,加快了专业调整步伐。
去年,由具有88年办学历史的上海中华职教社和上海中发电气集团合作创办了上海中华职业技术学院,系统培养制造业信息化应用型高等人才,并从2005年起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该学院建校以来就确立了“全心全意为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全心全意为学生有业乐业服务”的办学宗旨,既秉承黄炎培先生提出的“双手万能、手脑并用”的职教思想和中华职教社88年的办学传统,同时借鉴中外先进的职教理念和模式。提出以“手脑并用”为目标,加快培养既勤动脑、又精技能的新一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开创信息时代“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创新之路。
学院以“四业贯通”(学业、专业、职业、就业)为目标,实行“实训、实习、实践”有机衔接的教学模式,大力推进教学工厂、弹性学分、项目导入、模块化课程、校企双元培养模式等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地缩短教学与就业的距离,努力创办真正的高等职业教育。学院拥有一支由教授、博导、高级工程师领衔的师资队伍,从教学作风、教学手段上践行“手脑并用”的育人育才思路,为该学院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手脑并用”人才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毗邻紫竹科学园区、漕河泾出口加工区和市工业综合开发区,是电力、电气、电器产业链的核心部位。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对于培养“手脑并用”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学生入学后将实行订单式教育,为毕业生提供了就业“直通车”。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