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密歇根大学女校长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8-26
柯曼:校长与教授之间并不存在业务上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每个系和每个学院的教授都具有很大的自主权。更多的时候,是各个学院的院长和大学的教务长直接跟教授们发生工作上的联系。当然,我也很乐意经常与教授们沟通。
记者:教授和学生有什么不满能直接向你投诉吗?
柯曼:他们都可以和我联系。通常情况下,我会先了解他们投诉的是什么事情,作为校长卷入其中是否合适。如果我认为这件事情并不直接归我管,我会把它转给相关部门处理。我还专门设立了校长接待日,任何学生在接待日的当天都能够找到我,直接跟我面谈,对校方的工作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这样的接待日每个月都有一次。至于跟教授的接触机会就更多了。
记者:你有权决定解聘某个教授吗?
柯曼:我个人无权解聘任何一个教授!我当然喜欢有那样的权力,但是密歇根大学的规定不允许我那样做!(笑)教授在这里的地位很高,密歇根大学对他们设立了许多保护性的措施。首先是终身制。一旦一个教授在密歇根大学获得终身教职,校方在任何时候都无权将其解聘。即使是那些尚未获得终身教职的教授,如果出现严重违规,也必须通过一套严格的程序将其解聘。在这方面,根本不是我个人能够说了算的。
美国模式不一定可学
记者:你熟悉中国的高等教育和中国大学校长的工作方式吗?
柯曼:密歇根大学跟中国的许多重点大学都保持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双方的校际交流不断。因此我接触过许多中国的大学校长。我的印象是,中国的高等教育目前正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变革,似乎正在招生、招聘以及大学管理等方面寻求一种新的模式。不少人对美国的大学管理模式感兴趣。
美国的高等教育有很多模式,如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都各有不同的管理模式。但总的来说,美国的大学管理就像美国的政府系统一样,是一种权力分散的模式,每所大学都有很大的自主权,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很少对大学的内部事务进行干预,大学也一般都以教授为中心实行高度自治。实践证明,这种模式符合美国的国情,美国的高等教育之所以发达也跟这有很大关系。但我不知道,这种模式如果搬到中国去是否会成功。我并不认为美国的教育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每个国家都必须选择符合自己国情的教育模式。中国目前正在探讨自己的大学发展模式,我认为值得鼓励。
记者:近几年来,中国高校掀起了合并风潮,大学的规模越来越大。很多人似乎认为,大学要越大越好。这是不是一种误解?
柯曼:不能一概而论。小不一定就好,大不一定就不好。美国有许多小而不好的大学,也有许多大而优秀的大学。例如密歇根大学,学生规模达到3.9万名之多。加州大学的规模也不小,其中包括有伯克莱分校、洛杉矶分校、圣地亚哥分校等。北卡罗莱纳大学的分校就有16所。这些大学的规模都十分庞大,有许多分校,但整体来说教育质量也非常高。中国如果要建设规模庞大的好大学,我认为倒是可以参考一下上述大学的发展模式。
记者:你认为密歇根大学的中国学生和教授的表现如何?
柯曼:100多年来,密歇根大学坚持从全世界范围内招收最好的学生和招聘最好的教授。我想你应该知道,密歇根大学有许多杰出的中国教授和中国学生。这也正是密歇根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原因之一。
这里的中国学生都很棒!非常有抱负,而且也很认真。中国教授也一样,许多教授在这里都是响当当的学术尖子。例如密歇根大学音乐学院的华裔作曲家和音乐教授盛宗亮先生,曾经获得过麦克阿瑟天才奖,两次获得普利策作曲奖的提名。密歇根大学还有许多这样的优秀教授。
不能对外国学生关上大门
记者:中国学生近几年来在申请赴美签证方面遇到了很大困难,很多优秀的学生遭遇拒签,一些学生和教授甚至来美后都不敢回国探亲,因为怕拒签。对这个问题,你作为大学校长怎么看?
柯曼:我也很担心这个问题。我以及我所接触到的美国大学校长都坚持这个观点:我们绝对不能对外国学生关上大门。限制来美学生的签证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利,从长期来看对美国的国家利益也会造成损害。过去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向联邦政府各部门尤其是国务院、国土安全部和移民归化局等部门的官员游说,向他们阐明美国大学的上述观点。
但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非常难以对付的官僚体系。但我们没有放弃,直到今天仍在努力。
鼓励文化和种族多元化
记者:几年前贵校一名白人学生将贵校告上法庭,认为你们在招生时给黑人学生加分的做法是“对白人的歧视”,最后官司打到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后来判定密歇根大学胜诉。这起事件对密歇根大学乃至整个美国高等教育有什么影响?
柯曼:影响很大。学校给少数族裔申请者加分,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整个大学的种族和文化多元性。这是密歇根大学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因素。最高法院的判决等于是说,我们的这种做法是对的。这对整个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也将是深远的。
记者:我们中国人普遍对美国比较熟悉和了解,但相比之下美国人对中国和外部世界的了解似乎要浅薄得多。有报道说,尽管美国军人一直在伊拉克打仗,但有很多美国老百姓竟然在地图上找不到伊拉克的地理位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不平衡?难道是美国的教育体系出了问题?
柯曼:是有这个问题。美国人普遍对外国社会了解不够。很多人认为这是美利坚民族的独特性格造成的一种“孤立主义”,但我不这样认为。在了解外部世界方面,我不认为中国人和美国人有多大的不同。如果有什么不同,那也主要是不同的环境造成的。
最近情况有所改善,尤其是在美国大学内,对外国文化和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其实,密歇根大学之所以从全世界范围内招收学生和教授,就是为了创造一种多元文化共处的学术环境,不同文化和种族的学生和教授在一起接触交流,彼此取长补短,这让学生和老师都受益菲浅。我们甚至鼓励学生和教授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多到国外去旅行,多了解外国社会和文化,因为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和丰富一个人的世界观。
不断打破学科分野
记者:你认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界有什么最新的变化趋势吗?大学的角色和地位与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柯曼:学科交叉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学科的边界正在逐渐消失。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也是这样。解决一个问题,往往需要来自很多学科的教授和科学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因此,在密歇根大学,跨学科跨系跨学院的交流越来越多。学生跨系选课非常普遍。不同专业的教授经常在一个研究项目中合作。例如,历史系教授经常在与社会学系教授交流;生物系化学系的教授经常在跟医学院的教授交流。这些交流如此普遍,已经到了让人目不暇接的地步。我认为,当今大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不断打破旧的学科分野,不断制造新的学科和知识,并成为新学科和新知识成长的基地和试验室。
从不对它感到厌倦
记者:除了工作以外,你平时还有什么空闲时间吗?
柯曼:没有!(大笑)
记者:那么这个校长的工作实在也太让人厌烦了!
柯曼:不,这份工作有时可能会非常累人,但我从来不对它感到厌倦。真的,这是一份非常有意思的工作!
记者:你最想跟我的中国读者说些什么呢?
柯曼:我非常高兴能通过贵国媒体跟中国人民讲话。高等教育对所有国家来说都十分重要。我很高兴,100多年来,密歇根大学一直能够与中国学生、教师和大学保持十分愉快的合作关系。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