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留学博士募捐助学童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8-25
华声报消息:他们是中国科技大学的“天之骄子”,他们中有6人远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博士。可是,不管走到天涯海角,他们都没有忘记对“第二故乡”安徽的关爱。这份关爱化作了行动,据安徽商报报道,从2005年起,田莉、田琳、胡明、赵素文等7名在读博士,在国外建起爱心资助网站,帮助安徽贫困地区的失学少年。因为7位博士的努力,如今已有100余名失学孩子重返了校园。
“爱心”打动科大学子
说起7位博士的爱心行动,要追溯到1998年那场席卷全国的洪涝灾害。当年夏天,一场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后,一批来自湖北监利、黑龙江牡丹江畔,以及江西长江岸边的中科大新生背着潮湿的行李,带着单薄的夏衣来到合肥上学。这批受灾的学子不仅得到了校方特别关怀,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安徽省心连心手拉手办公室就是其中一支社会力量。他们先后以一对一的资助形式帮助了近30名科大学生,办公室的爱心行动给科大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将安徽当作第二故乡
2004年,从科大化学物理系毕业的田莉、李舒等人先后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读博士。哥伦比亚大学有个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该会是美国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华人组织之一。联谊会的同学们不仅服务数千名在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学生、学者和校友,还服务包括整个大纽约地区的华人群体。2006年,田莉当选为该会会长,当时这个联谊会中很多同学都是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的,学生们对安徽感情很深,亲切地将安徽称为“第二故乡”。身在异国的学子们一直惦念着要为家乡做点事情,读大学时,同学受资助的情景又浮现在田莉眼前。6位博士立即通过科大化学物理系的钟文杰博士与办公室联系,获取了安徽省部分地区贫困学生的资料。钟文杰还用了3天时间,建起中文资助网站“www.columbia.edu/cu/cucssa/cljh/”。
百余名孩子重返校园
第一批50名贫困学生名单在网上发布后,6天就全部资助完毕。一位华人陈先生一次捐助了15名学生;华人叶老先生在捐了1000美元后,表示如果需要还可以再跟他联系;捐助者中更多的是在校留学生,他们从有限的生活费中,拿出10美元、20美元由志愿者集中,再由回国的学生带回合肥,兑成人民币后交给心连心办公室。
田琳是第一个担负起现场捐赠的爱心大使,2005年8月,她从美国回来后,在办公室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将第一批资助款送到大别山腹地岳西县的贫困孩子的手中。当年12月,李舒博士为滁州市南谯区三官集乡中心小学送去了第二批资助款,2006年12月,费静怡又为阜阳市颍州区和岳西县贫困女童带来了第三批款。如今,这些爱心资助款已经使100多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慷慨奉献对己“吝啬”
帮助别人时,是不计得失的无私奉献,对自己却非常“吝啬”。第一批资助款送到后,田琳回天津老家,谁也没想到,她是连夜买了最普通的火车票,当时车上人多,田琳站了一夜。心连心办公室工作人员知道后,非常不解,“等一夜,明天坐飞机回去不好么?”田琳说,自己是拿奖学金读书的,能省的就尽量省点。在爱心捐助中。科大化学物理系老师丁家富介绍说,他曾是其中几位博士生的班主任,田琳的故事,他也是辗转听别的同学说的,“他们都很低调,做得多说得少,从来不会主动说起捐助中遇到的困难。”
钟文杰博士说,包括他在内的7位博士只是想为安徽做点贡献,这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他们想通过网站及学生联谊会帮助更多面临失学的孩子,“我们最大的希望是让这样的爱心接力长久地延续下去。”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