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8-25
34岁的朱一明,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公司。2005年4月成立的芯技佳易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现在虽名不见经传,但却是中国第一家做存储器设计的公司,朱一明是这家新兴企业的总裁。
在硅谷创业
1994年硕士毕业后,朱一明在清华的博士学习只持续了一半,就选择去往美国留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也是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的母校,在这里,朱一明的博士又只念了一半,没等到毕业他又选择去硅谷工作。先后在一家网络处理器公司和一家存储器芯片公司待了不长的时间,但却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基本都是IC(集成电路)圈子里的人,都是国内留学过来的。大家常常聚一聚,交流自己的想法心得。”朱一明说,一群年轻人聊着聊着,开始不安于给洋人干活儿,决定一起出来干一番事业。
“那时候劲头很足,想到就干。我们就在硅谷注册成立了一家小公司。”这个过程说出来似乎很轻松,但是成立一家公司其实是花了一番力气的。
他们四处游说投资人,终于有了第一笔风险投资。拿着十几万美元几个人就立刻投入研发,因为“每一笔风险投资都是要求回报的,我们必须做出一点成绩才会有新的资金进入”。新公司做得有了起色,朱一明他们开始得到更大的风险投资公司的资助。一切都开始进入良性循环中,但这时,朱一明又开始改变主意了。
在中关村成长
“我觉得,回国来的发展空间可能更大。”朱一明说,“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制造技术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也已经很小了,但是没有一家自己的存储器设计企业,90%以上的芯片都依赖进口。”
瞄准了国内这片市场的缺口,朱一明带着从美国融得的资金回来了。他选择了中关村科技园。芯技佳易公司战略是“从小做起,做精做专”。他们研发了世界上最小的存储单元,并赢得了世界第三的硅片制造公司(中芯国际)的支持。
应该说,公司在中关村的成长之路还是顺利的,现在已经有了海内外多家客户使用该公司的存储器做MP4。朱一明苦恼的不是客户不足的问题,而是客户太多,公司面临极大的销售、服务方面的压力。
现在公司还没有实现赢利,“IC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资金回收期长的行业。”朱一明说,“决策上的小小失误,几十万上百万的美元可能就打了水漂。所以时刻都在面临着挑战,时刻都有一种危机求生的感觉。”
朱一明表示,身边成功和失败的创业者比比皆是,成功如李宏彦者一夜之间身价过亿,而更多的是一夜之间公司倒闭的失败者。但朱一明并不后悔选择回国创业。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