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8-24
华声报消息:“要想使基础领域自主创新的步伐走得更快些,当前要解决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应该是科研经费问题。”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就如何加快自主创新步法,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留英博士孟安明谈了自己的看法:“国家领导人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到了要加强基础研究,但是我认为,我国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大,许多科研人员因没有足够的研究经费而不能开展高水平的研究。
坦率地说,我国仅有很少数的实验室有足够的科研经费。如果有更多的实验室、更多的科研人员有条件从事各学科的前沿研究,我想,我们国家取得的重大创新成果会多得多。
另一方面,目前的绝大多数基金项目的资助强度很低,一个实验室不得不从多个渠道申请项目,科研人员每年在项目申请、汇报等方面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研究方向也难以集中。”
孟安明还建议,国家可考虑设立一项专门的基础研究计划,遴选最优秀的实验室,给予5年一期、并可以延续、滚动的资助,资助强度可以满足实验室的正常运转所需,同时限制进入该计划的实验室申请国家的其它任何科研项目。
对于科研评价体系,孟安明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由于基础研究周期长,很难在短期内出成果,像他的“调控动物胚胎中胚层形成的一种新机理”研究就历时4年多之久,所以,“国家在基础研究领域的评价体系应该有所创新,切不可急功近利,否则就会影响自主创新。”
孟安明还对学科的交叉合作“情有独钟”,他认为,他负责的发育生物学实验室和陈晔光教授负责的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室的合作在《斑马鱼Dpr2通过促进Nodal受体的降解抑制中胚层诱导作用》上的合作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其实,从自身来说,孟安明1987年—1990年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学习,获得的是遗传学博士学位。1992年到1996年在北京农业大学搞的也是遗传学研究。只是1996年—1998年在美国佐治亚医学院作访问学者时,他转行到了发育生物学领域。此次转行获得极大成功,他在那里发表了一些极具创新性的科研成果,而后回到清华大学。从这里看来,孟安明本身就是一个学科交叉的“个体”。“遗传学方面的知识对我后来的发育生物学研究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谈及“海归”学者在国家的自主创新中所发挥的作用时,孟安明认为,虽然不排除有的留学人员回来后,往往有意识、无意识地模仿国外已有的先进技术,失去了自主创新的勇气和积极性。但是对于大部分“海归”来说,留学经历对于自己的创新还是大有裨益的,只要他能够灵活运用自己的已有知识结构和不断学习。
“我在该项研究的搭档陈晔光也是‘海归’。”据孟安明介绍,陈晔光1988年—1990年,就读于美国Fordham大学,获细胞生物学硕士学位。1991年—1996年,就读于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后来相继在Howard休斯医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和在美国加州大学Riverside分校任助理教授,2000年来到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现同样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兼任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等。
“我们获得这项成果的一个社会意义,就是告诉广大留学人员,在祖国的土地上,你同样可以获得重大的科研成果。”孟安明说。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