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8-19
目前,美国、加拿大、英国、澳洲2009年秋季招生正在紧张进行中,由于人民币升值及各国签证政策放宽等因素,2009年申请海外留学的人数增长明显。深圳留学中介公司调查显示,从2008年开始,申请赴美留学人数年增长率为30%,准备去加拿大、英国及中国香港地区的申请者也在不断增长;一些公司白领也加入到留学充电的大潮中。不少学生和家长认为,海外就读可以“躲避”目前的经济低潮,国际化的专业背景对未来职业发展也有好处;而国内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用人市场应届生薪酬待遇的不断“缩水”,也促使很多大学生选择“出海再造”,期望经济好转后能觅得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留学申请
就业严峻 留学竞争加剧
刘林是深圳人,去年在香港读完本科,家人希望她能去美国继续攻读硕士。于是,从去年9月份开始,刘林就积极为申请2009年美国大学的硕士做准备。为了能在今年申请成功,尽管已经毕业了大半年,但刘林没有急于找工作,而是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准备个人资料和备考英语上。去年12月底,刘林在香港进行了托福考试,成绩达到美国高校的录取标准;但个人感觉“没足够把握”。
刘林告诉记者,由于今年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同学至今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只好继续读书“过了这段再说”。按照以往的经验,只要经济好转,在美国高学历就业相对容易。而在国内,近两年很多人读了大学都难在大城市找到工作,即使有工作也往往是“降格使用”:女大学生很多只能在公司当个小文员,整天端茶送水收发文件;男生就跑销售,底薪很少还常常因为业绩不佳被扣钱。就她所知,很多同学现在都打算出国留学,其中不少是工作了一段“又跑回来读书的”。
她忧心忡忡地表示,由于今年申请留学的人多,自己申请的那所学校在全美排名中等,费用又高,但据说今年申请人数是去年的两倍!与此同时,美国今年很多高校都取消了奖学金,多数中国学生必须要自己承担全部费用。自己的申请材料已经寄往美国,如果能获得批准,应该在3月份前就能收到回函;一些朋友也在申请留学,有的资料寄出去几个月还没音信,这在以往是很少见的。
与应届学生相比,外企白领张魁则表示“经济低潮是读书充电的好时机”。从事IT设计的他一直有继续深造的打算,去年底他成功申请到一所美国大学的硕士。眼看着公司裁员越来越多,本来还在犹豫的他干脆辞了职,一心一意出国深造。张魁认为,目前的金融危机总会“见底”,只要条件允许就继续留在美国读博士;相信四五年后市场形势已大为改观,自己也有了更丰厚的“本钱”,找份好工作不是难事。
在采访过程中不少家长也表示,现在大城市找工作很难,公务员也不好考。与其让孩子这样“耗着”,不如送他们出去“闯一闯”。也许过了几年国内外经济形势有了改观,孩子无论想在哪里发展选择余地都大一些。
重金出国 未必“尽如人意”
为此,深圳某留学中介的负责人董先生表示,近年来公司接受的海外留学申请不断增加,从2008年开始这一趋势就更加明显。与以往相比,准备申请去国外读书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一般都能支付孩子在国外就读的全部费用。就他所知,目前在美国读书的深圳学生中,课外打工的很少;家长提供了足够的经济支持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另一方面,除了一些中学成绩平平的学生谋求“出国混文凭”,现在不少成绩很优异的高中生也选择去美国、加拿大上大学。
究其原因,除了深圳学生家庭条件普遍较好外,也与近年来国内就业形势严峻有关。董先生告诉记者,不少家长反映,现在国内一线城市找工作越来越难,孩子即使在国内读了名牌大学,毕业出来一样难就业。与其这样,还不如早点送孩子去国外读书,读完了就直接在国外找工作;无论今后移民还是回国都有个资本。因此,尽管在国外读完本科动辄要花上百万人民币,不少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还是不惜重金。
然而,董先生也告诉记者,并非是每个人都适合去国外读书,务实选择是最重要的。一般而言,海外留学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对于国内一些自主性差、学习被动的孩子来说就很难受。此外,有些学生和家长“非名校不读”,但由于申请人自身的局限,有些“名校”无法给申请人提供合适的专业,那即使勉强就读也很难收到好的效果;有的时候,合适的专业比学校更重要。比如过去常有中国学生去英国学习工商管理等专业,但由于当地此类职位饱和,没有管理经验和当地背景的中国学生很难找到工作。与此同时,去国外读书还要根据自身的年龄、家庭条件、社会关系等因素综合考虑,有些情况下拿到学校录取通知而被拒签的也大有人在。
记者调查
两极分化留学各取所需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与以往中国学生本科毕业后赴海外攻读硕士相比,2009年申请出国留学的人数继续增长,而且申请读本科、甚至高中的为数不少。一份留学中介的调查报告显示,在2002年以前,去美国读书的中国学生中,读硕士、博士的占了80%以上;2003年~2008年,去美国读书的中国学生中,攻读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降到50%左右,而申请去美国读高中、本科的学生明显增多,也达到了近乎一半的比例。与此同时,由于国内经济在高速发展后遭遇低潮,一些有工作经历的外企职员、高校教师等也加入到了出国“充电”的大潮中。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出国留学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并不奇怪。一方面,从2005年开始,美国对18周岁以下的中国学生签证放宽,这就促使了一大批原本很难获得签证资格的中国学生有可能尽早步入美国的校园;此外,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不少家庭已经实现了“提前富裕”,完全有能力支付孩子从小出国留学的费用。按照以往的经验,孩子越早留学越容易适应新环境,今后在国外就业相对更容易。与此同时,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这也促使不少已工作的人需要不断“充电”,海外一些名牌学校、优势专业往往能让累积了一定资本的职场人士有望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然而,由于美国等发达国家金融危机等原因,中国留学生在海外就业的道路并不平坦。有的学生在国外毕业后在当地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有的则在短期就业后无奈失业,不得不提前返回国内。此外,中国经济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也吸引了一些原本在海外工作的中国学生回国发展。权威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海外留学归国人数超过5万,比2004年暴增一倍,相当于改革开放30年回国人数的六分之一。留学生大批回国,使国内就业形势显得更加紧张,而“海归”变“海待”的例子也屡见不鲜。为了就业,不少回国找工作的留学生已经把期望值不断降低,甚至接受与国内应届毕业生同样的薪酬标准。然而,业内人士也表示,即使在目前情况下,真正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属于国内紧缺的专业人才仍然“吃香”。一些本身在工作领域获得一定成绩的专业人士,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时“充充电”,对自身发展会有好处。与没有工作经验、职业规划不明确的“小留学生”相比,“充电”回归的职场精英获得高薪、好职位的机会更大。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