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的问题:无家可归与有家难归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8-17
距离市选已屈指可数,各党派政纲陆续出台,接受广大市民检验。从各候选人的政见陈述中可以看出,此届市选主打民生议题,大方向都基本一致,这也是与联邦大选尽唱宏观高调的不同之处,令人油生贴近亲切之感,无不可圈可点。
不过白璧微瑕的是,依敝人之见,在诸多议题轻重缓急的排列顺序上,似有可议之处。在这里仅举一例,有的政纲此次将解决无家可归者问题放在首位,认为是市府执政的重中之重。
在大温地区,无家可归是个老大难问题,积重而难返。在这里首先要声明的是,解决该问题并非不重要,而且很重要。但是,重要与首要还是有所区别的,特别是对于想要在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从政的团队来说,这是最为基本的常识,表明该团队对于全市发展的方向把握,也表明对百姓需求的认知程度。
在当今国际金融危机一波强过一波的大势下,对于操控市政大局的当权者来说,何为首要议题?用脚后跟想都会认为是“挽救经济”!即使联邦保守党为执政利益一直勉力为本国经济高唱赞歌,但有良知有远见的经济学家仍在坚持不懈地为加国发出强烈预警,大选后总理哈珀也不得不承认明年会有赤字。危墙之下岂有完卵?诺大加国都必须严肃面对“醒世恒言”,作为加国之一部分的地方城市,又怎能遁逃呢?现在怎样强调保住经济振兴市场都不为过,又怎能将“解决无家可归者问题”放在首位?这样做是主次不分,把源头与支脉混淆倒置。因为解决无家可归者问题需要更多经费,如果在歌舞升平的繁荣年代,这样做还好说一点,值此经济预警时期,倘若基本经济不能有效保证并得以持续发展,又如何启动财源投给那些无家可归者呢?世上没有无源之水,否则就异想天开了。
再次说明,本人非常同情那些无家可归者,尽管在无家可归者的队伍里,还闪动着精壮汉子的身影,有的还享受着要价不菲的大麻烟草,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免费餐饮,令广大老老实实辛勤打工的城市贫民望尘莫及。
其实三级政府对解决无家可归者问题向来都很重视,坦率地讲,由于受到来自某些社团压力,也不敢不重视。自2001年以来,省府给予紧急庇护计划(Emergency Shelter Program)的预算超过4倍,每年约有5千万元拨款资助,亦使所有无家可归者可得到协助寻找长期居所、入息支援及多种健康的服务。然而值得深思的是,据在大温近年来的观察,一方面来自政府与社会对无家可归者的资助越来越大,福利越来越好;另一方面无家可归者人数反而越益庞大。转过头来,对政府施加更大压力,在公共场合举行更大的造势活动。
一辆超市小推车,承载着全部家当,凄风寒雨中露宿街头,委实令人心酸。但在加拿大民主自由的社会,之所以造成无家可归者现象,有比较复杂的社会根源,也有族裔文化诸多因素。政府当然也有失责之处,但不是不抓,而是未抓到点儿上。
“家”是社会基本单位,家庭稳定才能使社会稳定;反之,就会造成社会混乱。在大温地区,尤其是许多新移民家庭,尽管有其居所,但由于遭遇经济低迷、就业艰难等诸多困难,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还有许多小企业主或自雇者,由于大环境使然,微薄的生意在边缘状态中挣扎;还有许多身心残障人士,包括社会弱势群体,虽然他们并没有流浪街头巷尾,虽然也有个堪称为“家”的地方,但他们所要直面的艰困,也许并不亚于那些无家可归者,甚至有过之。但他们要强,勉为其难,用自身努力客观上减少了对政府的社会压力。政府不能因为他们的“自尊”与“沉默”,就等而下之,形成一种“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恶性循环。
由于经济和社会多种压力,有些家庭在勉强支撑,濒临破裂的家成了“维持会”。即便是居有定所的公民,必须应对高税额、交通高票价、求医问药长轮候等等的实际困境,使“有家难归”就有了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真如有政纲所说,解决无家可归者问题代表了民意吗?何为民意?民意就是凝聚大多数人的共识。所以,对上述说法在此存疑。
还有,当用大多数纳税人的辛苦钱血汗钱,来支付极少数只进不出者使用的时候,是否也须兼顾一下城市财政的稳健度?
还有,“授人以鱼”不如“ 授人以渔”。如果有华裔候选人的话,是否能将东方儒家的治政智慧,也对其党领直接或间接地传授一二?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