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移民服务首页 >> 移民加拿大 >> 加拿大移民新闻普通标题(二级菜单移民新闻) >> 加拿大华裔从政 需要“优秀幕僚”

加拿大华裔从政 需要“优秀幕僚”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8-14

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最具活力的年代,当属春秋与三国了。纵观这两个年代,尽管群雄四起,但有一个共通的现象,就是每个能力据一方的霸主,必定要有一个或一群杰出的幕僚。所谓“幕僚”,古时称将帅幕府中的谋士,后泛指文武官署的佐助人员。成大业者,肯定要有出类拔萃的“军师”或“术士”,如“皇叔”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的诸葛亮。但光有好幕僚而无明君,也断然不能成其大业,刘备过世后诸葛亮继续辅佐阿斗,就江山不保了。

知古鉴今。总览今次加国联邦大选,华裔参政不可谓不勇,连独立候选人都跃上了台面,以一己之力进军渥京,其勇可贾。但从整个选情与结果看,胜算不多,有的华裔候选人本来一路看好,而且自视颇高,却遭败北,有的更以大比分出局。仔细究之,除了实力不敌对手之外,相当程度上还有缺乏对大势与选情的专业把握的因素。

如今华裔在海外从政,坦率地讲,至少在形式上已经相当平等,已没有从前那种带有某种敌意的歧视,公平地享受一人一票的民主资源。然而在有志于从政的华裔人士中,仍有一些继续停留在“悲情意识”之中,以族裔同情催票,或局限在社区走动,只搞传统通联,却忽视了技术层面的选情分析,于此埋下隐患。

其实从美国2008年大选来看,表面上是民主党的奥巴马与共和党的麦凯恩之争,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则是双方竞选团队的智能较量。加上先前的希拉里,在在显示出幕僚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

在西方参与选举,没有金钱是不行的,但仅有金钱也是不行的,特别是在多元化的加拿大,对选举中技术层面的动态分析,关乎成败的分量越来越大。如果在这方面没有理想的策士,甚至会导入相反的方向,出现事倍功半的后果;反之,则会事半功倍。

由远及近,举一个手边上现成的例子,对温哥华京士威选区聚焦微观。由于对选情缺失准确的定位,把该选区视为天然的联邦自由党地盘,竞争重心一开始就偏失轨道,结果让新民主党坐收渔翁之利。

京士威选区很具有典型性,相当生动地反映出近些年来政治风向与人口构成的关系变化。一度空降候选人的影响至今仍在发酵,造成对整个政党的观感扭曲。党内恩怨、党间恩怨、族裔恩怨已经瓦解该选区的传统社会基础,如果为拼选举做足功课,本来是值得拟就一份“京士威社会各阶层分析”的。倘若只想为与保守党“区隔”,在京士威选区比谁更“左”,是绝然比不过“社会良心”新民主党的,“左”的定位已让NDP先下一城,更何况形左实右了。这种状态在大选之初已露端倪,当时联邦自由党在国会有意规避“移民法案”,客观上起到了为哈珀政府放水的效果,在这种已经“众目昭昭”的情况下,local的自由党候选人还要召集选民声讨保守党的所谓“移民恶法”,无异于自揭其短,捉襟见肘之处由此可见一斑。这些“选举动作”的目的性很强,本来也是需要竞选团队全局统筹,不能使之情绪化,反向操作只能画蛇添足。竞选细节的操盘,其高下之分于此立见。

竞选团队不能一味顺着候选人的观感走,在大局上好的幕僚要走在候选人的前面。称职的幕僚起码要具备三点:第一,要学养丰厚政情精专;其次,要勇于直谏出以公心,不计较个人得失与主客情面,更不能“和稀泥”,要敢于对候选人“面斥不雅”;再次,要知己知彼,还要善于纵横捭阖运筹帷幄。

套用一句比较形象的东北话,选举毕竟不是闲情逸趣的“唠嗑儿”,候选人不能只找一些“谈得来”或“对脾气”的人组建竞选团队,更不能只喜欢听顺耳的话,平常聊得挺热闹,但却不在点儿上,虽然意趣相投事后只能一掬热泪,于事无补。候选人要有“唾面自干”的雅量与气度,而不是唯我独尊。

如果总把败选归咎于对手太强,归咎于大势所趋,对于这样的候选人,再好的幕僚也要退避三舍。对于将败选原因至少部分地归咎于本党主打的政纲内容过于复杂,就更不可思议了,党团核心规划出一个框架,首先需要候选人及其竞选团队消化,再变成自己推销出去的东西,如果连自己都不清楚,拿什么来说服所在选区的选民呢?

并不夸张地说,从2008年开始,加拿大华裔从政告别“悲情时代”,进入一个“幕僚时代”。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