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移民服务首页 >> 移民加拿大 >> 加拿大移民新闻普通标题(二级菜单移民新闻) >> 加拿大大选,催票到底催出啥了?

加拿大大选,催票到底催出啥了?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8-14

本文见报时,大选已然尘埃落定,不管谁当选,生米煮成熟饭,对执政党有何不满,当下只能“怒向刀丛觅小诗”,再耐心等待下个大选轮回了。如果登上龙台的正是您所投对象,也不要过早自诩“慧眼识珠”,政坛上“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事不少,尚需静观其变,届时再说嘴亦不晚,免落“看走眼”把柄。

尽管2008大选已成加国历史一个插曲,没有什么激昂旋律和恢宏协奏,但仔细究之,不和谐的调门儿倒有些,令人玩味。选举是一时之事,政治则是长久之事,所以大选后对那些“不和谐的调门儿”就有必要反思。如果当事人认为不值得反思,就更需要社会的反思了。这一年还没有过去,市选陆续有来,即便从汲取技术教训角度看,也有回放和审视的必要。

有些事对当事人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也难怪,都是准备出将入相的人物,大选期间每日每夜都在“胸怀国会放眼全国”,还会拘泥于纠缠于细枝末节吗?然而恰恰是这种宏大的思维习惯与处事之道,却抵消了来自所在选区的基层支持,使草根票源悄然流失。

仅举一个极小事例:电话催票,多少折射出候选人、竞选团队乃至政党一些本质面。从距离大选还有一周开始,笔者若干有投票权的朋友陆续收到“催票”来电,事后凑一起议论这些“电话催票”内容,很有感慨。

电话催票中有西人的,也有华人的,都不是候选人亲自打来,都是竞选办公室所为,经比较却发现,电话始末有显著不同点,彰显文化因素。

首先从电话之始看,西人来电直截了当开门见山,马上说明事情原委,希望获得支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对方的“竹筒子倒豆子”没有任何盘带,没有拖泥带水,公事公办,缺少一份生动与亲切。华人来电大为不同,若仅从开篇口气看,绝联想不到事关选举,还以为是七大姑八大姨久别重逢后的叙谈。对方会说与你熟识很关心你,如果你特诚实缺乏幽默说不认识对方,对方会极其娴熟不着痕迹地转换口径,一点儿都不尴尬地保持亲切口气。

再谈电话催票的收尾。朋友说他在10月14日那天因有事人不在加国,已参加了预先投票,投给了来电方的对手。这个朋友的说法很有点儿“恶作剧”成分,因为他不喜欢“电话催票”这种“临时抱佛脚”的急就章方式,于是就故意这么说。西人来电虽开始没有华人来电热络,但当听到已投对手的回答,语调却依然保持礼貌和优雅,一再表达谢意,好像投给对手也值得感谢似的。这位西人还说希望保持联系,竟使朋友有了“一回生二回熟”的感觉,一种莫名奇妙的感动。其实以前他对这个西人所代表的候选人根本就不了解,更没有投这位候选人的意向,但就是这个电话催票,使他产生了有了解一下其竞选政纲的必要。

当上述回应也对华人来电催票者如法炮制时,还未说完,沉默下来的对方就猛地撂下电话。对方用的是座机,讲“撂”是种客气说法,从声音听应该是“摔”。朋友说他能想象得到对方的愤怒情形,本来像推销保险产品一样十足热情,调动起所有情绪套近乎拉关系,牺牲宝贵时间,却得到相反结果。这近乎一摔,也把朋友“摔”醒了。在本选区,他本来对华人电话催票所代表的候选人最熟,现在突然好像陌生了。

当然至今笔者也不清楚该朋友到底投给了谁,也未细问,这是人家的隐私和权力,但从他叙述的口气听来,落下心结是在所难免了。也许那位来电催票的华人与所代表的候选人不是一码事儿,后者可能并不认同前者的做法,却不免仍使人想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成语。竞选团队的义工都这么功利性,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一不对路马上变脸,还能对率领这个团队的核心灵魂再寄予殷殷厚望吗?难道该候选人及其团队就打算玩一次政治吗?即便只做一锤子买卖就金盆洗手,是否还要在世面上混?人脉与声誉是铁杵磨针集腋成裘的,毁易建难。

事情虽小,见微知著,再再说明切勿将选举过于“市侩化”。无论对个人还是政党,不争一时,要争千秋,这恰是大节之处。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