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移民服务首页 >> 移民加拿大 >> 加拿大移民新闻普通标题(二级菜单移民新闻) >> 加主流媒体奥运报道太“隐晦”?

加主流媒体奥运报道太“隐晦”?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8-14

  第29届奥运圣火在奇美的闭幕式上熄灭,世界体育运动的伟大征程仍将继续。虽然北京只是一个落脚点,但那么多世界纪录的刷新,注定京奥达到了一个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

  加拿大在京奥的表现一波三折,上半场竟颗粒无收,主流媒体当时充满越来越不耐烦的焦虑。相形之下,黄嘉露的“破蛋”之举,无异于为加国运动队注射一剂“强行针”。下半场渐入佳境,加国运动员在多个项目频频告捷,最后以17块奖牌收官,创历史第三新高,遏制住悉尼和雅典奥运会下滑颓势。

  无论是京奥本身还是加国的参与,都是成功的,遗憾的是主流媒体对奥运报道的某种处理,折射出体育背后的意识形态。所幸瑕不掩瑜,整体上加国受惠于京奥,温哥华更成为北京奥运会与伦敦奥运会的亮丽衔接。

  半程零牌惹众怨

  华裔巾帼夺首金

  加国首金

  截至15日加拿大仍无奖牌落袋,不但令加人不满,全国最大报纸之一《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甚至为此发表社论,表明运动员如果只创造“个人最佳成绩”,那是不足够的。原本有望夺奖的男双3米跳水、女子剑击、男子4乘200米自由泳接力赛,全部都奖牌落空。来自卡尔加里的男子120公斤级摔跤选手托布(Ari Taub),16强赛败于匈牙利选手出局。男子曲棍球方面,加国队以1比3不敌巴基斯坦。

  16日是一个历史性转折,终于打破奖牌荒,黄嘉露(Carol Huynh)在48公斤级自由式摔跤雄霸天下,为加摘取本届奥运会第一块金牌。

  饱含热泪归来

  黄嘉露以4-0、2-1一面倒优势击败日本的伊调千春(Chiharu Icho)。伊调千春也享负盛名,2007年第三度登上世界女子摔跤锦標赛冠军宝座,並且是2004年雅典奥运摔跤银牌得主。

  来自卑诗省黑泽顿(Hazelton)市的27岁选手黄嘉露,在去年泛美运动会获金牌,2005年世界锦標赛夺得铜牌。领得金牌并听见国歌时热泪盈眶的黄嘉露说:“想到自己是加拿大人就无比自豪,也想起自己如何走到今天,那真是漫长但美好的路”。

  美国著名体育杂志《体育画报》(Sports Illustrated)曾预测,代表加国出战京奥的华裔选手中,最有机会获奖牌的正是黄嘉露。黄嘉露本人也曾在自己的网誌透露,作为运动员將尽力在奥运会争取好成绩,也希望能站在领奖台领奖。

  主流媒体冷处理

  厚此薄彼失公允

  当获知黄嘉露获金牌的消息后,很多人当时热议说,明天英文报纸肯定会在头版头条大幅报道这件喜讯,因为这块金牌来得太及时了,挽救和提升了运动员乃至整个加国已经持续低迷的士气。

  后来的事实却令人大跌眼镜,一些主流媒体将此消息放到里面不显眼的位置,稿件安排上颇具“匠心”。在《多伦多太阳报》8月17日首页,大幅刊登的是55公斤级自由式摔跤铜牌得主Tonya Verbeek及其在Beamsville与家人的合照,黄嘉露被放到内版第3页。

  《温哥华太阳报》(Vancouver Sun)只在头版右端插入一个极小的黄嘉露头像,没有任何运动场背景。下面一行小字写着:相关新闻见A3,内容就被甩到里面去了。即便在第3版,黄嘉露摘金的消息被挤到最下面一个窄条,而该版面主要位置,却是一篇有关藏独报道的长文,同时还刊登出西人在北京街头挂出“Free Tibet”条幅的大照片。对久吃零蛋突获金牌进行这样一种报道设计,明眼人一定能体味出里面强烈张扬的编辑思路,也确实收到了这样的效果。至少在这一天的《温哥华太阳报》,政治主导了体育。

  难道《温哥华太阳报》不热衷体育报道?不热衷奥运报道?就在黄嘉露摘取金牌的头一天,该报在突出位置还如此动情地拷问:奥运零牌何时洗耻?错就错在不该由一个华裔(或者是亚裔)选手来完成这一使命。

  来自安省惠利比市(Whitby)的女子100米栏选手施利普(Priscilla Lopes-Schliep),19日夺得该项目铜牌。再看《温哥华太阳报》如何报道,头版通栏大彩照是“西人”施利普在运动场的大特写。

  黄嘉露既是加国公民,又是卑诗省民,拿的又是第一块金牌,同样也是女性,在本省的报道待遇上却远逊于一个安省铜牌获得者,这是主流媒体的率性而为,还是另有隐情?

  华裔身份遭隐瞒

  华人看法有异声

  父母都是广东人的黄嘉露,拿到金牌后这样说:“我是我们家中第一个在加拿大出生的,我的父母都是中国人,我的妈妈出生在越南,我的爸爸3岁时移居越南,他们都在越南长大,后来他们决定移居加拿大。他们得到了在哈泽尔顿一家教堂的赞助,我也是在那里开始练摔跤的。我努力训练以增强信心。”

  路透社的报道在介绍黄嘉露时说,黄嘉露的父母都是中国人。美联社的报道则说,黄的父亲是华人,母亲是越南人。英文版的维基百科也清楚指出,黄嘉露是越南华侨。

  加拿大主流媒体在报道时,大多数都没提黄嘉露华裔身分。加拿大电视台(CTV)说她是“越南移民的女儿”(The daughter of Vietnamese immigrants);蒙特利尔公报(Montreal Gazette)介绍卡黄嘉露时说,“这位加拿大越南难民的女儿”(…the daughter of Vietnamese boat people who came to Canada as refugees…)。国家广播电视公司(CBC)、多伦多星报(TORONTO STAR)、canada.com等的报道,也都只说她父母来自越南。

  对于主流媒体的上述做法,有华人认为没有必要隐瞒黄的华裔身分。也有人表示,主流媒体对其华裔身分用隐晦方式处理,意在抹煞华裔对加国的贡献。

  也有人对上述处理方式表示“理解”,说在报道其他事件时,主流传媒也不刻意透露当事人族裔身份,况且黄嘉露是本地教会资助才得以成才,今日成就已与华人无涉。再说华人已然拿了那么多块金牌,还在乎这一块吗?

  其实这里并非是一牌之争,关键是应尊重黄嘉露本人的意愿,她说是华裔那就是华裔。对比海外其他国家对奥运会的报道,加国主流媒体未免显得有点小家子气,缺失公平、客观和度量。应有更宽广的胸怀才是,要把目光放远。

  其实主流媒体的这样处理,无损于华裔对加国社会的卓越贡献,更掩饰不住华裔选手为加国奥运开创新局的作为。相对于把多元文化奉为国策的大环境,宵小心态令人睥睨。

  加国体育见优劣

  重点项目待提升

  继16日一金一银一铜入账,加国运动员士气大振,摘金夺银的好戏连番上演。后半程打响翻身仗,奖牌总数超逾上届。

  拉马兹(Eric Lamaze)策骑爱驹“希克斯特德”(Hickstead)稳稳越过最后一个障碍,“人马合一”的跨栏表演完美无瑕。他以3场比赛一分未失的骄人战绩,无可质疑地获得本届奥运马术比赛场地障碍个人赛决赛金牌。男子跳水选手德斯帕蒂(Alexandre Despatie)获得3米跳板银牌,他背脊一直受伤,但他认为选手受伤后最大障碍不是生理而是心理,如何恢復信心才是最重要的问题。女子10米跳台跳水决赛,魁省海曼斯(Emilie Heymans)是三届奥运元老,可惜最后一轮败给陈若琳近乎完美的一跳,屈居亚军。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