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服务 >> 留学新闻普通标题(菜单留学新闻) >> 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8-13


  不同的生活环境创造不同的人,中国女孩和日本女孩的差别就在这里。

  我喜欢沉思。沉思是人在自己思想领域很难攀登的一个境界,它可以净化人的心灵,让每一天的嘈杂混乱得到宁静而沉淀,让明净高尚的理想得到保留和升华,这是一种非常沉稳,非常踏实的对心灵深处的膜拜。沉思让我学会冷静,沉思给我人生的启迪,沉思让我做出正确的选择,沉思能指引我通往太阳升起的地方。

  这是高中男生张津瑞在他的《放飞我的沉思》一文中的一段话,这段话让我对他产生了兴趣。

  当朋友把这部书稿送给我,请我为之写序的时候,我心想,这难保不是追风赶流、为个人前程铺路搭桥之作。当今,80后、90后新锐出书成为时尚,图书市场上花季作品并不少见。婉辞不成,打算看了再说,因为我写序的原则是必须先看书。

  据了解,作者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城市家庭,父母没有异乎寻常的背景,他自己正读高二。作者爱好写作,与父母的引导、帮助、坚持是分不开的。小学阶段老师要求写日记,在父母的鼓励下,坚持而成习惯。到了初中,每学期结束,把半年的习作集中起来,选出最优秀的,自己设计版式,打印装订成册,有序有跋,俨然正式出版物。自己有一种成就感,更增添了写作乐趣;同学们传阅之后,也无不称赏。高中阶段学习紧张,他也从不放弃写作,一有时间,一有所感所悟,便缀字成文,颇有倚马千言之势——时间少,容不得咬文嚼字、仔细推敲,这反倒锻炼了考场作文能力。

  当我细读这位高中生的作品后,虽然学生腔不难见到,但许多深刻的描述与评论时时让我内心怦然。作品的意境和氛围是迷人的,作者的清纯加老练是可爱的。作者以同龄人少有的娴熟笔墨记录了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对家庭、学校乃至社会问题的见解和思考。他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谋篇布局的技巧,值得读者学习和借鉴。但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全书字里行间所表达出的真情实感,所反映出作者的自觉、自律、自理、自立能力及其正确对待现实问题的积极态度。今天,在我为他的书写序的时候,我无法也不必预言他的将来,但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健康成长的孩子,而他的优良素质如何形成是值得广大同龄人及其父母借鉴的。

  在我读此书稿时,正赶上忙于发布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生活意识比较”课题研究的成果,其中有个发现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即中国高中生们和父母在一起很快乐的比例最低。数据显示,四国的多数高中生都认为和父母在一起比较快乐,但和母亲在一起更快乐。其中,美国高中生认为和父亲在一起很快乐的比例是68.1%,其次是韩国(65.4%)、日本(64.3%)、中国(59.3%)。韩国高中生认为和母亲在一起很快乐的比例最高,是91.9%,其次是日本90.7%,第三位是美国76.7%,第四位是中国(68.7%)。由此可见,中国的高中生们并不觉得和父母在一起很快乐,虽然和其他国家相比,父母们给孩子的压力并不是很大,但由于中国父母与孩子沟通较差,较少为孩子感到骄傲和快乐,较少表扬孩子,孩子们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也难以感到由衷的快乐。

  我常与中学生的父母半开玩笑说,谁家有个中学生,就等于谁家有颗定时炸弹。父母们问我怎么办?我出的基本对策是----=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读了张津瑞的《放飞我的沉思》这本书,我欣喜地发现,他健康发展的第一秘诀就是和谐的教育成就了和谐的成长。书中用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平等的交流与沟通,“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是两代人至爱亲情的最好体现,是实现孩子全面发展的最有效方式。

  许多父母伤心地告诉我,孩子拒绝听他们的话,他们的家几乎变成了无语家庭。可是,张津瑞上了高中,因为是寄宿在学校,他与母亲经常通信,积累下厚厚的两地书。本书的第一部分就是《两地书 母子情》,其中有妈妈写给儿子的诗:

  你的自立 我欣慰

  当有的同学还把脏衣服捎给父母洗时

  你完全能自己干

  不仅洗得干净

  还叠得专业

  你的达观 我自豪

  当有的同学只靠吃面包和零食度日时

  你却能安然地接受食堂的一日三餐

  品味出了膳食的营养

  还体味着有节奏生活的快乐

  你的品行 我倾心

  是爱心成就为“舍长”

  是责任心担负着学生会的事务

  是团队的荣誉

  焕发出体育节上班级获胜的呐喊

  读到这里,该让多少父母羡慕和感慨啊!是呀,同样是至亲至爱的亲子关系,为什么有的家庭就亲密无间,而有的家庭则形同路人。显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春暖花开也不是暴晒所致。

  翻开张津瑞的书,我们会发现许多他对家庭生活的动人描述。

  一天早上,津瑞起床后发现床头贴着一张纸条,当时睡眼惺忪、晕晕乎乎的他,还以为这个床被标价卖了,一下子傻了眼,反倒彻底清醒了,原来贴在他床头上的只不过是一张小小的、精制的自粘纸条。他便带着好奇心,并且满怀期望的去看。

  他在《传纸条》一文中写道:

  “亲爱的维尼(我的小昵称)!快起床了,太阳晒屁屁了!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今天上学要有新的收获哦。”

  纸条上阳光般的字迹焕发着晨曦的气息,不免给我几分惊奇,更多是我感到了妈妈的温暖。因为平常只有妈妈才叫我“维尼”,尽管按年龄说她已经进入中年了,但是她心理永远都是青春期,要不她的笔触及语言怎么会如此青春呢?我想既然妈妈都年轻这么多,那我也来个复刻板,然后就着手设计我回复妈妈的纸条。

  就这样,我和妈妈,当然也包括爸爸,三人之间建立起了早已在学校就流传的“民间”沟通形式——传纸条。

  有一回,津瑞写了一首打油诗:

  妈妈不想变老,想长生不老,

  维尼还想变小,想变得再小,

  就让我们这一大一小,

  都变成小,

  在同一等级,同一年龄,

  共同传纸条!

  一写完,津瑞就迫不及待贴到妈妈的床头,期待着接下来的消息。因为妈妈工作很忙,几乎天天很晚才回家,她回来了儿子已经睡觉了,而他早上很早就要去上学,只能看见妈妈在睡觉,所以就导致了他和妈妈总也难以充分交流。

  现在有了小小的纸条,一来一往,字与字之间拉起了传递爱的光缆。妈妈、爸爸的纸条,多是对儿子的学习表扬与鼓励,教他感悟做人的真缔。亲情时时刻刻在创意中传递着,他们彼此之间每时每刻都感受着这种充满活力的爱。

  果然,看到儿子的诗后,妈妈传回了两张纸条,一张上面画着驴唇大嘴,嘴里还有两排大牙,下面还有两个字:好诗!第二张纸条上面写着:亲爱的维尼,明天中午有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你去完成——买菜,买什么菜自己选,要实惠点哦。

  第二天把菜买回来之后,津瑞取来纸和笔,一样一样写在纸条上:黄瓜,2斤*0.8元/斤;西红柿,2斤*1.2元/斤;茄子,3斤*1元/斤;豆角,3斤*1.5元/斤;小葱,1斤*1元/斤,总共花费12.5元。在最后写上:“胜利完成任务!!!”

  津瑞写道:

  晚上,我们一家人很难得地聚在一起,用我精打细算买的菜做了一桌大餐,热腾腾的菜香里不断散发着浓浓的纸条味。在手机短信等多种多样现代沟通方式流行的时代,我们一定要继续把纸条传下去。我还准备发扬它,动员全民家庭举行“传接手纸暖亲情”这一主题活动。

  当人们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或许会赞赏津瑞的构思之巧和文笔之美,甚至还会称许他的奋斗之志和求学之勤。这些自然是对的,但我更深切的感悟却是,生活决定一切!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而真正的教育就是让人拥有好的生活。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