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是“真经”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8-13
张楚汉院士是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是水利水电工程与抗震研究方面的专家。见到张教授的时候,他刚刚参加了一个“保护地震遗址”的项目咨询会,从北川回来。过几天,他还要前往浙江参加中国科学院关于工程力学与材料的学术研讨会。在接受笔者采访的前几分钟,他仍然忙着给博士生指导论文……
归国将近30年,张楚汉一直是这样忙忙碌碌,几乎跑遍了全国大多数的大型水利工程,指导毕业博士生25人,发表论文180篇。看到他饱满的精神。硬朗的身板,让人难以相信,他已年逾70岁。谈起30年前的那次留学经历,张楚汉提到了“改变”。
变的是观念 不变的是勤奋
早在1973年,张楚汉就前往西班牙马德里参加第十一届国际大坝会议,有过一次走出国门的经历,但是当他作为首批中国赴美访问学者,到达美国的时候,他仍然感觉到,一切都是新鲜的。
“我感觉美国人民很热情、很坦诚、很友好,以前的那种帝国主义的观念,慢慢地减少了,而对美国人民的好感慢慢地增加了。”
初到美国时,张楚汉对在异国他乡的生活还不太适应,但学习任务却是一刻也没有松懈。在华盛顿学习语言的时候他就非常用功,再加上他本来就有较好的英语基础,在语言学习结业的时候,他的成绩是A。
带着让自己满意的英语成绩,张楚汉离开华盛顿,来到伯克利,投入美国科学院和工程科学院院士、世界着名地震工程与结构力学权威、有限元方法创始人之一的R.W.Clough教授门下,正式开始了他的访学之旅。
中国学生的勤奋是出了名的,而对于张楚汉等首批赴美访学的学者们来说,他们身上背负的使命使他们对自己有着更严格的要求。
在美访学期间,张楚汉选修了10多门博士和硕士课程,不断地充实着自己的学术知识,并且在科研方面得到了新的启发。两年半的学习时间其实非常短暂,他总是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做实验的每个夜晚,他都是坐最后一班校车离开学校。到了学习紧张的时候,更是不分白天黑夜进行研究。
“不管在什么地方,中国或是美国,想要在科学上有所创新,不下苦功是不行的。”在伯克利的时候张楚汉就时常留意到,在这所世界一流的名校里,每到考试或学生做毕业论文期间,许多学生就把睡袋拿到实验室里,晚上往地上一铺就睡在那里,可见勤奋在哪里都是不会变的。虽然身份是访问学者,他却一直把自己当做一名普通的留学生,勤奋认真地完成着自己的每一项工作。
创造性思维是“真经”
现在提起创新,几乎是每个人都熟悉的理念,但是在30年前,这却是张楚汉从美国留学生涯中取到的影响他一生的“真经”。
“在国内的时候,我们所做的研究都是生产性的,相当于工厂里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而很多实验总是重复地去做,并没有创新。而到了国外,一切都是新的,导师也指导着我们去创新。”他说。
张楚汉回忆起刚刚到伯克利的时候,每周和导师见面一次,向导师汇报一周的研究进展。有一次,他根据前人的模型推导出一个算法,导师看过之后便问了一句“Anything new?”(有什么创新的地方吗?)而这看似随意的一问,却让科研创新的理念在他的脑子里扎下了根:“以前在科技攻关上,我们的创新意识不强,只是简单地重复别人的研究成果,在伯克利大学的学习使我深深懂得创新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我到伯克利大学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的治学理念,在那里我树立了创造性的思维意识。”
没有新意,就意味着没有科研。1981年6月,张楚汉结束美国访学,回到祖国的时候,正值中国水利水电事业大发展,规划建设中的一批国家重点水利水电项目都具有诸如地质条件复杂、地震烈度高、洪水流量大、河谷狭窄等许多世界性的难题,在对待新问题上,没有外国的经验可以借鉴,只有创新。
这种带着新意去研究的治学理念,同样也从张楚汉身上传给了他的学生们。
张楚汉带出的25名博士生现在已经活跃在全世界各地的学术舞台上,有的在中国水利工程与科研的第一线,有的已经在高校任教,也有的进入了国外的相关科研机构,继续做着科学研究。张楚汉在教授自己学生的时候,也鼓励他们出国留学,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他说:“出去与不出去,大不一样,在外面能得到新东西,在国外能看到外国的学者是怎么做学问的。”
回国践行治学理念
出国留学是改变自己,回到祖国则参与、推动国家的发展。
张楚汉赴美留学归来到现在的30年,也是中国科技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的30年。发展源自于变革和创新,他认为国内现在的科技发展中,虽然在不少领域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但是往往都是在外国已有科学技术上进行改进,缺乏核心技术的原创性,这是国内需要努力攻克的难点。
国内的学术环境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张楚汉总结为:“人才上需要大师,科技上需要原创,精神上需要人文。”学生学者们出国学习,与海外的学术交流其实是把“中国科技的发展融入世界”。
1957年开始在清华任教,到1978年出国访学时,张楚汉已经教了21年书。在美国,他又让自己认认真真地当了一回学生。“当时有没有想过留在美国?”这几乎是采访海归必问的一个问题,张楚汉给出的答案很清晰。他说,在那个年代,赴海外留学是相当难得的机会,但是作为国家公派的访问学者,国家和人民派我们出来,身上更多的担负着责任和义务。
就是为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义务,张楚汉回国之后便立即投身于祖国的水利建设事业,一直实践着自己的治学理念。从1983年起,张楚汉即参加到国家“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研究中,重点结合中国高坝建设,对高拱坝抗震安全分析的理论、方法开展研究。这些年来,他几乎走遍了中国西南、西北各大水电站的坝址现场,考察建坝条件;南水北调中、东、西三条线,怒江流域,引江引汉济渭入黄勘察,都留下了他的身影。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张楚汉又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导救援工作,此后又接连3次亲赴灾区。
“勤学多思、溯源探异、律己助人、求实尚美”,近50年的教学研究生涯中,张楚汉一直以这16个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和奋斗目标,不断激励自己,一次次翻越科研高峰,追寻着事业的永恒。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