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历改革开放后首批留美路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8-13
31年前,向美国派遣中国留学生,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具代表性的政策之一,其影响之深、影响之广,是我们当时远远想不到的。
我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留苏,60年代初回国,师从著名生物化学家曹天钦教授。作为中国1978年首批留美的学者,我自感它的意义与一般留学不同,标志着中国一个改革开放的历史的开始,一个敢于向西方世界学习和向西方世界开放的开始。
“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10月间,我正在上海科技大学参加美语口语进修班学习,突然接到通知去北京报到,参加我国首批派赴美国进修学习,对我来说,既意外亦欣喜。我们在北京准备了一个多月,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的接见,还参加了一次令大家颇感新鲜的托福模拟考试。当时我们年龄大多在40岁左右,绝大部分都是在大学和研究所内有中级职称的科研人员或教师,为了和一般留学生或访问科学家有所区别,当时负责此项交流工作的中国教育部和美国新闻署商定,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身份“访问学者”,这个名词现在已被广泛采用。
我们途经巴基斯坦卡拉奇,至法国巴黎,由巴黎至纽约,再由纽约至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几乎花了两夜一天的时间。反观现在中美之间,航运发达,一日数班,两国间可达中美多个城市。当时不仅尚未通航,而且还未通邮,因此我们到达美国之后,为了向单位和家里报平安,所寄邮件均需由大使馆以外交邮件带回,为了不增加外交邮件的压力,几个月内我们只发了一至两封信,至于打国际长途,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们还受到大量美国媒体的迎接和采访,不仅在外面参加一些重大活动时,甚至我们去餐厅用餐,超市购物,都有记者追踪、摄影、采访。我们一行52人虽然要绕路半个地球,据说我们的领队仅带了国家发给的几十美元的现金,以备路上所需。几十美元现金现在看来是区区小数,但31年前国家刚刚从“文革”中走出来,外汇是非常珍贵的。
到了美国后不久,邓小平访问美国,这是中美建交后最重大的事件。邓小平和夫人卓琳接见了留美学者。我们还受到美国卡特总统夫人的接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中美建交时的活跃和热闹场面。
使馆还安排我们参观了白宫、华盛顿邮报社、华盛顿总统的故居等地方。我们还参观了阿林顿公墓,那时正好有位美国驻欧部队的将军安葬。仪式结束后,我们被邀请参加一位美国国务院前官员的会见和座谈。有趣的是,参加会见和座谈的还有几十位美国小学生,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些美国小朋友非常天真和活跃,纷纷举手发问,不管在座的有什么高官和外国人。相反,我们这一边,由于语言限制或习惯使然,显得不大活跃。
在1979年2月初,我们被分成两批,分别入学于华盛顿特区的乔治敦大学和美利坚大学学习英语。我们一部分人搬入离学校较近的学生公寓,后任中国驻美大使的韩叙数次来我们的公寓宿舍看望,帮助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在学习一学期的美国口语后,我们就奔赴各自联系好的大学或研究所,这些联系受到当时在美的华人教授的极大帮助,虽然他们都来自台湾,但对我们大陆学者十分友好,在学术和生活上都给予了很大的关心和照顾。由于我们都是公费留学,因此我们的生活费是由中国驻美使馆发的。一开始生活费都是实报实销。离开华盛顿特区后,使馆给我们一人一张支票(大约是1000美元),到了当地存入银行,然后向使馆寄去当月的开销凭证,但在美国很多生活消费是没有发票的,因此每月报销就成为一个困扰的问题,好在三四个月后,大使馆就改成发放固定生活费,每月400美元。据说这是参考当时罗马尼亚公费留学生的标准,这一标准不算高,但已大大超过当时使馆外交人员的津贴。
在美国期间,我们当时生活都很简朴,一天的绝大部分时间均在实验室,包括周末,因此主要的开支是房租,差不多要用去一半。应该说美国的食品价格相对比较低,我们都是在家中自己动手,中午两片面包就解决了问题。我们的生活用品当时都在就近超市采购,超市这一销售方式在当时国内尚未出现,因此感觉新奇和方便。在美国的实验室中,我们看到有相当多的来自台湾或香港的留学生。由于常年的隔阂,我们和台湾来的学生从不接触到相对接触,从不自然到相对自然,待到相当熟悉后,我们发现这些台湾学生大多努力勤奋,热情友好,乐于助人。
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批留美访问学者,我们都觉得自己肩上责任不轻,因此都想抓住这样一个好机会,在不长的时间内多学些东西。进了美国实验室以后,即使我们都是从国内顶尖的研究所和大学出去的,但由于本来国内科技基础和条件相对较差,再加上十年“文革”的破坏,无论从实验室设备、技术、管理,以至到研究生的培养、学术气氛、图书咨询等,都与美国存在很大差距和差别。我还发现,美国大部分教授均很年轻,仍在自己动手做实验,因此能和大家讨论和解决具体问题,我对这个印象特别深。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