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移民服务首页 >> 移民服务 >> 移民新闻普通标题(菜单移民新闻) >> 移民海外的企业家

移民海外的企业家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8-11


  这种忧虑被另外一批人敏感地捕捉到。1996年前后,中国大陆一下子冒出了许多移民中介机构。

  当他们把一份份移民材料递交到外国的移民官手上,后者有时候甚至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审核,因为其中包括了相当一部分\"来路不明\"的有钱阶层。

  十年之后,郭丹坐在北京一间豪华写字楼的办公室,随意点评十年移民大潮。

  郭丹是一家资深移民中介机构的市场总监,她进入这个行业将近八年。单她所在的这家移民机构,十年来,已办理几千名企业家拿到加拿大等国的永久居留签证(绿卡)。

  加拿大MANIFOLD数据统计公司的资料显示,从1988年到2002年的十五年间,前往加拿大的大陆新移民总数为27万人,加上1988年之前的少量移民,全加拿大的大陆移民将近三十万人。

  不过,移民海外的企业家没有谁愿意提起他们的故事。对财富的紧张,以及来自公众的道德审判,使得他们将这一切封入个人隐私。

  企业家移民群体的演变

  梳理十年移民大潮,必须循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步伐潜行。郭丹回忆第一批移民海外的企业家,用了三句话来形容。\"学历低,年龄大,地域性强。\"

  这批人集中在中国的东南沿海,以福建人居多。在福建,穷人习惯于利用偷渡去海外淘金。但随着改革开放,一部分人利用沿海优势,在国内淘到了第一桶金。他们大多50岁左右,学历普遍偏低,但敢于冒险。

  当时,国内办理移民加拿大的人并不多。人们刚开始富裕。当这批福建人的移民材料递交到加拿大移民局时,一些具有中国国情的企业经营模式,曾经让移民官很惊讶,他们第一次知道\"挂靠\"、\"承包\"的经营方式。当然,对于这批福建人的财富来源,他们也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审核体系。

  随着中国经济和政治的一系列变化,1998年开始,第二批具有典型特点的企业家加入到移民热潮中。

  此时,企业家移民的风潮开始蔓延到上海、江浙甚至中西部地区。有一天,一个新疆人找到了郭丹的公司,之后陕西人、云南人也加入进来。中国的经济改革浪潮正在席卷全国,每个地区都有少数人先富了起来。与第一批福建人相比,这批人更年轻,有的已经具有大专学历。

  而现在,移民群体变得更为复杂。多年以前的个体户和小企业主已不是移民主流,大企业的股东,以及新冒出的CEO群体,正在成为移民机构最大的客户。

  他们大多非常年轻,拿着硕士学历,对国内的政策也更为敏感。一些拥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人,开始回国赚大钱,然后选择定居国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成为“空中飞人”。赚钱和家庭生活,分裂在大洋两端。

  移民企业家的生活尴尬

  杨东(化名)是北京一家文化传播公司总裁。他几年前就拿到了加拿大的绿卡,但杨东一年到头呆在加拿大的日子却为数不多。他大部分时间在北京应付国内的生意。按照加拿大的移民政策,他只需在五年之中累计在加拿大呆满两年,就可以维持永久居留签证的身份。

  杨东在生意场上的朋友,有很多都移民海外。其中少部分人,在国内的生意并不大,到了海外就开始转型,大多选择做贸易。

  企业家移民,一般把妻子和子女安排在海外。她们在那里买房,买车,受教育,过着和当地人一样的生活。他们有自己的律师,家庭医生。

  郭丹的一个客户向她说,在加拿大呆得越久,越不想回国。那里阳光充足,环境可人,和老婆孩子呆在一起仿佛尽享天伦之乐。

  --可是,这一切并不能长久。他们必须回国做生意,然后把赚到的钱拿到海外去消费,毕竟将自己的事业全部搬到国外而移民的老板并不多。所以更多的企业家只能飞行在两国之间,两边各住上十天半月,有时候他们也带上孩子和爱人一起回中国,比如说过春节,但更多的时候还是电话和E-mail。

  企业家们意识到,移民之后的家庭生活和事业,开始分裂。就像杨东,常常必须在不同国度和不同身份之间不断转换。全家团聚的日子反而减少。

  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杨东很无奈。

  但是,这依旧无法停止中国企业家前赴后继的携妻带子奔向海外。

  他们为何移民海外?

  自1996年开始的移民大军,他们唯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富裕,而巨额资金的来源却不尽相同。事实上,就算移民中介机构不做广告,企业家也会想方设法去找他们。杨东说,他们有着深深的不安全感。

  2004年,经济学家张维迎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论坛上发表演讲称,\"中国对私有产权的保护还是非常弱的,为什么那么多有了一定资产的人都纷纷申办外国护照移民海外?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感到不安全。\"

  当然,更多的企业家会说,移民海外是希望给下一代子女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的确,当他们在国外的高尚住宅区购置了别墅,孩子们也就能进入公立学校读书,比如说,加拿大的儿童就是按居住地就近入学--如果他们买的住宅处于很有素质的地区,学校当然不会差。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