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英国 >> 英国留学百问(二级菜单留学百问) >> 留学英国-建议和忠告

留学英国-建议和忠告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8-04

编者按:英国是中国对外教育交流中地位非常重要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到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成倍增长。进入年底,申请明年入学的准备也已经开始。究竟在英留学的中国学生状况如何?准备赴英学习的学生应注意哪些问题?本报驻英记者为此特地采访了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教育处王永达参赞.
到英国留学,来使馆报到

记者:目前在英国的中国学生究竟有多少?

王永达参赞(以下简称王):据英国驻华使馆发放学生签证的数据,2002年中国赴英的留学生为27688人,比2001年增长了70%。2003年赴英学生的人数估计会在3万人以上。按照英国的教育体制,大学本科3年,硕士生1年,博士生3年,读完学位的学生基本都已回国。目前中国留英的在校学生的总数,保守的估计应超过7万人。他们中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学语言者或中学生,大致的比例是各占1/3。每年赴英学生中,除了拿各种奖学金的公费生约400名外,其余的绝大部分是自费生。以每人每年20万元人民币(学费+生活费)计算,中国家庭每年在英国教育及相关服务的投入总金额超过140亿元人民币。

记者:那么,中国学生的学习状况如何呢?

王:中国驻英使馆教育处最新的调研结果显示,中国学生总的来说学习都很努力。可以用4句话来概括:研究员、博士后、博士生埋头研究,表现了中国人刻苦、认真的品质;硕士生紧张、匆忙,在一年时间内被培训为实用的专业人才;本科生有规律地学习,在调动中国基础教育潜质的同时,也获得了独立性;预科生和语言生来源多样,程度不等,其中多数人最终将进入大学。问题稍微多一些的是第四种学生,即预科生和语言生,他们年龄偏小,又多是独生子女,其独立生活的能力偏弱,突然远离父母,独自来到异国他乡,再加上语言障碍,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都非常大。而这部分学生大部分是通过亲朋好友或中介机构联系出来的,与使馆教育处的联系也最少。有个别学生承受不了压力出了问题,也有少数人不好好读书,挥金如土。

记者:使馆教育处能为留学生提供什么帮助吗?

王:使馆教育处分管留学生的有3位同志,相对于7万学生来说是太少了。但使馆教育处通过对学生联谊会的资助和指导,加强了对学生的管理与联系。目前,全英有71个中国学联,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大学。学生到使馆报到后,应该都可以得到有关学联的信息。英国学校一般都是学生自我管理,大一点的问题可以通过学联帮助解决。解决不了的困难,使馆再想办法帮助。使馆是中国公民的家,教育处是中国学生的家。为鼓励留英学生努力学习,从今年开始,由国家出资,每年由使馆教育处奖励15名优秀的自费留学生,最高奖学金为5000美元。另外,为了方便留学生报到和联系,使馆教育处已经设置了网上报到网页,明年1月1日就开始正式运行。

怎样申请更容易成功

记者:英国教育到底有什么优势,能吸引如此多的中国学生?

王:英国的教育的确比较发达,仅以剑桥大学为例,就培养出82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牛津大学、伦敦大学经济学院、帝国理工等一批名校都是名列世界前茅的大学。英国学术气氛严谨,思维活跃,同行间交流畅通,参加国际会议便利,网络及图书资料完备,获取相关信息快捷。而且英国的教育体制鼓励创新,激励上进,有比较扎实基础知识的中国学生再接受这样的训练,有利于他们的成材。有些从国内二三流大学出来的学生,在英国大学读完博士后也能成为著名大学的教授。而英国大学的硕士课程设置比较偏重实用专业,有利于毕业后直接就业。从学成回国的情况看,留英学生普遍具有4大优势:一是学到了比较前沿的科技知识、先进的管理经验;二是对所在国比较了解,眼界更开阔;三是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四是能成为加强双边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同时,英国政府对吸收外国留学生实行鼓励政策,今年2月中英两国政府签署的《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位证书的协议》,对中国学生选择来英学习是有力的心理及前景支持。

记者:申请来英留学有哪几种渠道?哪种更容易成功?

王:申请到英国留学一般有三个渠道:一是中英学校及机构之间的合作;二是自己联系,可以通过网上查看,直接从网上下载表格,也可以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或英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处咨询;三是通过中介机构。

通过中介的好处是比较省事,但中介机构的情况比较复杂,很难一概而论。另外,中介介绍的名牌大学很少,新校或研究基础较弱的大学居多。这是因为,英国大学的科研经费是依据每年的打分评估获得的,评估分越高,获得的经费就越多。好的学校经费相对比较充足,差一些的就要自找门路。招收外国学生是大学获得资金的重要来源,因此,得不到拨款或拨款很少的大学对争取外国学生就特别积极,他们与中介的联系也比较密切。这可能也是造成二三流大学里中国学生特别集中的一个原因。比较可惜的是,一些很优秀的中国学生通过这个渠道往往失去了上名牌大学的机会。

记者:学费情况怎么样?英国提高国内大学生的学费是否会影响中国学生?

王:对外国学生影响不算大。但总的来说,一个留英学生一年的学费加生活费不会少于20万元人民币。

如何选择大学和专业

记者:一般来说,到英国读本科好,还是在国内念完本科去英国读研究生好?

王:如果综合考虑,对多数人来说,选择读研究生可能更好。一是国内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二是学生要成熟一些,独立学习和生活也更容易一些,三是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可以轻一些。当然,如果中学毕业就出来,可能对语言训练更好。如果中学生出来,也有几种选择,一是联系好大学,先读语言或大学预科,然后进入大学;一是读ALEVEL(相当于高中或大学预科),考英国的大学。前者家长可能觉得比较保险,但一般没有太好的学校;后者只要学生基础好,就可以考上更好的学校。这都要视学生和家长的要求而定。

记者:那么,如何选择英国的大学和专业?比如说,是选择一所名牌大学还是一所适合自己的大学更好一些?

王:留学生里有一句话:要名气上剑桥,要实用上City。City是伦敦金融城的城市大学,但它的商科实用性很强,许多课就是由金融城里大公司的经理来上,学生就业情况很好。这个例子说明,与国内选择大学一样,专业优先还是学校优先,各人想法不同。英国对每所大学的每个专业都有评估的分数,名牌大学总的评估分高,但不是每一个专业分都很高,而一般学校也有很好的专业。选择学校时应该查看你所选专业的评估分数。

对国内学子和家长的建议

记者:您认为现在国内对留学英国在认识上有什么误区?

王:确实有一些误区,第一,认为到英国学习生活条件很好,学习气氛轻松,是让孩子享福。所以许多家长不惜举债把宝贝孩子送出来。这使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准备严重不足。实际上,到英国学习,生活上远不如中国的大城市方便,过语言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读硕士学位,只有一年时间,许多学生说,几乎就是在经历“生命极限”的挑战。要适应全新的英语教学、考试、课程论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还有大量的课后阅读、查找资料,由于英语阅读速度及理解力不够,很多人每天只睡4—5个小时。本科生虽然时间上宽裕一些,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加上文化、习俗上的差别,食物及生活的单调,独立生活和战胜孤独感都很不容易。第二,认为孩子出国,家长面子上好看,即使学不到专业也可学好语言。但即使是语言,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学好。有的孩子适应不了英国的学习,家长坚持不让孩子回去,说你回来了,我们的脸往哪里放?结果有的孩子就在这里混。第三,认为孩子在国内学习不好,出来就能学好。实际上多数情况是,在国内不爱学习的,到国外也学不好。第四,送孩子留学是为了将来留在英国就业。其实真正能留下的很少,因为英国不是一个移民国家,近年出来学习的,拿到学位后基本都回国了。

记者:您对国内的学生和家长有什么建议和忠告?

王:自费留学对大多数中国家庭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有的甚至债台高筑,家长当然都希望物有所值。所以第一个建议是希望减少盲目性。学生和家长最好能事先通过网络对英国的学校和专业有所了解,以便作出正确的选择;同时,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也要有个正确估价,是否适合独立的学习生活。做到知彼知己,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困难。第二,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即准备过艰苦的生活,过孤独的生活。许多人形容留学是洋插队,这个比喻是有道理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吃不惯单调的英国饭了,想炒个中国菜,但你的房东也许不让你起油锅。再比如,想出去练练口语,可英国人的绅士风度也表现在不随便与陌生人打招呼,他们乘坐地铁、火车时都在读书看报,四五个小时,坐对面的人都不会说一句话。这看似小事,却能增加孤独沉闷的心理压力。第三,学习上要有顽强拼搏的精神。语言即使在国内通过了考试,仍然是学习中的一大难关。仅要完成老师列出的大量阅读书目,没有点起早贪黑、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不行的。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