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对欧经贸合作中展现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7-21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记者郭鑫 李云路 朱国亮) 尽管只有短短数小时,但20日举行的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依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双方不仅就中小企业合作、科技伙伴关系计划等签署了一系列重要的合作文件,中国总理温家宝还宣布将在近期再次派遣大规模采购团赴欧采购。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在此次会晤中展现出的“高度务实”的姿态,契合了温家宝总理对此番出访所作的“诚意之旅”的定位。
“中方的举动说明没有在危机中只顾自己,同时考虑到了国际合作,这是充分展现诚意的姿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副部长赵晋平说。
他认为,中国的“诚意”体现在多方面,除了与欧盟达成多项共识、承诺再次派遣采购团外,还和对方在全球气候变化、能源问题等重要国际问题上交换了意见,这是十分务实的做法。
这已经是中国今年第二次向欧盟这个重要经贸伙伴派遣采购团。在温家宝总理1月份访欧后,中国方面马上向欧洲四国派出了采购团,并签署了超过130亿美元的巨额订单。
在此次领导人会晤中,温家宝强调,中国上一次派团赴欧采购的行动“产生了积极效果”,“中方希望同欧方一道,以实际行动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投资保护主义”。
对于中国屡次派团赴欧采购的举动,赵晋平认为,这首先在于国内有这样的采购需求。中国还处在工业化进程中,对工业品尤其是高新技术的需求是长期的。此外,通过采购的过程,也可以促进双方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在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问题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或者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摆脱困境。”赵晋平说。
早在此次领导人会晤举行前夕,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宋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中国和欧盟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集团,都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都应为世界经济的复苏贡献力量。而会晤的进程以及取得的成果,恰恰体现了双方在危机面前加强合作的愿望。
中国和欧洲尽管在地理上相隔万里,但在经贸关系上却靠得很近。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去年,中欧双边贸易额超过3000亿欧元,经贸往来对中欧双边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长期以来,中欧双边经贸关系也面临着严重的失衡局面。尽管中国从欧盟的进口额已经从2000年的260亿欧元增加到去年的780亿欧元,但出口也从750欧元增加到2480亿欧元,对欧贸易顺差超过1600亿欧元。随着这种不平衡局面的持续,欧盟方面近年来对从中国进口产品实行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的新闻也不绝于耳。
赵晋平指出,欧盟限制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是导致这种贸易不平衡局面产生的重要原因。“欧洲很多国家以可以应用于军事领域为借口,对高新技术产品对华出口进行严格限制”。
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则认为,西方一些国家对华经贸关系上仍然秉持“冷战思维”,是不愿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限制严格的重要症结所在。
“美国也好,欧盟也好,一些发达国家长期对华出口的大宗产品是农产品等非主流产品,这是非常奇怪的。”张燕生说。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欧双边贸易额已经连续6个月出现下降,这给中国和欧盟内部一些外向型企业带来了困难。
赵晋平分析说,金融危机导致欧盟市场内部需求萎缩、欧盟发起的对华反倾销分补贴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频繁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造成中国出口企业竞争压力加大,是造成中国对欧盟出口下滑的主要原因。
他同时强调,派遣采购团这种政府主导下的行为,既是落实中欧双方共识的体现,也对解决双边贸易不平衡有很大的帮助。“这说明中国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方面,不是只作出口头的承诺,而是落实到行动中。在共同应对危机的背景下,欧洲也应有具体的步骤,而不是仅仅把承诺停留在纸面上”。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