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7-10
加拿大皇家骑警提醒新移民来到加国,面对人生地不熟环境,以及语言障碍,易成为诈骗罪案目标。北温骑警诈骗罪案及纵火调查组警员麦格劳林(Michael McLaughlin)指出,新移民除了因语言能力及不了解本地商业模式而遭到诈骗外,也可能落入使用家乡语言的海外诈骗电话陷阱。拒绝诱惑,适度怀疑,“态度”有时是防范诈案的最重要因素。
听到习惯语言 移民易中招
麦格劳林指出,此类诈骗手发非常普遍,民众可能听到自己习惯的语言,容易放松戒心或是过度信任而遭诈。此外,他亦指出很多诈骗集团会利用民众关心同胞的同情心,以动人的声音说“您的家乡需要帮助”,藉著募款名义诈财。不只新移民,耆老亦容易成为此类诈案受害。
台湾过往经常传出的“金光党”诈财,麦格劳林表示,本地确实有传出类似的手法,也证明了防范诈骗,“态度”可能比语言能力等因素更为重要,因为“贪心”及“过度信任”,确实为最常见的遭诈骗要素,除了要了解“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有行善之心的民众也可以主动寻找慈善机构,胜过等待别人打电话询问要不要捐款。
他建议如果接到任何的“得奖”电话,可以先坐下来缓口气,然后与可以信赖的人谈谈,就可发现当中可能有诈。他亦指出,部分经常发生的诈骗手法,例如进行交易时,买方故意寄出高出交易价格的支票,并要求卖方将差价寄回,稍后卖方发现收到的根本是空头支票。
此外,民众也应该慎防“钓鱼”电话或邮件。还有在设定密码时,莫过于容易被人猜中,如儿女的名字、自家的地址,个人密码尽量保密,即使家人也应避免告知。
麦格劳林在接受专访时,展示伪信用卡的制造工具,当中包括一个可直接握在手中的小型卡片资料读取器,存放不同信用卡外型的数位资料储存器材,用于打刻信用卡卡号的工具,以及电脑设备,而这些器材多可直接于商店,或是于网购合法取得。
麦劳林指出,一名歹徒制造伪卡,首先必须先得到可用的身分讯息,取得没有任何资料的“白卡”,印制表面,贴上雷射浮水印,将资料输入卡中,打刻卡号,一张仿真度高的伪卡,可能不到一个小时即可完成。
而在警方展示的信用卡中,确实有部分伪卡品质相当良好,一般人不容易辨识,但不同的信用卡会有细微的保安措施,如印制一些细小文字,而伪卡不一定做到完全翻版。此外部分伪卡制作相当粗劣,曾使用信用卡的人应都可察觉卡片属于伪造。
由于制造伪卡的首项工作为取得受害者的个人资料,麦格劳林指出,歹徒下手的目标多半仍为一般民众的邮件,诈骗犯虽不一定有机会于邮件中直接窃取信用卡,但可得到民众的个人资料,如地址、生日等,然后致电发卡公司,编一套故事加上拥有完整资料,就有机会取得信用卡公司寄出的新卡。
此外歹徒也可能冒名银行,甚至利用伪造网页,骗取民众的身分资料。麦格劳林呼吁,若有更改密码等与银行有关事务,应该亲自前往、主动致电或使用银行网站,避免被诈。
不熟悉本地文化 容易上当
一位住在城市屋单位的华裔C先生表示,数年前他刚移民加拿大时,某日两名男子表示是由管理公司指派,负责检查及清理洗衣机的管线系统,由于两名男子身著制服,C先生未向邻居查问就让两人入屋,但当两名工人检查时,略感到他们似乎不是非常专业,但仍支付50元,第二天向邻居及管理公司询问,才知道两人根本是冒用名义入屋。
麦格劳林表示,上案即为最标准的诈骗案件。他指出,骗徒相当喜欢选择英语较差,容易行骗的民众下手,包括老人及外国游客。防骗之道除了加强英语能力,也可以尽量与一位英语能力佳的可信赖人士保持联络。
此外,他亦鼓励新移民可多学习本地民众进行商业活动的习惯,以及多与周围社区的左邻右舍联系,分享生活讯息,都是可以自我保护的好方法。
在本地的不少华裔移民可能曾经接到类似的电话,电话中另一端为甜美的女性声音,先向受话方说请您参加民意调查,之后再度致电说您中了大奖,但须先寄出手续费,才能拿到奖品或奖金等。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