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7-01
从立法排外到说抱歉走过百年 加拿大华人领袖要求设“华裔历史周”
在加拿大卑诗省原省会新西敏市开埠150周年之际,加拿大原住民历史真相和解会主席、华人朱伟光促进当地白人社会重视华人对新西敏市的重大贡献,改变华裔受歧视的局面。朱伟光的提议得到当地媒体的热烈响应,但加拿大对包括华人在内的少数族群的歧视由来已久,短时间内难以根本改变局面。
据加拿大《环球华报》等媒体报道,5月23日加拿大卑诗省原省会新西敏市举行了卑诗省日的庆典,庆祝新西敏市开埠150周年。在当天的国际大巡游活动中,华人社团近300人的表演队伍首次参加演出,因此格外引人注目。
从1859年建市开始,华人就为新西敏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华人也长期遭到歧视,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华人会长提出补偿要求
6月1日,温哥华的加拿大原住民历史真相和解会(简称“加和会”)会长朱伟光(Bill Chu),与新西敏市长和市议会成员进行了会谈,他提醒新西敏市审视在过去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歧视华人的黑暗历史,给予华裔先辈和历史应有的尊重,促请新西敏市政府与华裔之间积极合作,达成和解。
朱伟光说,他的所有要求中并没有使用“道歉”一词,因为在他看来,作出道歉应该是自愿的、发自内心的,而非他人要求下的被迫行为。
在递交给新西敏市当局的有关文件中,朱伟光将其三方面的具体要求称为“补偿之举”,包括:在新西敏设立一年一度的“华裔历史周”,纪念华裔对建设该市作出的贡献;修改建筑法,在没有考古学家的陪同下,不得在当地华埠遗址开挖过深,避免打扰华裔先人安息;在新西敏中学(华人陵墓遗址)建立纪念公园。他称还向卑诗省府提出建议方案,要求在本省中小学课本中,加入有关华裔先贤建设卑诗功绩的内容。
网上调查是否应向华人赔罪
朱伟光的提议得到当地主流英文媒体的响应。卑诗省主流英文媒体《温哥华太阳报》6月10日在头版发表著名时事评论员布莱姆汉的文章,题为《新西敏必须矫正对华裔所犯错误》,指出:道声“对不起”是如此地艰难,以至于加拿大人花了数代人的时间,才终于向强制拘留日裔加籍人、强征华裔人头税和强迫原住民印第安儿童上寄宿学校等加国历史上的歧视事件,予以道歉。
6月13日,新西敏市本地报纸《记录》(The Record)发表了副市长哈珀(Bill Harper)的署名文章——《与城市的历史和解》。文中写道:“过去在我们这个城市里存在种族歧视吗?答案绝对是肯定的。”与在加拿大的其他少数族裔一样,华裔历史上也遭受了最可怕的歧视。
在这之前的一周里,这家报社举办了一个网上民意调查,询问“新西敏市是否应向华人社区赔罪”的问题,据朱伟光说,他所了解的民调结果是,四分之三的回应者都回答“是”。
对华人“人头税”说道歉太难
新西敏市是加拿大太平洋沿岸第一座城市,也是卑诗省的第一个省会城市(现省会是维多利亚市)。说来令人辛酸,在新西敏市诞生的同时,就有数以万计华人抵达,并从这里踏上兴建横跨加拿大铁路的漫长路程。这里有加拿大最早的唐人街,最早的华人公墓和报纸。曾有人感慨,没有华工的血汗和生命付出,就没有今天的加拿大。因为加拿大的繁荣,建立在“从海洋到海洋”、打通太平洋——大西洋间陆上大通道的基础上。而完成建设横跨加拿大铁路线壮举的,就是付出“ 一英里一条生命”重大代价的中国华工。
然而当铁路线完成,加联邦政府却开始恐惧起勤劳的华工,惟恐他们在当地安居乐业,夺走了白人们的机会和财富。1885年,加拿大联邦政府颁布《华人移民法案》,规定所有进入加拿大的华人,必须缴纳50加元的“人头税”。
这种按人种、肤色和种族区别对待的政策,在今天看来是彻头彻尾的种族歧视,而在当年,非但加拿大政府颁布得理直气壮,华人人在矮檐下,也逆来顺受、忍气吞声,成千上万的华人为了糊口,忍痛缴纳了这笔不公平的赋税,换取登陆加拿大的机会。
然而,鉴于人头税并未减少华人移民的数量,加拿大联邦在1900年将税额提高到100加元,1903年更提高到500加元,这相当于当年一个工人一年的收入。1923年,加联邦干脆用一纸“排华法”,彻底关上华人移民登陆的大门。
为了讨回公道,几十年来,华人社团不屈不挠地申诉、抗争,希望联邦政府为人头税说一声“抱歉”,给华人以应有的交待。然而加拿大多届政府始终闪烁其词,试图分化华人阵营,用“个案处理”、“适当经济补偿”等“灵活手法”,回避就人头税向华人说“抱歉”的义务。
直到2006年6月22日,当时刚刚上台的保守党政府才终于在选票的驱使下,向人头税受害者说出了久违的“抱歉”二字,此时距人头税出台已有121年之遥,被迫缴纳人头税的华裔累计高达8.1万,而能等到这一天的,只有约30人。
“抱歉”固然说了,但联邦政府至今拒绝向人头税受害者后裔提供赔偿,而只肯赔偿给“直接受害者”,这就意味着,他们只愿为区区30名华人支付代价。
加拿大原住民的“苦难遗产”
2008年6月11日,加拿大总理史蒂芬·哈珀在众议院,就加国原印第安人寄宿学校制度对印第安原住民文化、传统和语言造成的破坏,代表加政府表示道歉。
在1870~1970年长达100年的时间里,加拿大政府一直坚持强行将原住民学龄儿童带离家庭,送进寄宿学校隔离,以使其与原住民文化隔离,从而变得“文明”起来。直到1996年,最后一所寄宿学校才关闭,共有15万以上原住民儿童被强迫送进寄宿学校,另有5.5万混血儿童被迫进入白人养父母家庭。这种蛮横的文化同化政策导致原住民人口骤减(由最多时的近40万一度减到10万以下),还使许多民族语言灭绝,今天留存的原住民语言仅有53种,而 1600年时有100多种。
这样一种带有浓厚的殖民主义文化、种族歧视色彩的陋政,自然和号称“民族调色板”的移民国家加拿大形象大不相符,因此自1970年以后,要求为此事向原住民道歉的声音越来越高涨,但由于该政策绵延百年,期间经历多次政党轮替,历届执政党都不愿背负整个黑锅,因此在责任问题上反复扯皮,一拖就是 30多年。
1998年,加拿大自由党克雷蒂安政府曾发布一个“和解声明”,但原住民认为不够真诚,不予接受。直到2008年,执政党和在野政党一致决定共同承担责任,才让事情有了转机。
然而,“抱歉”固然说出口,“第一民族”的苦难并未结束。今天,总人数达66万、占全加国人口3.8%的原住民中,约72%居住在政府划定的2250个保留区中。这些保留区条件恶劣,教育、医疗等保障差,就业机会少得可怜,大多数保留区原住民不得不依赖政府救济。
从立法排外到抱歉走过百年
如今的加拿大,对任何一个少数族裔进行口头侮辱,都可能受到“种族歧视”和“破坏多元文化”的指责。
但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侧面。
记者居住的卑诗省列治文市只有100多年的历史,最初这里是由一群日裔渔民从泥淖中开发建设起来的,但在二战期间,无辜的他们却被当作“敌侨”送进集中营。固然,政府后来说了“抱歉”,但已没有了听众——如今列治文市寥寥无几的日裔,几乎都是二战后迁来的。
在加拿大东部的一些小镇,华裔钓鱼客常常会遭到白人居民的攻击,理由是“这些中国人钓鱼送进中餐馆赚钱”(钓鱼卖钱要申请执照)。尽管有人指出,大多数华裔钓客跟其他钓客的行为别无二致,而钓鱼送给中餐馆的也不仅是华裔,但这类事件仍然经常发生。印度裔、菲律宾裔、非洲裔……几乎每个族裔的移民都能说出许多类似的故事,他们听不到“抱歉”,因为这不是政府行为,而针对少数族裔的歧视、排斥,至今依然存在。
今年4月,加拿大联邦移民部长肯尼公开表示,移民政策的重点应是“灌输加拿大价值观”,政府不应“把金钱浪费在给少数族裔庆祝传统节日上”,话音甫出,各少数族裔一片哗然。
从排斥到容忍,从公然立法排外到终于说出“抱歉”,加拿大花了上百年的时间。人们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又要花上几十年、上百年光阴,付出沉重代价,去期待下一声“抱歉”。
来源: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