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北京与温哥华的公交车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6-18
五月,花开的北京。如果说公交车是北京城一道流动的风景,那么“一卡通”则是文明进步、科技发展的里程碑。毫无疑问,北京人正不可避免地经历着公交史上一个史无前例的大事,并真真切切地体验着交通服务从原始人工提升到数字智能上的一次飞跃。
作为一个建设中的国际大都市,毋庸置疑,“硬件”和“软件”都需要换代更新。那就让我们“坐地日行八万里”,看看国内国外有何不同? 北京的城市“公交一卡通”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双界面CPUIC卡技术,向下兼容MIFARE1卡(逻辑加密卡)的IC卡电子收费系统,能同时适用于公共电、汽车,出租车和地铁,极大地方便了经常和多次转车的乘客,提高了公交系统的服务档次。
加拿大的温哥华采用的是“一票通”系统,适用于公共电、汽车,轻轨和摆渡,并提供一张票或一次投币在一个半小时之内有效的服务,即当日第一次上车,在投币或插入在便利店买好的带有磁条的纸票之后,弹出的车票上就会打印上一个截止时间,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换乘其它上述交通工具,各个验票系统都统一默认放行,省去乘客多次购票之苦。
另外,温哥华地区的交通按Zone划分,一个Zone就像北京市下属的一个区。在众多公车总站和便利店出售的车票可谓五花八门,规定明确,有成人票,也有大学生票。还有为“一日游”的乘客准备的全日可跨多Zone,即一日之内所有城区通行的票(8加元)。如果住家和单位都在同一个区,那就买一个Zone的票好了,单买就按票面价格2.25加元,成本买(10张)只需付18加元;如果跨两个区,就买两个Zone的票3.25加元;如果从北京经过朝阳顺义怀柔,那就买三个Zone的票4.5加元。周一至周五晚上六点半以后、周末或节日全天,一个Zone的票可以跨Zone使用。
至于温哥华的公交车,无论两门还是三门,都是前门上车,且无人售票。当然前门,也就是司机旁的票机比较“能干”,既可投币又可验票。长长的三门大车,熙熙攘攘的人流,都在司机一人掌控之中。
我们北京的公交车,虽然“硬件”不差,可人口密度是个大问题。谁见过人家挤车关不上门的?
看来,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不争的事实。
眼下,很多关注北京发展的市民已经注意到,西单等主要繁华路口的电车已采用“水陆两栖”,即通过路口时,可以自动收起车顶上的集电杆,利用车载电瓶行驶,使十字街头上空视野开阔,一览无余。而温哥华Downtown路口电车的线轨纵横交错,居然没有觉得它碍事碍眼?比起北京城中的干线道路,动不动就是双向六车道,温哥华可谓“寒酸”,基本上是一来一去,可令人惊奇的是,看不到人家拥堵。咱们路面“爆堵”几乎成了“家常便饭”;除了主干道出入口不合理等原因之外,整体道路格局不乏是一个关键因素。人家道路呈“井”字型,四通八达,咱们则是一环套一环,就像人们的思维方式一样,人家喜欢直来直去,可咱们有些人偏爱“兜圈子”。
老实说,北京公共交通这几年的变化,不仅让西方人瞠目结舌,也让国人惊讶不已 不论是新型、亮丽,带有车载电视的公交车;还是黄绿相间,配有电子地图和GPS的出租车,都让人眼前一亮,丝毫不比温哥华街头公交车逊色。
相对而言,温哥华可谓得天独厚,加之人文关怀,处处体现着“李素丽”式的温馨。总站或干线车上都免费配有全区线路时刻表,就跟中国的铁路时刻表一样。主要干线车站还有电子动态显示牌,预告车辆几分钟到达。无论电车还是汽车,车头外边都挂有车架,供带有自行车的乘客使用,无需增加额外票款。另外,前门上车台阶有两种形式:如遇行动不便的老人或者推助残车的乘客,司机只需按下一个电钮,台阶就会放平至路面,然后提升,供特殊乘客方便之用。
车在城中走,人在车中行。不同的地方对一个人有不同的感受。温哥华的车站总是静悄悄的,车一来,人们自觉地排起队,从容不迫,依次上车,有的人还要跟司机“Hello”一下。北京的有些车站,经常热热闹闹,车没来,人们各就各位;车一到,一拥而上,都想捷足先登,都在门前“较劲”,反而耽搁了上车时间。
同样是国际大都市,各有各的不同。经济,北京持续增长,温哥华力图摆脱低迷,但两者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一个是2008年奥运会,另一个是2010年冬奥会,都希望展现自己繁荣文明的新篇章。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