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移民服务首页 >> 移民加拿大 >> 加拿大实用信息 >> 取个英文名 真够伤脑筋

取个英文名 真够伤脑筋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6-18

中国大陆流传一则「菜市场名字」的冷笑话:在大街上随便喊声「王伟」,绝对会有人转头回应。但现许多大陆双亲为避免小孩姓名太稀松平常、不具特色,反求助耆老或字典为小孩挑个艰涩难读的名字。

「泰晤士报」报导称,为小孩取个稀奇古怪名字缘起於其双亲的名字太「菜市场名字」,目前大陆90年代结发的夫妻,其父母亲多历经强调建设新中国年代,故名字「爱国意识」十分浓烈,「跃进」「建国」等菜市场名相当普遍。取意纪念伟大祖国的「伟」即是一例,单北京市名叫「李伟」的市民超过3千人,而名叫「李军」也有3千多人。

年轻一代夫妻为小孩择名多已放弃具歌颂祖国意涵,许多夫妇还特意求助国学耆老、命名师帮忙选个好字。取名多从古诗词、拥有5万多字汇的康熙字典内寻字,再搭配小孩生辰八字与星象挑选出最好名字,且以艰涩难读、颇具诗意者为佳。

不过,奇字怪名也带来许多不便。由於许多文字未简化为简体字且无法转为电脑字码,导致出现无法在银行开户、购买机票等窘境。为解决此一问题,公安部着手建立文字资料库,并将数千个不常用珍稀古文字全排除,新法令也规定不得取从资料库找不到名字。看来大陆菜市场名字只会多、不会少。

如果将「泰晤士报」的报导转过来再看,对於移民北美的华人移民,在为自己及子女取英文名时,大概也会对英文名太「菜市场名字」有所顾忌,站在多伦多繁华的央街上喊一声「Sam」或「John」,回头的人也不会少於像大陆叫「李伟」、「李军」的。取个英文名常常令人伤脑筋。

为何非要取英文名?

移民海外取个像样的英文名,对大多数人而言是理所当然的事。但也有华人学者不以为然,对国学有深厚研究的李老师就很反对华人取英文名,「中国人就应当用中文名(以汉语拼音书写),为什麽要去取英文名,这个叫Janet,那个也叫Janet,不知叫谁。我给多伦多大学校长取了中文名,他现在一直在用,用得很好,中文名很有意义。」

李老师坚持中国人应保持以联合国认可的汉语拼音为准的中文名字,她认为,中文字本来就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字字对人一生的成长都有影响,是一种个人化、文化性的标识,不能以英文名来替代。

但李老师的观点并非能引发很多赞同之音,来自上海的李玉诚最近将原来留在国内上学的小孩接回多伦多读书,本来也想不取英文名,但发觉小孩上学後就很不方便,「因为中文名念起来总不像英文名那麽连贯,在英文环境中给人有些格格不入的感觉,而且汉语拼音有些很像英文名,如Sun等,但有些字母,如X、Q、Z等音,很多西人都念不准,常常会给小孩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所以最终还是给小孩取了个简单的Jason英文名。」

而在职场中拼搏的华人移民,感受到英文名重要性更强烈,郑晓原本是学精密仪器专业的,移民来到後并未做回本行,打了很多Labour工之後刚找到一份工厂管理工作,根据找工的经验他称,在本地工作职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如果用中文名去应徵的话,往往给雇主是个外来新移民、没有加拿大经验的印象,而且像他中文名汉语拼音是Zheng Xiong,常常雇主或同事还念不准,用英文名沟通也方便很多,没有一种隔膜感。

实际上郑晓的感受恰是反映出很多华人移民取英文名的心态,简单讲就是入乡随俗,融入英文社会。对中英文姓名学都颇有研究,且最近忙於帮大陆新移民取英文名的风水命理名家伍子明就认为,这是一种对民族、社会的尊重,也是融入社会的一种方法,就像西人去中国做事,都会取一个中文名一样,大家叫起来也亲切很多。

取名重音意 喜好各自在

中国人取名一向看重其中涵意及读音和音或响亮,取英文名也一样追求音意相合,而西人取名时还往往与当年红名星、风云人物有关,足坛小生David Beckham红极一时之际,当年出生小孩叫David不少见,Bill Gates成全球风云人物之时,投Bill之名的婴儿也就特别多。

中国人早先取英文名的,主要是与西人打交道的政商界人士,另外还有很多与宗教有关的因素。赵瑜表示,早前旧上海小孩取英文名,往往有宗教的关系,如天主教洗礼後就取一个与天主教圣名相关的英文名。她的英文名Irene,是偶然机会所得,当年上海解放前夕,小孩们总喜欢去旧货店买一些美军留下的东西,她买了一个银牌,上面名字就刻着Irene,後来知道Irene之名源起於希腊和平女神,而她恰恰小名就是「平平」,意思是在日本占领上海时能保平安,所以就取了这个英文名。

而现在很多来自中国的新移民,本来也不在英文环境中生活、工作,大多是移民後才取自己及孩子的英文名,一般都是以音、意与中文名相近为要,请英文质素较好的人取名,或是查找英文姓名书来检索。也有一些家族本有字牌,也是取意义相近的英文名。如来自湖南的刘先生,孩子是「思」字辈,所以英文名全部都以S字开首。有些人取名也捕捉偶遇性的感觉,恰在报上或走在街上看到一个英文名感觉不错,就随机性的取了这个名字,也并非有何深意其中。

名字相同难免 笑料时常可见

「菜市场名字」在中文中多见,但在英文环境中华人英文名「撞名」的情况更多,因为华人很少去找一些偏辟艰涩的英文名,否则连自己都念不上来就麻烦多多。所以在学校、办公室中,同名乃至同姓的华人常常相遇,简单区分就是在名後再加一个字母,或是年长称「大」,年小称「小」,基本上不会有混淆情况出现。

但在不相识的环境或文书证明方面可能就会出现问题,城中就有一位黄姓名人,一次有人致电给他,在电话中劈头盖脑将他痛骂一顿,说黄先生搞了他妹妹,恐吓要求赔偿,足足骂了半小时,等到黄先生分辨,对方才知是搞错了对象,原来是电话薄同名同姓闯了「祸」。

那是否用了中文名就能避免名字「撞名」的情况?情况可能更糟。

因为中文名字按汉语拼音念读有四声之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但在书写上完全分不出来,如姓为「施」与「史」,读念完全不同,但写出来皆为「Shi」;「于」、「俞」不同字,但皆为「Yu」;同样「汪」、「王」不同字,同为「Wang」。不仅如此,而且来自中港台不同地方的华人,还存在同字不同拼音的情况,如「黄」,汉语拼音用「Huang」,香港则用「Wong」,以至於西人看了以为非一族类。

因此中文汉语拼音造成的混淆在英文环境中往往比英文名更严重,出现拼音上同名同姓的情况很多,特别是在法律文件证明等方面,会出现很多手尾。公民申请是最明显的情况,很多申请人因出现同名同姓的情况而被要求再加说明及打指模。

移民律师林达敏就遇到很多这种例子,他称,移民局经常因同名同姓的情况而寄错通知,曾经有一位姓「Cheng」的移民申请人,就收到一份移民局要求接受寄生虫治疗的通知,但最後发觉是同名同姓之误。中文汉语拼音造成的同名同姓问题实际上比英文还严重,因为英文有1千个单音,但中文只有4百多个单音,四声无法显现在书写中,反而英文名更简单易别。

不要过份看重名字的影响力

中国人取名讲究五行、生辰八字相配,并往往将之视作一生命运的关键,生恐取错名走上衰运,所以对英文取名也非常重视,但实际上对普通人而言,取名并非那麽「重大」,也就是一个个人符号标识,连经常帮人取名的伍子明也认为不必过份看重名字。他称,对普通人而言,名字对命理的影响力不会超过5%,不过,对如明星、歌星等公众人物就不同,名字对前程的影响力就很大,有时改名可以助旺,在西方娱乐圈不乏这种例子,比如老牌歌星Tom Jones以前的名字很长且难念,改了名Tom Jones後就大红大紫起来。

中文名讲五行,原来英文名除了有西式姓名学研究,同样也有东方式的五行之分。伍子明就有此说,据其介绍,英文24个字母可分出五行,名字属相皆不同,如Kevin属木,Derek就属火,名字第一个字读音是最关键的,所以在取名时就要考量名字的五行是否与其人相配,以补八字之缺,而且26个字母顺序26个数字,名字首字母单数比双数为好。有时可以因个人情况不同,创造一些适合的英文名。

那问题还是会出现在华人身上,同样姓「黄」,拼音大陆人称「Huang」,香港人称「Wong」,那不是五行不同吗?伍子明解释称,一定以中国的汉语拼音为准,即「Huang」,而且相信将来全球中文拼音都会统一为汉语拼音。

名字是否助运旺财,各有说法,但到来海外的华人移民,可能大多只是为融入这个社会而取一英文名,免不了会伤些脑筋,不过也从中去学识一些西方文化之道。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