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移民服务首页 >> 移民美国 >> 美国关于美国(二级菜单关于美国) >> 美国教育为何那么好?

美国教育为何那么好?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6-17

又要开学啦!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家长又要为几个月后孩子成绩册上的数字担心,孩子则要再次经历“收心”、苦读的过程。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家长们交谈中频率出现最高的话变成了“瞧瞧人家菲尔普斯/姚明/郭晶晶……要是我家宝贝儿将来有人家一半儿本事我就知足了”。可在培养孩子摘得生活中“金牌”的路上,家长和孩子都面临着无数的问题,尤其是下面这几个:



不少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机灵劲儿,可一上学就不灵了,这是为什么?

有的孩子除了念书学什么都快,除了背书记什么都牢,症结在哪里?

说了多少遍的毛病改不过来,为什么小小年纪的孩子会那么“拧”?

素质教育已经喊了很多年,到底怎么样才能让孩子真正全面发展?

教材陈旧落后、教学方式老套、对孩子的评价不科学,这是每个家长和孩子都要面对的问题,怎么办?

这些问题真的无解?其实不妨扩展视野,看看欧美国家推崇的解决方法。这里就将世界教育大师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和他的华人弟子张开冰女士的亲身经历,结合我国教育文化特点给您答疑解惑。



为什么“灵童”进了学校却变成落后生

小女儿两岁的时候,有位保姆蔻蔻只会讲西班牙语。三个月后,小女儿和她在一起嘀嘀咕咕说的全是西班牙语了。把我羡慕得不得了。我和蔻蔻的交流比小女儿和她的交流要多得多,而且我还有字典和语法书的帮助,可我的西班牙语就是原地踏步。更让我讶异的是,四岁的大女儿竟然可以当我和蔻蔻的翻译。她很清楚在什么情况下用哪一种语言,和奶奶讲中文,和同学讲英文,和蔻蔻讲西班牙语,比多国语言电子词典切换的还快。

我相信许多努力想学好一门外语的成年人都会和我一样感慨:学外语要是能像小孩学母语那么容易就好了!孩子们不需要专业语言教师,不用语法课本,没有考试,都能自然而然地学会他生活中所用的语言,哪怕是多种语言。母语学习是人类行为中最令人惊叹的表现之一。除了母语,在生命的头几年,孩子们轻易就能掌握许多技能,能说会道,能歌善舞,对数字、分类、因果关系,以及人际关系都有了初步的感觉。到底是什么使孩子们能自然习得,至今仍是学者们无法理解的学习之谜。

然而,我们是否留意到,同样是这些神奇的孩子,在进入正式学校后却可能在学习上遇到极大的困难?有些孩子在听说方面没问题,但读和写却是对他们的极大挑战;还有些孩子喜欢数数和数字游戏,但数学运算却使他们很烦恼,更别说复杂一些的数学应用题了。小时候自然而然的直觉式的学习能力和方式,似乎和这个文明世界所要求的学校学习是那么的不同。于是,这些学生便成了学校里的失败者或牺牲者。

更困扰人的是,学校里不少所谓的“好学生”虽然考试成绩优秀,可也没能真正理解课程中的概念与原理;然而一些能将学到的知识用来解决现实问题的学生,却不能通过考试。就好像往往一个能在十分钟内背下说明书的读书人无法把机器组装起来,但一个目不识丁的人却能一眼看出哪个零件应该安装在哪里。

为什么有些人可以轻松自如地学会某些概念和技巧,却在学校这个最尽力提供技能与知识的地方感到学习困难呢?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他的《未受训练的心智》一书中讨论了这个问题。他告诉我们当今的教材、教学和评价方式以及教育机构是如何不适合我们的心智和自然学习规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



孩子真的是一张白纸吗?

生命前五年的经验会对我们的一生将有决定性的影响!

我们常常听人说,孩子的大脑是一张白纸。教育的目的就是用各种信息、知识、技能和智慧来装备这个大脑,使孩子们长大后有能力地投入这个世界。如果孩子的大脑真的空空如也,什么都不知道,那么我们的教育应该容易得多。

然而,一个多世纪对人类发展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婴儿是一个设计精良的生物体,小小的世界里已经充满了感官的认识和动作,他们会用自己特殊的眼光看世界。他们理解世界的能力在不断增强。在进入正式学校学习前,他们对物质世界、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都已经拥有许多“未受学科训练”的认识,这些认识有对有错。

孩子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还体现在他们对生活事件构建出了各种模式,加德纳教授称之为“剧本”。孩子的“剧本”既有他们亲眼所见或亲身体验到的,也有他们在电视电影或书本上看来的。
比如,城里孩子的生日会“剧本”可能是唱生日歌、许愿、吹蜡烛、吃蛋糕等一系列的活动;农村孩子的生日会“剧本”则可能是吃一碗加鸡蛋的寿面。日常生活的经验有时也会带给孩子一些错误的印象,比如,认为所有的护士都是女人,所有的黑人都是穷人且有暴力倾向等等。五岁孩子的心中已经充满了许多可以运用的“剧本”和观念。它们会在今后的数十年被一再引用,而且非常顽强有力,甚至在大脑受伤后还能残留下来。还有许多早年的错误观念和印象是隐蔽的,不容易被觉察。

当孩子们上学的时候,他们会期待在学校教材上的内容符合这些“剧本”和观念,那么他们就比较容易吸收。但若是教材的内容与他们心中地位牢固的各种“剧本”发生矛盾冲突,孩子们就难接受或可能扭曲它们。孩子们的早年观念常常是不成熟、可能存在误导或有根本性错误的,这些印记往往会造成学习困难。老师和家长往往不了解早年形成的观念的影响力如此巨大,而将它们忽略了。

如果有人问你:两个体积相同但重量不同的铁球,从同一高度自由落地,哪个铁球先到地?学过中学物理的你应该都懂得回答:同时落地。我也知道这个标准答案,而且中学物理考试的时候也是这么作答的。但是在我的经验和理解中,重的物体一定比轻的物体下落的速度要快。所以,每次在回答以上问题的时候,我的心总是不踏实的,口是心非。在意大利的时候,为了解开心中的谜惑,我特地跑到比萨斜塔,在塔上做了那个著名的伽利略实验。实验的结果再次确认答案的正确,可我还是无法从内心真正理解,“为什么不是重的那个先落地呢?”儿时的错误概念是那么地顽固不化,挥之不去,抹之不掉。

儿时的这种直觉式理解威力强大,它们可能会成为认识事物的主导方式,而且一旦离开正规教育环境时,这些理论的威力很有可能再次出现。

佛洛伊德说:“生命前五年的经验会对我们的一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日后所有发生的事件对它的反对都是徒劳。”五岁儿童的心智持续存在于我们大部分人的心中,存在于我们的日常活动中。如果这样,教育还能做些什么呢?

??

寒窗苦读十几年意义何在?

如果说学前孩子的大脑是一块刻有许多错误印记的石板,那么学校的教育应该是帮助他们把那些错误印记磨平,重新刻上正确的印记。用一个比喻,不成功的教育就像是在刻有错误印记的石板上撒了一层沙子,再在沙子表面写上正确的印记。表面看来,好像孩子们已经获得了真正的理解,可是,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或需要做紧急应对时,就像刮起一阵大风,沙子被吹走,露出的依然是原先深刻的错误印记。

??既然每位学生的内心都有一个未受学校训练的五岁孩子的心智,而且挣脱着要表现出来。学校的任务就应该是把这个狂野的心智安定下来,给它套上笼头缰绳,让它接受文明。这是一个困难而复杂的过程,学校的教育既要修正孩子生命前五年中的各种错误概念,又要防止规范化的过程可能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或是强化了在这个阶段还没有彻底生根的偏见与“剧本”;同时,教育还要试图保留住孩子心灵中独特的品质——好奇、冒险、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灵活有弹性的解决问题能力等等。

从教授简单的读写算数,到让家长上班时孩子不至于流落街头,学校教育有很多功能。但是,加德纳教授指出,要让学生们在学校呆上十几年,需要一个更有力的理由。他在《未受学科训练的心智》的姐妹篇《受过学科训练的心智》一书中提出他的观点:必须要训练学生的学科心智(the disciplined mind)。

如何为孩子消除早年的错误观念和重塑正确的印记是学校教育的中心课题。

训练学生的学科心智不是仅仅传授某个知识领域中的各种事实的汇集,如历史的年代日期和名称,科学的公式和数据等等。而应该为学生揭示真相后面的学科思维方式。比如,科学理论、假设和实验数据之间的关系;历史过程中人类的作用、动机和目的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或者文学作品中文字、作者的经历以及写作意图之间的关系等等。

当前,一般学校还是侧重在要求学生用学校要求的形式将所学过的事实、概念和问题复述出来,这当然谈不上学科理解。只有当学生能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灵活应用在新的情形时,才算表现了真正的理解。比如,学物理的学生能正确地应用力学原理,解释一种刚接触到的仪器或机械的操作原理;学过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大屠杀历史的学生,能够讨论引发今天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之间种族清洗的原因,并且能对未来的发展提出有根据的预测。
为了解开我对两个同体积球体落地的迷惑,也就是想帮助自己消除头脑里那个根深蒂固的错误概念,重新刻上正确的观念。我特地请教国家一个教育重点实验室的老师。她非常热情地带我到一个电脑屏幕前坐下。屏幕上出现了比萨斜塔,有两颗球从塔上落下,球身标明一颗轻一颗重,两颗球同时到地面。电脑屏幕不停地重复这个画面几十次。然后,那位老师满意地问我:“现在记住了吧?一句话或一个画面重复二十几遍,一般就能记住了。”我有点啼笑皆非。我要的是真正的理解现象后面的原理,或者更进一步,知道了这个原理后可以在哪些地方应用。我的问题并没有解决。让我感到遗憾的是,如果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教学目标和方式依然是如此肤浅,怎么指导相关的学校和教育政策制定者呢?

美国教育为何那么好?

我们今天的课程设计起源于一百年前的美国中等教育十人委员会。当时,美国政府要求普及教育,这个以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为首,由美国教育界领袖——大部分是大学校长组成的十人委员会,负责为全国学校教育政策提出建议:“不管学生学习是为何目的、或者要读到什么阶段为止,只要他们愿意学习,那么中学教育的每一门学科,都应该把相同的内容以相同的方式,传授给每位学生。”

这个决议影响了整整一个世纪几乎全世界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另一方面也影响了课程设计的传统:中学为大学而教,小学为中学而教,幼儿园为小学而教。为下一阶段教育输送人才,往往会忘了本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目标。

教育大纲规定学生在每个不同的学年应该学会几十或几百个课题,灌输大量的主题和概念。课程设计者希望把他们认为重要的知识,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部教给学生。这个错误的致命点就是老师要拼命赶进度,根本顾不上学生是否达到真正理解。时间有限,班级里的学生又那么多,课堂上老师根本顾不上不同的学生的不同理解程度。当教学效果靠考试来评估时,老师当然愿意留多一些时间来复习功课,希望通过反复的练习和题海战术,让学生能够条件反射式地在考试中有优秀的表现。理解的问题虽然存在,但在老师的指导和向标准答案妥协的要求下,学生也可能学会如何“恰当”地解答问题,使自己通过考试。一张表面优秀的试卷下面遮盖的是千疮百孔的知识结构和理解。

每个学生有不同的心智,每个人的学习、记忆、表现和理解的方式也各异。我们要检讨过去学校所施行的统一式教育,用相同的教材、相同的方法甚至相同的评估方式对待所有的学生。

老师们要知道如何配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在不同的阶段教授合适的教学内容;他们要了解即使孩子的年龄和体型相仿,不同孩子的心理发展速度也不尽相同,所以最能帮助到孩子的课程与例子也不一样。

学校应该照顾最大多数的学生,兼顾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表现和理解方式。好老师应该为一个概念打开多扇窗户,提供若干不同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如果老师无法启发学生的心智,学校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和学生未来进入社会所要用到的知识没有太大的关系,就不禁让人质疑将学生托付给学校,到底有什么用处?

??

婴儿是怎么感知社会的?

怎么让孩子通过符号认识世界?

对孩子来说,学校到底是个什么地方?

如何摆脱“学校造成的困境”?

孩子如何思考?学校该怎么交?问题的答案尽在《未受学科训练的心智》。

??

孩子现在学的知识将来适用吗?怎么让孩子学到能受用终生的知识?

不同的文化对教育有什么影响?

美国人怎么为深度理解设计教育?

科学家、数学家、艺术家、历史学家…怎么让我的孩子也成个“家”?

超越课程和标准化考试,每个中小学生都应该获得的教育是什么样的?难题解答尽在《受过学科训练的心智》。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