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多伦多不知道海外华人多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6-16
上次《同一首歌》走进加拿大,两万余观众挤爆罗杰斯中心,笔者感慨道,不到多伦多,哪知道海外华人多。新年伊始,不小心连续发生的两件事,再一次印证多伦多的华人真是多。
除夕下午,拿起手机给一些朋友打电话问候新春,一通通的电话过去,换来彼此的相互祝福与鼓励。好在现在的手机都可以储存电话号码,人们对现代高科技的依赖也日渐增强。要不然,仅凭日渐消退的记忆力,实在难以将上百个电话号码全部印在脑海里。有时在想,要是哪一天手机突然丢失,真不知道能否与自己家里取得联系。
“新年好!”“新年好!谢谢!”与一个半年多没有联系的朋友打电话是以问候开始的,对方多回过来“谢谢”两字,标准的普通话,只是听起来感觉多一些鼻音,像是感冒没有好利索。“怎么最近身体不舒服?是不是老嫂子没有照顾好?”电话那边似乎停滞了一下,声音慢慢地传过来,“你是……,是不是找错了人?”“这不是老赵家吗?”“不是,这是我上个月刚刚装的电话。”“嗷,对不起,实在对不起,我打错电话了。”
放下电话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将这个号码从手机中删除。稍后,通过其他的人总算与朋友一家取得联系,令自己不安的心神渐告平息。
其实,拨错号码的事情不时发生,对方不少都是华人,只是没有像这样有戏剧性,好像知根知底一样。特别是以8结尾手机号码和汽车牌照,套用今年春晚的关键词,“相当多”的都是华人。如果不相信,开车时左右摆摆头,也满眼尽是华人的面孔。
没有想到,更大的笑料还在后面。
除夕之夜,驾车去多伦多北面的列治文山(Richmond Hill)的朋友家过节,这是一个华人居住比较聚集的社区。天色已晚,空中还飘着细雨,小区内的路牌标志在昏暗的路灯下并不十分清晰。按往常的记忆,没假思索,过路边邮箱就右转入小路,倒数第二间就是朋友家。
还是老样子,双门的车库大开,友人家习惯于从车库进入室内,而不愿意走侧面的大门。与往常不同的是,车库内的车换成了一辆枣红色的迷你Van(Mini-Van),想必是朋友还邀请了其他客人。
“我们以后也买一辆Van吧?”看到那辆车,便和妻子商议道。
儿子已经跳下车,在车库内按响了门铃。两家的孩子相差只有一岁,聚在一起的时候,最爱玩的就是电子游戏。
一位年轻的女子将门打开,儿子冲进门去直奔厨房,看见一位老人家正在包饺子。“奶奶好!”儿子用他那仅有的几句还算流利的汉语向老奶奶问好。
“David呢?”David是朋友家儿子的英文名。
开门的女子对随后跟进的妻子说:“请进。”妻子对这位陌生女子说:“你来得早!”然后抬脚进入厨房,希望看到朋友一家人。
突然间发现,房间内除这位女子和老人家外,别无他人,老人家包饺子的手停在那里半空。
妻子意识到不对,“哎呀,我可能走错门了!”
那女子笑盈盈地用普通话说,“我也觉得奇怪,你在找谁?”
还好,我正在车内抽最后一口烟,要不要全家都在除夕之夜入错门,连忙万分道歉,尴尬地退出。
原来,这家与朋友家是同一条街道,这是一个环形街道(Crescent),两家都在街道顶头右手的倒数第二家,不过,一家是顶头后街道左转,另一家是顶头后街道右转。因为天黑,没有留意前面的转弯,而且两家的建筑结构是一模一样,包括室外的草坪。
再补一件事,不过不是发生在新年期间,但也值得写在这里。儿子学校的老师某一天上课迟到,课堂上,老师自己忍不住向学生说,自己汽车的保险又要高涨。学生们忙问是怎么回事?原来这位老师迟到的原因,是因为低头看车位旁的咖啡,没想到前面是红灯,结果追尾撞上前面的车。
这个老师看来不是一个安全驾驶的车主,车祸发生的频率挺高,几年来共发生四起车祸,虽然没有说明肇事的原因归属,但老师无可奈何地对学生说,奇怪的是,每次车祸的对方都是相同(族裔)背景的人,猜一猜是什么人?
没错,全部都是华人。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