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移民加拿大奋斗史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6-16
来到加拿大开始新生活的大陆移民,从最低层做起的不在少数。然而从拿最低工钱的操作工干起,直到公司副总裁,潘刚的成功之路却充满了传奇色彩,也记录了他所付出的艰辛和才智。
1990年,在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供职的潘刚,以陪读的身分抵加,居住在安省滑铁卢市,他先边做义工边学英语。3个月后,为了生计,他去了工厂当焊接工,时薪5块钱。
尽管潘刚从未做过焊接,但学无线电专业的他上手很快,老板发现他会检查电路,3个月后就提升他为技术员,又过了3个月老板发现他不仅会检查电路,而且会设计电路,又有中国的学位,于是乾脆让他来做工程师。
1年后,潘刚在回国探亲前对老板说﹕「中国有个传统,父母都会问出门在外的孩子表现怎样。」老板回答他﹕「如果是这样,你可以告诉你母亲,你现在是生产部经理了。」就这样,凭著出色的工作表现和业绩,进入工厂的第7年,潘刚就做到了公司副总裁的位置。其间他征求过老板的意见,是否有必要拿个本地的学位。老板回答他﹕「我见过的许多硕士、博士生都没你能干。」
谈到这段经歷时,潘刚说,他很喜欢「机会」这个词,但他是把它分开来看的,「机」代表机遇(opportunity),「会」代表会干(capability),要成功二者缺一不可。他还表示,「我走了与别人相反的一条道路。」因为别人是先读学位再进入专业领域,而他则相反。
大凡非本地出生的华人在西人公司做主管多是分管技术工作,主要是语言文化的障碍。潘刚负责公司的全面运营,可却是在出国10年后他请了英语家教时,才意识到自己的语言差距,他说﹕「作为上司,下属不会说你英语不好﹔老板要用你,也不会嫌你英语不好﹔作为公司的代表,客户因为要与你有业务往来,也不会抱怨你的英语。但家教会不客气的纠正我的发音。」
于是,潘刚萌生了读商管硕士学位(MBA)的想法,因为既可以学知识,又能学语言。经过了入学考试,导师对他的背景也满意,可担心他的英语水平。在潘刚自信的表白下,导师同意下一年会考虑他。他却说,明年他就不会来了,他选择在今年入学,就为在2002年毕业,那将是他为自己预备的40岁生日礼物。导师听了,笑笑说,你被录取了。就这样,边工作边学习,潘刚在他40岁时,如愿拿到了加拿大排名第一的西安省大学Ivey商学院的MBA学位。
潘刚有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他在外边是副总裁,回家却是主厨。他自豪地说,我自认为,在做父亲和丈夫方面我是成功的。
MBA毕业后,他得到了回国发展的机会,到一家高科技企业做总经理。但十几年来,已习惯了加拿大的生活方式、社会和自然环境,国内的一切倒显得有些陌生与隔阂,加上对家人的牵挂,几个月中,他竟平均不到一个月就要来一次中加往返。他开始意识到,尽管你可能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但不一定是Made for China(为中国制造)。
于是,他又回到了家人的身边。毕竟,家庭才是他人生价值的核心。现在,他已成功地创办了自己的企业GOI,并与人合办了另外两家公司。潘刚继续书写著自己创业的篇章。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