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6-16
中草药的发展与成就日益引起世人的关注,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积极从天然药物中开发新药,其抢占市场的势头十分强劲。特别是近年来,中草药在德国的发展最为迅猛,虽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如德国对中药管制及检验十分严格等,但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已成为潜力最大、最具发展前途的市场之一。
市场规模 植物药制剂产销领先 ●市场规模20亿欧元 德国是西方发达国家中应用草药和销售植物药最多的国家,其市场规模在西欧居首。
根据德国药物管理协会提供的信息表明,在德国药品市场中,草药约占20%~30%。从整个德国市场药品营业额看,草药销售额从上世纪1985年的7.7%增长到1989年的10%。1992年的一项报告称,德国市场有12.6万种药剂,其中植物药7万种(包括茶剂4万种,如菊花茶、薄荷茶、缬草茶、姜枣茶等),植物药销售额约占销售额的20%以上,价值30多亿马克。据“EuropeHerbalMarket”(欧洲草药市场)报告称,1995年欧洲草药市场销售额约38亿美元,德国占7.9%。2002年德国药店非处方药(OTC)的销售额为68亿欧元,其中植物药占30%,即20.7亿欧元。在产品质量、剂型包装等方面占有优势。至上世纪90年代,德国植物、动物药材进口额每年达600万美元以上,研制成药内销或出口。德国较大的销售额的植物药有:银杏叶(Ginkgobiloba)治疗心脑血管疾患;欧七叶树(Aesculuship?pocastanum)治疗静脉曲张疾患;山楂(Crateagusspecies)治疗心血管系统疾患等;其他还有乳蓟子(Silybummarianum)治疗肝脏疾患;洋甘菊(Matricariarecutita)用于抗炎、解痉、抗菌等;贯叶金丝桃(HypericumPerforatum)抗忧郁;香桃木(Myrtuscommunis)止咳;大荨麻(Urticadioica)治疗泌尿系统疾患;欧寄生(Viscumalbum)抗肿瘤等。
●德产新品领先欧美 德国现有近百家中药或植物药厂、10余个中草药研究机构,对中草药活性成分的提取、质量检测、体内代谢和制剂特性的研究,其成果居于欧美领先地位。
如大型制药集团拜尔公司,以前对植物制剂很不重视,而如今也在将植物制剂引入市场,较有影响是抗忧郁症的贯叶金丝桃(Hypericumper-foratum)植物制剂;怡默克药厂的当归浸膏“优美露”等也畅销世界各地,该厂规模较大,设备齐全,单中药材标本就达千余种;再如瓦格兄弟公司,是德国主要的植物药(或顺势疗法药物)生产厂家,1995年其植物药复方制剂的主要产品已达188种,来源于347种药材,其中植物264种(占70%),矿物、金属类药材及其化合物约42种(占12.1%),化学物质原料25种(占7.2%),维生素类6种(占1.7%),化学药品6种(占1.7%),动物或生物制品4种(占1.2%)。每种制剂的组成药物1~17种,以5~8味居多(108种,占57%)。剂型多为滴剂占69.7%(131种),50ml瓶装;糖衣片14种,注射剂13种,合剂12种。该公司产品适应症广泛,多以内科各系统疾病和外伤为主。此外,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大蒜制剂及免疫促进制剂紫雏菊(Echinaceapurpurea)制剂等均由MadausBionorica这类公司开发出来。德产中药平喘剂“碧桃仙”(Piptalcim),内含穿山龙、土茯苓、知母、甘草等10余味中草药。较著名的产品如Schwabe公司研制的用于心脑血管病的银杏叶(Ginkgobiloba)制剂“泰波宁”(Tebonine)等也都是热销产品。
消费需求天然植物药热浪迭起 ●消费人群迫切需要 全球公认德国西医水平是世界一流的。但是,无论再好的西方现代医疗技术,也难免面临诸多久治不愈,或虽能控制但药物副作用大的疾病。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尤其近10多年来,随着化学药品毒副作用不断出现,医源性、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加以及生化药品研制成本巨大,医药费用昂贵等现实问题的存在,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更为自然的传统医药领域,期望从中寻找出路。一个“回归大自然”、崇尚天然药物的潮流正在全球形成。
近年来,德国许多公民在保健和治疗上求助于天然药物(绿色药品),对自然疗法、民间疗法、草药疗法的呼声很高。为了适应时代所需,1980年联邦德国政府有关人士曾表示“无意阻止天然药物的临床应用”,实际上推动了开发天然植物药的热潮。在那里,中药、草药及植物药等一些非西药的治疗,深受德国广大民众的欢迎。
●中草药疗效渐被认知 德国也有传统医学,也用草药治病,甚至还有放血疗法等。
来佛姆商店(Re?formhaus,意为专卖改良食品店)出售植物药茶,功效几乎遍及所有疾病。至上世纪90年代,德国应用药用植物已达900余种,人们对草药、植物药的相信程度在升温。据德国一家著名的民意测验公司(Emnid)1995年民意测验结果表明:89%的公民愿意采用非医药疗法。另据德国Allewsbach民意调查公司2002年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73%的德国人目前使用植物药物,其中妇女占79%,人们使用植物药品目前主要用于治疗咳嗽、感冒、胃病、消化不良、晕车船、心脑血管病、抗衰老、抗疲劳及用作补药等。对内科医生和家庭医生(HauseArzte)的调查结果显示,34%的人经常使用,48%偶尔使用,10%因病人的要求而使用,8%从来不用。
笔者曾在德国北威州雷克灵豪森市伊丽莎白医院中医中心(Nordrhein-westfalenRecklinghausenElisabethKrankenhausTCM)接触到许多患者均比较相信中医药,认为中草药是自然疗法,既能治病养身,又大多无毒副作用,多数病人主动要求处以正规的中药处方。
90年代德国就有报道独活寄生汤治疗痹症,羊肉生地汤用于产后体虚,也常用川芎、白芷、当归、冬瓜仁、百合、丹参等中药,以消除雀斑、皲裂及润肤美容等。减肥中药,外用内服,配方多样,均有一定疗效。特别是从1991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在巴伐利亚州的魁茨汀(Bavariakotzting)中医医院建立后,经各种传媒对中医药进行了广泛的宣传,现在已有较多的德国公民对中草药有所了解,越来越多地被德国同行所认可。
准入门槛GMP标准严控准入 ●饮片质检GMP标准一丝不苟
德国是草药法规最完善的国家,对中草药的管制也是世界上最严格的。
对国内及进口草药(指单味草药原药,即中药的饮片)有一整套检验标准。首先,中国出口饮片的厂家,需经德国药政部门核实,按GMP有关规定标准进行考察,被认为合格后,德国药管部门才准许该厂生产的饮片进口;其次,饮片到德国后,将进口的品种及数量报有关生药的检验部门,该部门对进口的饮片进行性状及理化检验,检测项目及标准,根据有关文件整理执行。比如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各项标准(在德国已有德译本及英译本),中药饮片检测,包括重金属含量、黄曲霉素含量、农药残留量、微生物量等。德国法律规定,凡中草药检测不合格的禁止应用,违者必究。
如中德合办的魁茨汀(Kotzing)中医医院8年来从国内进入了约300种饮片,经过检查不合格的品种为66种,约占20%。
其中重金属超标者21种;农药残存量超标者21种;细菌、微生物含量超标者24种;伪劣品种8种。在重金属中以镉的含量超标者最常见。在不合格的品种中最常用者有人参、柴胡、薄荷、菊花、川芎、款冬花、青皮、旋覆花、丹参、红花、当归、白芷、枸杞子、独活、吴茱萸等。
●中草药应用品种用法律限定 目前,德国政府还没有为中医大开方便之门,中草药未进入公立医院,故其费用亦未划归医保范围。
如要作为正式中草药(植物药)在德国销售,获得德国有关法律保障及医疗保险,必须通过向德国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申报,经指定的权威药检机构鉴定合格,方可在德国境内合法销售应用。笔者走访德国的杜塞尔多夫(Düsseldorf)、波恩(Bonn)、科隆(Koln)、明斯特(Münster)、多特蒙德(Dortmund)、埃森(Essen)、杜伊斯堡(Duisburg)等城市,在市场上观察到一些中草药,但没有专门的中药店(巴伐利亚州的Kotzting中医医院除外)。
中草药的分布也很乱,如肉桂、豆蔻、茴香等在调料市场上出售;菊花、玫瑰花、月季花、芍药等隶属于花店;葛根、莲子、白扁豆、红小豆、绿豆等作为食品卖出;人参、花旗参、当归、川芎、红花等,在药店作为滋补品、营养食品。
因此,中国医生所开的中药处方,只能在部分私人诊所或特定药房才能抓到,他们的中药进货渠道基本上是从第三国进口,比如荷兰、比利时等国。所以中药的品种与数量十分有限,当地的中草药零售价要比中国国内同类药品高10倍以上。
●中成药市场准入难度大成本高 中成药(指草药制剂)进入德国市场目前存在极大的难度。中成药一般是随身携带或通过非常规途径输入,如转手我国港台地区、日本或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入境,甚至转手美国购进,而且使用仍然不能公开化。
据了解,中成药要得到德国政府批准进口,首先必须依照德国政府有关规定,在德国完成药理、毒理、药化及临床验证等一系列项目之后,被认为合格者才能进入。
据称这笔费用至少超过千万欧元。迄今为止,没有一种中成药在德国及至西欧任何一国注册为药品。相反,保健食品进口的审批手续比中成药简化一些,均按食品标准办理。这类产品进口与饮片进口相似,首先按照GMP标准,德国药政部门官员要到中国生产厂家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者,该产品可以进入德国市场按保健品出售,但不能公开作为处方药物用来治疗疾病。
对接手段解开中医药每一个结 ●加强中医药宣传力度 由于德国对中医理论尚未普遍接受,医学界、卫生管理部门有关人员对中医药还怀有相当大的偏见,若想让中医药在德国医学领域内真正占有一席之地,中国方面还应大力加强中医药的对外宣传,进一步扩大中德政府及医学同仁间的交流。
同时,国内卫生和中医药管理部门有必要多考察参观德国当地的中医药研究机构,了解中医药开展及应用、销售情况,从行动上给予支持,以引起德国卫生部门对中医药的重视。要充分发挥WHO在我国设立的国际传统医学合作中心的作用,建立一批中医药涉外基地,开拓新的领域。组织境内外编辑出版更多的学术水平高的中医药译著,扩大中医药的知识传播,增强其学术影响。
●建立无公害药材基地 我国在中草药的种植、生产、有效成分分析、毒理药效检测、质量检测、包装、贮藏等方面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科学的方法。
在中草药疗效逐渐被接受的同时,中草药可能存在的毒副作用同样引起德国业界的疑虑和研究兴趣。因此为保证原料质量,应在国内条件适宜的地区建立无公害药材生产基地,使生产出的药材符合当今世界通行的“绿色食品”要求。同时,不断吸收引进新技术,加强创新改革,特别在制药技术和质量控制方面,尽早让中草药达到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国际标准化。
●研发适销对路新品 中医药要想顺利在国外市场拓展,就必须适应外国的国情,经得住所在国的政治、文化、经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
据笔者与德国医界人士接触所知,德国医药强调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实验,否则将认为缺乏科学性;重视单味草药研究(或不超过3种药用植物制剂),不主张复方草药研制;重视针对专病的特效药物,不习惯药物有过宽的适应症;重视关键性药效学研究水平(细胞、亚细胞、分子水平),对于思路无创新、实验手段落后、深度不够但面面俱到的药理药效学研究不甚接受。因此,中国中医药要参与全球化竞争,关键是从中草药产品的毒理、毒性、剂型等方面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做好临床实验,按国际惯例办事,逐步形成国际公认的传统药物标准。
●执行国际通行产品标准 中医中药打通世界市场,德国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其影响不仅仅在于德国,而是乃至欧洲,甚至影响整个工业化国家。
目前中国针灸已得到德国官方的承认,并有一定的发展,而中医药疗法尚需进一步努力。
因此,中国企业应认真追踪研究德国有关中医药的法规,找出经验和问题,制定对策,认真解决中医药出口创汇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由于各成员国间的关税壁垒和人为限制将被取消,我国中草药凭借资源优势、劳动力低廉优势、价格优势,可以平等而又极具竞争力地进入各国市场。所以中草药企业更需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科研与创新能力,发挥、拓宽我国在德国的中草药市场,特别是拓宽以国际惯例要求的产品标准,增强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市场容量的名牌产品,使中草药及其制剂以堂堂正正的医药科技身份登上国际医药市场。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