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7日,由国内著名交友网站世纪佳缘网组织的“七夕”自助餐交友活动在北京工人体育场附近的某音乐主题餐厅举行,吸引了众多男女青年在这红街里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在这个奥运来临前的情人节里,也为“剩女”和“大龄男”们搭建起了一座人工“鹊桥”。图为大家正在做交友互动游戏,以纸“蝴蝶”为载体相互交换个人信息。
留学生,优也;晚婚恋,圣也。在我们周围,大多数被称为“剩男剩女”的人其实都很优秀,当然,成为“剩男剩女”也一定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和背景。本期,我们采访了几位从海外归来的“优剩男女”,听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的心路历程。
现象:越来越多的“优剩男女”
对于海归中的“优剩男女”,海归们自然有自己的标准。在海归酒吧,一名叫“南京月牙湖”的网友描述了自己的心态:我两个月前满27岁,用不少人的话来说,属于“剩女”。父母着急,自己却有时急有时不急。
说到择偶标准,不少人说因为女人的条件高了所以找男人困难,弄到最后女的嫁不出去,男的也娶不到合适的。但越是条件好的男人似乎要求越高,所以有了一大批30未娶的人。
条件一般的男人,20多岁基本解决个人问题了,只要女方长相还说得过去,有个本科学历,家里没什么经济负担,基本能谈成。层次高的男海归就不同了,自己有国外名校PHD或MBA,有自己的房子、汽车,甚至自己的公司,择偶条件就不同了:老婆漂亮点才能带的出去,老婆有硕士学历才觉得跟自己沟通起来容易,老婆谈吐举止上得了场面对自己在外面谈生意、作报告有好处,老婆家里经济状况好自己就没什么负担了,老婆是海归就跟自己更配了。但是,能同时达到上述条件的女人有多少?于是“剩男”出现了。
再来说说女孩子,如果自己在国外好几年,所以也希望另一半也是在国外呆过的,那样才有共同语言,我想不少女海归也有同感;再者,女海归有硕士或以上的学历,大多希望找个硕士甚至博士层次的男士;满足上述条件的男海归倒是不少,但是他们要找漂亮老婆,这点许多女海归达不到要求,于是剩女出现了。
渴望撞上爱情
其实,更多时候,越是优秀的人越是孤独,这在我们身边已经很常见了。在一个咖啡馆里,慢慢叙述自己故事的梵梵就是这样一个人。
梵梵 男 30岁 某外企管理人员
在我这个年龄讨论的话题无外乎:爱情、事业、婚姻、友情之类的。对我而言,爱情与婚姻是最让自己心烦的。假如大学时代以前,有人问我什么最重要,我会毫不犹豫的说是事业;假如大学时代,有人问我什么最重要,我也会说是事业;可是,现在工作了,同样有人问我,我会轻轻地说是爱情。你说:“为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答案。或许因为工作的我特别需要爱情与婚姻,或许我感觉现在的生活太累需要爱情和婚姻的滋润,或许是我身边的人期待我能够成家给我太大的压力。
自从大学时代知道“光棍节”,我好像每年都在过。为了自己的学业事业一路打拼,为了自己的理想一路奋斗,时间如白驹过隙,现在的我依旧没有令人羡慕的收入和地位,依旧没有美好的爱情与婚姻。是高傲的挑剔,还是疲倦的畏惧?虽然我相信第一感觉,可是我从未追求过完美,虽然现在在N次相亲无果的叹息下,可是我依旧相信爱情。为什么?为什么?爱情离我那么遥远?现在的我好像一个痴男,实则一个“剩男”!
我一直相信“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童话,可是我却不是主角。爱情变成了奢望,我期望一场突如其来的,一见钟情的,甚至轰轰烈烈的爱情。曾经我有着“功未成,名未就,何以成家”的为了事业而献身的大无畏精神,现在的我似乎变成了懦夫。或许是我害怕,害怕在无聊的时刻,心灵寂寞,无处诉说,看周围都是成双成对,花前月下,而自己仍然孓然一身,形单影只。
喧嚣的尘世往往让自己疲惫不堪,看厅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舒云卷,宠辱不惊,和爱人徜徉于山水之间,游弋于书画之内,让心灵得到洗涤,让尘心得以自息,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啊!可是,希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我从未怀疑过自己能够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可是现在,这是我工作的第三个年头,周围的同龄人都在忙着什么,恋爱或者结婚。而我却在我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时,冥冥中有某中规则让我感到茫然,让我惧怕未来。
我一直渴望着有一份美好的爱情,一个美满的婚姻!或许,我更应该有个剩男的觉悟。现实中,没有小说中王子和公主的故事。一个平凡的人,最残酷的是——明明知道平凡,却忍不住渴望伟大,只能在清醒中等待死亡。我又开始害怕,害怕自己成为一个剩男的传说,一个可怜的人。未来会是什么样?
点评:希望不再单身,不再孤独。是这些“优剩男女”们共同的想法。但有时候,总是期望自己能际遇梦想的她,这并不容易。虽然渴望美好的感情或者叫感觉,要清楚的是:现实中并没有那么多美好,因为更多的是现实。
刘若英曾拍过一个关于“剩女”的片子,以相亲为题材,镜头始终对准她对面的不同男人,又以她的视角去描述这些男人。当她后来重新回忆的时候,却发现她那么不能接受的一个个男人,原来都是那么可爱。
晓盛 女 35岁 北京某集团公司高级经理
在经历了这么久的单身生活之后,因为媒人的热情,我又开始了牛年的相亲。第一次那个人致电,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内心还有别人,随意地聊了会,一个日日忙于工作没有休息的人。他在结束时候的赞美为见面奠定了基础,他说周末有空可以见个面。那天晚上想了很多,在好朋友的鼓励下,想通了一件事:幸福需要靠自己把握。无论是我内心想的那个人,还是这个打电话的人,我都要给自己一个了解的机会。
周末在朋友的催促下我打通了电话,对方已经不记得我是谁。稍微有些诧异后沟通唤醒了他的记忆,他约我到某个地方去见面,我说如果你太忙可以改时间,他说如果要那样我永远见不到他,有些霸气地让我记下了地址,说有半个小时见面的时间。放下电话后跟好友讨论,好友很高兴地说明白了他40多岁连女友都没有的原因——工作狂并且似乎不懂生活,而这个原因,是我们这类的“剩女”可以接受的。
——这一刻才发现自己改变了很多,经历了36年的平凡生活以后,开始逐渐地了解这个自己熟悉的世界,重新去认识和感悟身边的事物。
于是,那天在blog上写了一句很深刻的对幸福的感悟:当幸福来敲门时,要勇敢地把握;当拥有幸福时,要懂得珍惜;当享受幸福时,不要张狂。好友在万里之外的留言更让我感动:说得真好啊!再加一条:当觉得失去幸福的时候,也许只是需要调整幸福的标准。很高兴能拥有很多这样的朋友,相互鼓励,相互提醒,相互帮助。在职场的拼杀与生存竞争中,我们却愈加坚信了“勿以小恶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更加阳光灿烂地生活。
拉回一两年以前这种人是绝对不会考虑的,那时肯定会愤愤地想这人怎么这样,但是现在心态却变得很平和,因为这么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那些太善解人意、太温情的男人是很吸引女人,但是他们会同时吸引太多太多的女人,而这却是我们70后“剩女”无法接受的。而这个男人,也许在了解之后会发现他的优点。现在既然有一个相互认识和了解的机会,何必在意形式上的谁主动或者谁屈尊呢?
想起了我嫂子说她跟我哥第一次约会的笑闻:我哥看了看表说我还有十分钟。那时候我嫂子好像还不到25岁,但是她却能透过这些把握我哥是个很不错的人,所以他们很幸福,尽管我嫂子不会做任何家务。几年前无意听到这些的时候,心想要是我遇到这种情况,早就掉头傲然地走了。现在渐渐明白自己剩下的原因——内心的挑剔与不懂得生活。
点评:这么说并不是一般人想象的剩到现在很着急之后的结论,也不是受的挫折太多而产生了消极思想,而是经历沧桑之后,才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能够适合自己的,全是什么样的人。反思很多感情经历,现在能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回顾,也正是这样,才会发现问题往往出在自己身上,换一种思路,对很多人、很多事都会有不同的认识。
看来,剩女或剩男之所以剩下,原因多半在自己。挑剔是因为不懂得生活,剩下只因尚未开悟。无论七零、八零或是九零,哪个年代都会有人剩下,很希望人们能够早日明白生活这个简单又深奥的东西,寻找到自己的幸福。
刻意的追寻,往往收获的是无果,这也是部分70年代白领精英的爱情遭遇。
韩亮 男 30岁上海白领
单身是一种状态,存在即合理,单身无罪,单身无病——你青云有路,择木而栖,我固守城池,敬而远之。
我表哥年方36,海归,单身,外企白领。绝对小资,而且绝对对女人有兴趣,每次坐飞机出差,必定手握一本《读书》杂志,他讲,像接头暗号,总有手握《时尚》杂志的女孩主动上前搭讪。而且每一回搭讪均有后续,只是续的长度像兔子尾巴,长不了。
表哥用这种形式了解中国女性的生存姿态——从40岁到18岁,中国妇女的中坚力量。说表哥花心,他觉得冤枉,他是正常的男人,需要正常的女人也被正常的女人需要着,他真心想结束单身生活,养儿育女,但他讲就是下不了决心,无法下决心的原因跟法国的莫罗阿讲的一样,“如果女人智慧并不与我的相等,或不比我更高,那么她的谈吐会令我厌烦,她交往的人会令我不堪忍受,我亦不能预先担保我一星期后的情操,更不必说终生了。”与表哥智慧相等的女子不是没有,有,可惜又看不上表哥,对于志存高远的女子,表哥不见得是结婚的优选对象。可怜的表哥,最动情的一次是爱上一个来公司实习的大学生。
那年表哥30不到,刚回国,也算风华正茂,大学生带着清纯的样子怀着并不清纯的心出现在表哥面前,称表哥为“哥”并请“哥”多多指教。指教一多,生出了邪念,表哥甘愿为大学生呕心沥血,痴情栽培了两年。大学生在表哥所在的城市安全着陆,扎根并妖娆地成长。表哥想结婚,她说,等我再大一点(表哥比她大10岁)就结婚。她又大了1岁,表哥又老了1岁,她提出分手,她要出国,找了一个比她大20岁的男人。表哥责备她攀高枝,“你不爱人家,你这样是利用人家!”她斜视表哥答 “难道你以为我找你是爱你?”这个反问句从此困扰着表哥,他像永不疲倦的工蜂,在女人中寻找答案。表哥在“我怀疑,所以我单身”中挣扎,发现并不痛苦,他甚至跟一个40岁的女博士约好,等到老了,两人都未找到结婚的另一半,就搭伙过日子,白头偕老。
点评:真爱是存在的,只不过再浓再真的爱情,也需要自己经营;缘分是有的,但天赐的良缘,也一定是你自己找到的,世间很难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发生。与其在痛苦中挣扎,还不如直面抉择,故事中韩亮表哥和女博士,未免不是没有可能。
“剩”下的是孤独
成为“剩”人更多时候应该是无奈的,也许会是在历经了感情之后。但,这样的经历过后,心情是极度黯淡的……
时雨 女 28岁北京某外语学校校长助理
2008年4月,我从加拿大留学回国,没有回自己的家郑州,而是直接来到了北京寻求发展。两个月后,我已经在一家私立学校上班,这时候,一个北京的男孩儿A开始追我,但与A交往中,我越来越发现,我们的差距是那么的多,我敢说我的条件在家乡会寻到一个如意的男友,但在这里,我为什么就这样委屈自己呢?我们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彼此成长的家庭背景相距甚远,当时最让我不愿接受的现实是,他每个月工资很少,如果不是北京人,他很难说养得起自己。
但是,A对我一直很好,他和他的家里都很节俭,是一个愿意为我而付出他全部的人。虽然,我们是那么地格格不入,但为了亲人的期盼,我仍然被动地享受着他的爱……
好景不长,10月份时,另外一个男孩子B出现在我的世界里,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追求,有共同的话题,他也是一个北京人,各方面的条件,我当时认为都比A要好,特别是经济方面。
我的心已经动摇了,一个是爱我的,一个是我喜欢的,我到底该如何来权衡呢?
A虽然特爱我,特喜欢我,虽然没多少钱,但总舍得为我花,除了他人老实外,总感觉他身上没有我要的东西。一直以来我都是被动地接受他的爱。再加上,他挣得也不多,想想以后的日子,想想在压力这么大的首都生活,我们未来的压力真得很大。
而B的出现,让我头脑动摇了,我不知道该如何取舍?一个是非常爱我的人,但我不爱他;一个是我喜欢他,但我不确定他喜不喜欢我。而此时,在B对我的追求没有任何回应时,他又去追求了另外一个女孩儿C,而且还跟我说了,他在追求C。我没有理会,但不知为什么,他又过来追我了,原因是他认为C只是一个替代品。但我知道他的心还在浮着,因为C对我说过,B跟她说要等她。但B也对我说过这句话。我该相信什么呢?
最后,我与A和B都没有了结果,于是,我又恢复了孤独……
点评:孤独更多时候是面临选择过多所致。在这种时候,最应该想清楚的,就是“自己究竟需要什么?”
记得葛优扮演的“海归”,想通过征婚的方式解决终身大事。用他的征婚广告来形容就是:“岁数已经不小了,留学生身份出去的,在国外生活过十几年,没正经上过学,蹉跎中练就一身生存技能,现在学无所成海外归来,实话实说,应该定性为一只没有公司、没有股票、没有学位的‘三无伪海龟’。性格open,人品五五开,不算老实,但天生胆小,杀人不犯法我也下不去手,总体而言属于对人群对社会有益无害的一类。”
可以说,除了就业,“海归”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情感与家庭。在“海归”里,单身似乎成了多数派。他们或是留学时埋头于繁重的学业无法顾及婚姻家庭,或回国后打算先努力创业,等有了事业基础后再考虑情感和家庭;另有不少人属于囿于留学生圈子限制,难有合适的先“求其次”有个伴,回国后立刻就“拜拜”的;也有人因为过惯了单身贵族的生活,希望一直保持这种状态。
年过35的Jonh回国之后事业算是顺利的,开了一家租赁公司,买了房也买了车。但Jonh到现在仍是孑然一身。早年读书的时候,家人给他在国内找了一个女朋友,因为距离的阻隔,他觉得难以沟通。如今回到国内又忙着创业。这让年近70的爸妈着急起来,老人家挨个给亲朋好友们捎话过去,让他们帮忙找找,还逼着Jonh多去参加一些白领俱乐部活动,结识女孩子。但Jonh在国外呆了六、七年,喜怒哀乐表现得很直接,开口闭口总是谈工作的事情,不知道怎么哄女孩子,见面交往的女孩子不少,但就是没成的。当然,这背后的苦涩与压力是旁人不好理解的。
面对越来越多的“剩男剩女”,数字一百市场调查公司刚刚在全国范围内对此现象做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从城市差异来看,北京接受调查的人群中剩男剩女比例超过七成,远高于平均水平,这是因为都觉得在北京结婚难,有些人认为这也许和生活压力特别是高房价有关,真乃是“不可承受之重”。
除生活上的压力外,情感上的压力对他们来说也是巨大的。因为“海归”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行走,生活环境的转换,让他们的情感生活也遭遇了不同的情景……有位“海归”这么说,在国外的这几年,西方人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其实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尽管有些西方国家的离婚率居高不下,不婚族越来越多,但是很多西方人对家庭其实有着相当严肃和谨慎的态度。他们觉得除非是打算一辈子独身,一旦有了家室,就要负责到底。尽管这些“优剩男女”独身有理,但来自家人的压力还是令他们感到难以承受之重。
其实,无论是海归还是国内的精英,面对生活和工作,压力都会很大,但只要敢于面对,就能修炼成百变金钢,心理关是能闯过去的,“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师至洁)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