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服务 >> 留学新闻普通标题(菜单留学新闻) >> 我做顶尖MBA的申请

我做顶尖MBA的申请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6-10

    我做顶尖MBA的申请,成功案例很多。但是我却和别人想象的不一样,我既不是很经常看网上的论坛,也不是很努力的像很多孜孜不倦的申请人那样每天花很长时间研究各个学校,把哈佛,斯坦福,沃顿,塔克,芝加哥等学校的特色倒背如流。但是当他们兴冲冲的和我进行交流的时候,往往很惊异的被我告知,他们所做的这些研究,事实上没有給他们带来很多的价值,这究竟是为什么?

    从我的申请经验来说,我觉得很多顶尖MBA的申请人有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在作怪,就是认为自己在挑学校,这种想法,不管是麦肯锡的咨询顾问,还是政府公务员,还是私有企业主,在申请的起始阶段好像都不自觉地有这样的优越感。他们研究沃顿是否金融比芝加哥更强,达顿和哈佛在综合管理上面有什么区别,或者西北和MIT的供应链方向有没有高低,可以说,他们的知识,做一个论坛的版主可以说是非常合适,但是作为一个申请人,他们可能应当更关心一下自己的学术和考试水平,这似乎更加重要。现在,我已经很少会花过多时间和没有考试成绩或者工作经验比较短的学生来探讨学校问题,因为这些探讨从实际证明是没有本质意义的,因为学生没有任何可能性达到傲视学校的水平,同样也没有具备申请成功的能力,所以这样的交流不过是打发时间而已。有些学生特别喜欢探讨自己申请哪所学校,并想听我的意见,对此,我只能淡淡的说一句,你先把GMAT考到750吧,那时候谈更有用些。

    为什么中国学生会对顶尖MBA项目做过度研究?

    其实,这本来不应当做太多研究的,顶尖学校就那么几所,去哪一所都是不错的。一个学生申请学校,不可能只申请一个,一般都是4-6所。理论上学生应当到了录取之后才会去做选择学校的工作。但是学生在申请之前就花这么多时间来做研究,精神固然值得钦佩,但是时间却没有花到真正应当做的事情上。这个原因归结起来有这么几个。第一就是MBA项目的宣传,MBA项目推广最大的特色就是作秀,它们所作的无非就是让学生申请,不管是沃顿还是芝加哥,肯定把自己说成是最好的。很多学生特别喜欢参加这些项目召开的招生说明会,认为参加了能获得很多信息,还能和录取委员会混个脸熟,这实际上是完全幼稚的想法。在推广会上,学校只会去说最“政策”的话,很少透露真正的申请有用信息。参加这样的说明会,对于学生来说,除了让自己血脉喷升以外,我认为其他方面的作用并不大。第二,网络上一些学生过度的谈论。我是从中国重点中学和大学过来的,我从不把自己归结成一个好的学生,所以我发现好学生经常有一个特点就是把一些东西特别乐于谈论,因为他们有的是时间和精力来谈一些“高尚”的东西。当我还在琢磨数学高考如何考高分的时候,他们已经在谈国际奥赛的题目了。申请顶尖MBA也是这样,我偶尔去网络转转,发现“高尚”的内容特别多,但是“俗”的东西却很少,例如如何真正能写好ESSAY,如何能做好面试,这些似乎都是很简单的一笔带过了,而学校传统啊,项目特色啊等等内容讨论的特别多。我看到这些,只能唉一下,因为我感觉大家工作不对啊。不应当在企业工作,应当去应聘各个学校的录取办公室,这工作才适合啊。知道这么多,就是多点信息,对自己的申请帮助用处不特别大。第三。这种过度研究还来自申请人自己的过度自信,认为自己的水平所有学校都能拿下,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能达到这个水平呢?

    那么,怎么做才是真正正确的呢?

    我觉得,申请人只需要把学校的网站大致看一下,花个三到五天就足够了,毕竟,对学校了解还是必须的,但是到一个大致明白的程度即可,要记住,申请一个项目靠的是自己的考试成绩和自己的ESSAY,绝对不是靠对学校的了解。学校和你固然是一个双向选择问题,但是学校的主动权更大,是它在评估你,而不是你去评估学校。学生需要用自己的优秀来打动录取委员会,那么最重要的一定是出色的GMAT, TOEFL和本科成绩和一笔令人赞叹的ESSAY,这才是学生所需要的。花更多时间来考虑考试如何拿高分,如何把ESSAY写的更出色,这才是真的需要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希望学生彼此谈更多的是一些“干货”,既申请中的技术,而不是 “花架子”,也就是这些所谓看上去高尚,但是用处不大的信息。留给学生申请的时间并不多,还是花些时间把自己自身的工作做好来的更实在。到了第二年的三月获得录取之后,再去花点时间研究各个学校更适合自己,审慎的在名校中选择一个,把各个学校玩于鼓掌之间,这种感觉岂不是更好?

    胡适曾经说过,“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这话在政治方面肯定是不正确的,要严厉的批判。但是对于MBA申请我觉得倒很有可取之处,多研究些申请的核心问题,少谈点绣花枕头的学校特色,那么申请人会发现,你的能力和资历是很多学校都需要和欢迎的,是学校去适应你,而不是你要去寻找所谓的“MATCH”,去适应学校。我敢保证,如果申请人能达到这种角色的转换,那么他就离申请成功走近了很大的一步。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