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服务 >> 留学新闻普通标题(菜单留学新闻) >> 晏济元:一个世纪的艺术人生

晏济元:一个世纪的艺术人生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6-09

  青年时成都求学,在晚年定居成都,107岁的四川内江人晏济元目前依旧身心两健,还在成都续写自己画坛与人生的传奇,风雨飘摇曲折坎坷的百年人生,他是怎样走到今天的?是刚直不阿,是宠辱不惊,是清心寡欲,是许多至今尚未被世人发掘出来的

  朴素真理。

  核心人物

  晏济元,名平,别号素贞老人、老济、济公、江州散人,生于1901年,四川内江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国画院名誉院长。自幼习字学画,与张大千为总角之交。在毛泽东主席七十大寿时,他应郭沫若之邀作国画《红日青松图》以赠,深受毛主席喜爱。朱德赞誉他“海外有个张大千,国内有个晏济元”。

  采访手记

  晏老接过记者递上去的名片仔细端详,对色彩和图案的敏感,让他一下就注意到了上面印着的报徽,“形状像一只眼睛,中间是地球”。听完我的解释,晏老显然已经明白这个logo的含义,笑了起来。

  跟之前看到的文章描述的一样,晏老鹤发童颜,仙风道骨,气质儒雅,眼睛尤其好,写字画画看书看报都可以不用老花镜,只是耳朵有些背了,旁人跟他说话要扯着嗓门。老人听得清就应一声,大多数时候听不清,就画自己的画,看自己的报,报纸翻得快,看到“剪纸唐诗三百首,万米长卷迎奥运”的标题停了一下。家人介绍说,晏老一生爱国,心系天下大事,国家命运,早年虽然无比钟爱艺术,却毅然选择了科学救国之路,学习机械工程,“ 9·18”事变以后,他和张大千一起搞募捐展览。新中国成立后,抗美援朝、残疾人基金会、湖南水灾、非典、海啸等,都有晏老的捐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铁血丹心,应该也是晏老到现在依然精神矍铄的秘诀之一吧。

  采访那天,恰巧碰到崇州的童春云和朱明来探望晏老,两位是晏老的学生。童春云说,晏老喜欢热闹,最喜欢人来看他,作为学生,他们最懂老师的心思。这一次,他们又带来了一张丈二徽纸。朱明说,晏老现在画画很少,要特别有兴致了才会动笔,他们就经常找些稀奇古怪的纸来逗出老师的兴趣。晏老是学工科出身的,对工艺要求很高,对造纸工艺也一清二楚,世人知道的“大千纸”,实际上是当年晏济元和张大千一道办抗日募捐联展,两人同在青城山画画,为解决战时纸张匮乏之难,晏济元只身前往夹江石子青纸坊研制出的。对工艺的偏爱,让晏老还有一个很特殊的爱好——喜欢搜集小刀,目前已搜集了国内外的小刀上千枚。能文能武的晏老让家里的保姆都觉得头疼,开玩笑说“麻烦得很”,吃荷兰黄油,喝巴西咖啡,衣着讲究质地,更要干净,生活一点都不会马虎。快到中午了,保姆进来,晏老问她豌豆火巴没有,但又不能烧烂,加盐味精就行,不要别的香料,汁水不要多,多了就入味了,嘱咐了一长串。童春云说,不要看晏老107岁了,清醒得很,搞不好还会说反话来“修理”人。

  上午很快过去了,晏老决定休息一下。那张铺在案上的画纸,终究还是一笔未动。尽管市场上晏老的画价还在攀升,但老爷子还是想画才画,没兴致没灵感绝不画。他有句名言:“强人画画如钝刀割肉。”

  他曾东渡日本求学,与郭沫若同船下渡;他曾与张大千联袂举办画展;他曾与于右任、谢无量、何香凝、郭沫若、张大千、张善子、谢玉岑等交情深厚;他曾作国画《红日青松图》赠送毛泽东,朱德曾盛赞“海外有个张大千,国内有个晏济元"。

  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他淡泊名利,大隐于市,从画坛退居民间,逐渐淡出国人视线。

  新世纪,当画坛大师悉数走尽,传统画趋向荒芜的时候,人们惊喜地发现晏氏宗师依然健在。

  7岁染指书画,百岁勤于笔耕,如今已是107岁高龄的晏老,仍身心两健,作画、写字、治印不减当年,对艺术孜孜以求,欲达最高境界。

  2005年,一生坎坷、漂泊的晏济元最终定居成都,在这里续写画坛与人生传奇。

  故事

  《三字经》的头一个字我一直认不到

  以天地铸我 百岁登华山泰山

  采访晏济元的当天,画案上一幅青绿山水图即将完成。典雅细润,清丽脱俗,最后配上黄公望一首《郭公恕仙峰春色图诗》,耐人寻味。

  不过,晏济元自己不是很满意这幅画,说画得太细了。然后他问童春云和朱明,听说阆中有张飞种的柏树?他俩忙说,哦,梓潼七曲山到剑门的公路两边都是古树,儿子晏秉常在一边听了很紧张,说,远哦,要三个多小时。听父亲说只是想让人拍点照片回来,才松了一口气。

  晏秉常紧张是有道理的。近年来,晏济元不顾年事已高,1999年赴云南,观虎跳峡,登玉龙雪山,2002年登华山,2003年登泰山,时年104岁。晏济元这样频繁出游,并不是为了创造什么奇迹,而是与自己的艺术主张密切相关,“看尽云山是吾师,任我纵横写自然”,以天地铸我,是晏济元现实主义艺术观的写照。他曾说过,作画应吸山水之精华,纳天地之灵气,作品才有生命力。因此,晏济元对现在画坛的泼墨画,抽象水墨画的探索不以为然,或自嘲是“落伍之人”。他曾说过,“我不知道现在的国画是一种怎样的思想,要有对自己的民族有深刻认同啊,否则就是去祖败宗!”

  师造化而创新 登顶诗书画印

  晏济元的书画,现已饮誉中外。国内专家如李络公认为晏济元的画风早年基本上与张大千是一路,即走黄山派石涛、渐江的道路。晚年自辟蹊径,继承传统,并师造化,且能创新,画界对此早有评价。

  晏老全面的绘画功力在国内非常少,他的画名大于书名,实际上他非常强调绘画和书法的关系,他从自己的经验中总结出国画的技法是:书法与绘画结合,无论写生或创作,都需要贯穿书法的理论和技巧。

  此外,晏济元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每每在画上题诗,总能画龙点睛,锦上添花。其篆刻作品也寓刚于柔,醇和而有韵味。晏济元在诗书画印上造诣之深,当今海内外的藏家对其作品表示出极大的兴趣。

  与张大千兄弟的深情厚谊

  晏济元在艺术上打下坚实的传统基础,与从小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密切相关。

  1901年农历六月十三日,晏济元出生于四川内江县茂市镇万家场,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父亲晏辉廷为前清诸生,长于书画、治印,又善于经营农耕和糖坊。晏济元自幼就表现出艺术天赋,父亲着力培植,除亲授外,也延请内江名人、清末秀才张曲斋为晏济元教授古典诗词、魏晋书法、绘画技法,而后晏济元潜心研习。在家学饱养、严师重教之下,少年晏济元已经具备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及艺术素养,为其一生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少年时代,晏济元与张大千的友谊值得一提。晏济元与张大千同是内江人氏,父辈是世谊,两家又有姻亲关系。两人自幼一同玩耍,共同演习书画的道路,早期都是从碑、帖和石涛、八大入手。成年后两人先后离开故乡求学,1914年,16岁的张大千去重庆求精中学读书,1917年经上海随兄张善子去日本学习染织。1924年,23岁的晏济元也来到成都学习新学,后考入上海中法国立工学院。当时张大千和张善子也从日本回国,住在上海西门路西城里,以卖画为业。晏济元与张大千兄弟二人分别多年后再次重逢,在张大千兄弟盛情之下,晏济元与张大千得以朝夕相处,切磋探讨画艺。

  国家危难时 唱响民族正气歌

  这段时期晏济元寄寓张大千兄弟家达七年之久,直到1934年,晏济元远渡重洋,赴日留学。在日期间,晏济元没有一日荒废对书画的研习。直到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晏济元想尽办法回国,到达天津时,张大千已在码头等候。随后两人同住颐和园乐农轩,吟诗作画,办画展,形影不离十几年,直至大千出国。

  1940年,北平沦陷。日伪势力网罗贤达,张大千接到聘书,晏济元以事关正义与民族气节,力劝张大千离开北平,张大千深以为然。随即晏济元带走大千的两个儿子和重要书画先行一步回重庆。两人后来还一同举办了抗日募捐展览。1947年晏济元在成都举办画展,张大千评价其作品:所谓作家士气兼到也。尔后晏济元为生活所迫,卖画为生,大千则翩然出国远游,从此天各一方。

  宠辱不惊 厚积薄发一百年

  1949年重庆刚解放,晏济元所学的工业技术知识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分到一家工厂担任技术工作,业余钻研书画。平静的生活没有持续多久,1957年晏济元被划为右派,但他并没有消极,而是更加努力工作。

  1963 年,毛泽东70岁生日,晏济元应郭沫若之邀作国画《红日青松图》祝贺,深受毛主席喜爱。1964 年元旦,由朱德、彭真、周扬等推荐,晏济元以四十余幅作品在北京政协礼堂展出,朱德观后称赞“海外有个张大千,国内有个晏济元。”

  画展后,晏济元不幸被自行车撞倒,长途颠簸回重庆,病情恶化,以至下肢瘫痪,从此一病不起达八年。外界甚至传言他已离开了人世。在夫人潘毅悉心照料下,晏济元奇迹般站了起来,还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对艺术的执著,十几年没有一天间断了书法和绘画,没有纸墨就在腿上比划。厚积薄发,晏济元在晚年焕发出惊人的创作能量。

  很多人都好奇,晏济元是以何种心态走过了风雨飘摇的百年人生,其子晏秉常回答:“清心寡欲。”在他眼里,父亲一生刚直不阿,宠辱不惊,父亲常说,我从小读四书五经,但《三字经》的头一个字我一直认不到。

  晏济元一生,确实做到了“闲看庭前花开落,漫随天外云卷舒”。(记者 孟蔚红/文)

  对话

  晏济元(以下简称晏):成都春熙路有个教会学校,青年会的教会学校。我就进青年会,专门学英语。

  问(以下为主持人提问):为什么您要到成都去上新学,学英语?

  晏:感觉到很多外面所说的我们都不晓得,不懂,才主动跑出来上洋学堂读书。大概一年后就发生万流惨案,就是英国商船轰炸万县,引起全国人的抗议,我也马上就自动退学了,抗议英国。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英帝国主义在长江一带不断制造挑衅事件。同年8月29日,英国太古公司轮船“万流”号在四川云阳长江中撞沉中国木船三只,死乘客数十人,当地军民扣留了太古公司的轮船。 9月 5日英国人竟派军舰炮击万县,死伤中国军民近千人,焚毁民房商店千余间。惨案极大地刺痛了晏济元,本打算投考美术学校并立志在绘画上有所作为的他因此改变了人生的方向。

  问:之后您选择学习什么呢?

  晏:转到机械专门学校。

  问:为什么学机械?

  晏:当时看到成都市面所有卖的商品都是外国的,有些茅房的卫生纸都是日本的,我心头很气愤,觉得中国的工业这样不行,自己的东西一点都没有,就决定要学工业。

  问:您到上海是跟张大千他们兄弟俩住一块?

  晏:(开始)是租上海人的房子,一间房子。上海人的习惯跟四川人不同,我们住那儿搞不好关系,一个月半个月地跟人吵吵,搬了,搬到其他地方去住,又跟人吵。经常搬家。我们到张大千、张善子家摆龙门阵,他知道了我搬家的原因,说,好,那你到我这里住。过了两天我就搬到了张大千家里了,五块钱一个月。

  问:那时候和张大千他们在一块儿,您经常和他一起画画吗?

  晏:住在他家嘛,方便,随时画画都是一道的。

  此间晏济元书画的进步迅速。1930年,晏济元一幅仿石涛作品,同张大千的一幅作品一起参加了在德国的美术展览。

  问:您后来还跟张大千一起在德国搞过画展,参加过德国的画展?

  晏:柏林美展。张大千画了一张荷花,我画了一张山水,一起参展。

  问:那时您有没有想过像张大千一样做一个画家,不学机械了?

  晏:我没有想到我会专门去学画画,但是爱好画画,始终不丢。

  问:为什么没有想呢?张大千当时出名了以后,他画画不是也能过上比较好的生活?

  晏:从来没有想到要当个画家,我认为画画好像是很方便,很容易的,我看到过后一学就会。张大千一画,我一学就画出来。那时候所有上海那些画家都没在我的眼中,我都看不起。

  问:包括张大千吗?

  晏:只有张大千比他们高。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