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招海外生的悉尼大学医科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6-08
周梦羽:原就读于杭州外国语学校,2005年赴澳洲留学,在悉尼大学预科学习一年里,很快克服了“留学寂寞孤单症”,预科结束时,她化学、生物、普通数学、高等数学都获得学术优秀奖,取得了全校第一的总成绩,被悉尼大学的医学系录取,是该系惟一录取的海外学生。她还同时被墨尔本大学的商学系录取。2007年她进入悉尼大学就读医科。
别脱不开华人小圈子
在高三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期,我选择了留学这条路。
在澳洲,我住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华人家里。他单身离异,带着一个性格古怪的女儿。与我同住的还有另两个房客。每天,我吃东西时似乎总受到房东的严格监视,房东还经常唠叨在澳洲的辛劳。这一切都不能不使我感到压抑。
很快,我开始了悉尼大学的预科课程,师生们的热情和乐观感染了我。我意识到,房东之所以这么拮据、潦倒,是因为他每天就生活在很小的一个华人区域里,10年了,就认识这么一些人,他的世界就这么小。于是我决定尽快搬出来,来澳洲一个月后,我很幸运地在学校旁边找到了一间房,和同学合租,有了一种归宿感。
孤身在外国,诱惑总是无处不在。在澳洲,留学生鱼龙混杂,他们有打工误了正业的,有赌博输完了自己最后一分生活费的,有抽烟喝酒上瘾的,这些都是发生在我身边的活生生的实例。而我坚持一点,不把自己归类于任何一群人,一心一意学习。
考医科,生物是难点
我的志向是考取医科。生物是我的弱项,第一次摸底考,满分10分,我只拿了5分,很多实验方法,生物理论都是没有学过的,不像香港学生对于这些学术词汇都很熟悉。为了学好生物,我对所学的每一个章节都做学习概要,添加课外书上的一些我自认为重点的内容。 我还很喜欢找老师问问题。外国老师很喜欢学生去找他们问问题。特别是我的化学老师,他不仅教授我化学知识,还和我聊他的生活体会。
靠争取赢得破例机会
预科快毕业时,我的各项成绩都是整届学生中的第一名。我递交的上大学志愿起先却被悉尼大学拒绝了。我的第一志愿Bachelor of Medical Science, Bachelor of Medicine, Bachelor of Surgery(类似于浙江大学本硕连读7年制医学课程),这里把它变成3个学士学位连读,其中一个是外科学士。悉尼大学通知我,该课程不对海外学生开放,我的第一志愿自动转成第二志愿心理学。我不甘心,就找了升学主任,她很理解我,建议我去报一些二类大学的医科,成功几率高一些。我说我最想读悉尼大学的医科。她坦白地告诉我,成功几率是零。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我,毕业考时在考完最后一门化学后,我和化学老师告别,忍不住心中的委屈,和他说了我读医无门的事情,还留下了眼泪。
我的预科成绩是两门10分,两门9.8,平均分(GPA) 9.9,据说是学校有史以来的最高分。而心理学的报考分数线只要8.8。
奇迹竟然出现了,在悉尼大学的教授来研讨时,我的老师们一致推荐我,要求大学考虑我的读医请求。终于教授同意给我一个面试机会。悉尼大学的医科入学不光要笔试成绩,还要通过一次面试。
接到面试邀请,我又兴奋又紧张。我深知口语水平没有本地人那么好,而面试淘汰率是50%。面试时,我真诚地讲述了我的学医理想,有热情和爱心想帮助那些弱势群体。虽然我的口语不太理想,我却如愿接到了录取通知书。我是第一个中国学生,也是今年唯一一个海外学生。这是一个美好的结局,也是一个富有挑战意义的开始。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