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移民父母们的心结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6-04
每一位选择定居加拿大的华人移民都是带着自己的梦想而来,也许这梦想若用语言表达出来会是迥然不同的,但却一定是可以激昂人心的。这许多的人生梦想化成了一个个心结,成为了新移民们心中义无反顾的动力。对于一定年龄段的新移民们来说,在这许多的心结中,“孩子”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最能牵动他们的那一个。
在众多的华人新移民家庭中,促使他们最终登陆加拿大的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为了孩子”—有时就会成为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我的朋友中就有这样的一个例子:朋友L一家三口,夫妻两人当初为了寻求更为宽松自由的发展空间决定移民加拿大,就在申请移民的几年里,两人相继在广州有了非常稳定的高薪工作,事业蒸蒸日上,正是为人所羡慕,于是,在拿到签证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们曾一度想放弃移民。但是,就在签证将要到期的时候,他们犹豫了—看着刚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每天放学后被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小小年纪却不见了天真的笑容,想想孩子以后漫长的求学之路,父母两人真有不寒而栗之感。于是,在最后的时刻他们毅然决定—为了孩子,全家登陆加拿大。后来,正如他们所期盼的那样,孩子得到了解脱:在学校里老师会教授钢琴、滑冰、游泳等各项技能,每天放学后没有家庭作业,或者只需十几分钟到半小时就可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看着孩子的脸上又重现了开心的笑容,父母的心也为之一宽。然而转眼间,儿子小学毕业升入了初中,这时他们又不禁开始暗自有些担心:如此下去,孩子能学到多少文化课知识呢?
“孩子”不仅是决定一些华人移民家庭是否登陆的关键因素,更是时时影响着整个家庭生活的计划。我有一个女朋友,孩子在三岁时移民加拿大,如今已读小学四年级,可以说孩子接受的是比较正规完整的加拿大教育,崇尚的是自由和民主。然而当这种原来家长们也会向往之的自由民主精神如今贯彻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时,连他们自己都觉得胆战心惊:每当批评教育孩子时,孩子总是振振有词地搬出学校老师教育的一套理论来反驳家长,有时更会嫌父母的英语太差,还正儿八经地纠正父母的发音。如果说这民主、这自由是有其进步性的话,不爱看书学习的习惯却是父母们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于是,每日督促孩子完成少得可怜的作业并辅导课外阅读成了父母家庭生活的重中之重。我这个女朋友就经常跟我抱怨说,辅导孩子学习太困难,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讲学习的道理却不见什么效果。后来她干脆辞去了工作,全心在家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其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与所有华人新移民一样,这些父母们首先要面对的是来自生存的巨大压力。但无论生活如何艰辛,让孩子接受到尽量全面的北美教育一直是他们不曾放弃的目标。他们大都会为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各样的周末兴趣辅导班,还有就是孩子们最向往的一年一度的暑期夏令营了。在加拿大,并不是所有的夏令营都是免费的,尤其是那些能提供较好的服务项目的时间较长的夏令营都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也成了新移民家庭每年暑假的一项小小的教育投资了。于是就会出现这样一幅场景:父母们一边在生产线上工作,一边谈论着孩子在夏令营中玩得如何乐不思蜀,身体的疲劳和心里的甜蜜,那挂在嘴角上的笑容说明了一切。
说到孩子,就不能不提到新移民父母们非常关心的中西教育制度比较的问题。华人新移民父母们大都接受的是国内的传统式教育,他们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并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各种观念灌输给孩子。一方面他们认为中国式的教育制度重视基础教育,会为孩子将来的继续深造打下扎实的基础,但同时他们又不忍心幼小的孩子被过重的学习负担所累。他们最终选择了移民加拿大,希望先进的西式教育能给孩子提供更加宽松的学习环境,在掌握到英语的同时又能轻松地学到各种本领,从而成为国际化的人才。然而,当他们发现上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能够对二次世界大战、拿破仑、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等如数家珍时,他们真是喜忧参半,并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到底是这些常识重要还乘法口诀心算速度更重要呢?
有一些华人移民父母们会认为基础知识的教育是北美教育制度中较薄弱的环节,并表示出一些担忧。但也有一些人对此持乐观的态度。我以前的Roommate一家,妻子每天除了上班就是辅导孩子学习,虽然她也希望孩子能学到更多的文化课知识,但在辅导孩子课业的过程中她更深深地体会到加拿大的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实用性,觉得在培养孩子的思维方式方面优越于国内的填鸭式的教育。
比较出中西教育制度的孰优孰劣并不是本文的目的,也不是本人的能力所及。在这个问题上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多数华人父母对此持的是比较折中的观点,即认为最理想的教育模式应该是西式的开放和中国式的约束相结合。当然,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教育应该让孩子学会如何应对日常生活,及怎样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质才能以溶入这个社会,进而感知生活的乐趣,这才是父母们最大的期望。
实际上,对教育制度的关注,反映出的是新移民父母们的望子成材的殷切之心。有个朋友,女儿刚刚一岁半,父母就为其设计好了人生规划—身为博士后的父亲希望女儿读清华,圆他当年未实现的清华梦,而母亲则希望女儿能成为哈佛女孩,走向世界。无论他们的女儿将来会走到世界哪个角落,选择哪种教育环境,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她将会随时牵动着父母的心,因为孩子才是华人家庭的希望所在。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