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6-04
以下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相信读者对文章观点有自己的辨别和判断能力。
我注意到在文学城上,这个帖子在几个月内已经重复出现,不知是作者重新再贴,还是因为太受欢迎,读者想重读一遍。
不错,这个文章指出了一个中美文化差异,不过也是老生常谈,即,美国人对人对己等级观念不象东方人那么强,特别是对下一代,不象中国人那么望子成龙。不过由此作者认为“海龟”不过是为了出人头地,甚至大有劝导别人应留在国外,象作者一样“坦坦荡荡”留在国外活着,笔者到觉着大可不必,甚至觉得此言,证明作者并不“坦坦荡荡”。
回国与否,完全在乎个人取舍。笔者认为劝阻国人回国发展,乃荒谬之极。首先,我们不能说,回国的人都是为了出人头地,而笔者认为“出人头地”也不是一种陈旧观念。本来,我们为什么要出国?个中原因无法一一列举。很多人是在中国无法施展才华,当然美金远远大于人民币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不过我相信一定有更多人,比如笔者本人就是随大流,别人能去,我也能去。现在中国情况变了,重新评价出国的目的完全情理之中。如果能回国有好的发展,又有何可指责的呢?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完全合情合理。看一看韩国人,台湾人,如果国内有好的职位,他们很少不回去的。而这也正是促成当地技术经济快速起飞的原因之一。因此回国发展,于国有利,如果也于己有利,不仅不应阻挠,还应鼓励。
另一方面,出人头地是“封建遗毒”吗?笔者认为,出人头地不仅无害,而且是一个民族的骨气,是一个民族赖以发展的动力。这里的问题是,想出人头地需如古人所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可以不择手段。这里最重要的是一个良好的社会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那么什么民族无“出人头地”的欲望吗?如果有,也绝不是美国白人,笔者认为在某种程度上马来人,墨西哥人,似乎有点这个倾向。这些民族,天性乐天,人各有活法,笔者在此不想着墨贬低人家。不过这样的民族在科技,文化,体育一般很少建树,难怪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迪尔也说马来人应学华人,多学理工科,多创业。
实际上,美国白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有进取心的族群,只不过他们的“出人头地”是多元化的,不象中国以前,“出人头地”只能是“升官发财”。这可以解释“旅”文作者所见“克林顿遭冷遇”的事例。你看看美国人是如何狂热崇拜那些体育明星,电影明星,“脱口秀星”的。不过即使如此,笔者窃以为“旅”文作者有些夸张,毕竟克林顿一场演讲就可赚几十甚至百万,要不你如何解释希拉里的传记何以短短几个星期卖了一百二十万,而且是仅仅在美国国内。
不管是科技、体育、政治,甚至电影,美国都走在世界前列。没有“出人头地”的决心是不可能作到这一点的。不过美国因为有较为完善的系统,“出人头地”的人大部份有“两刷子”,你不得不服。
不要以为只有中国有各种“政治斗争”,美国不管是政坛还是大公司,权力斗争也比比皆是。我就有一个白人同事,从资历到学识,他都应该被提拔成MANAGER,但是大老板提拔了另一个人,我的这位白人同事立即申调离。不过由于美国的选举制度,公司竞争,这种“政治斗争”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
笔者来美国不久,不过还真正见识了几种“扭曲的旅美华人的成就感”。有些人长期不回国,对中国的印象建立在十年前,总觉着自己比国内人高一等,似乎“来美国”就是一种成就。这种观念的一个重要基石是1美元=8人民币。即使有些人收入在美国“贫困线”上,还对国内人夸口“有车”“有房”“有美元”。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现在“人民币升值”申嚣尘上,而叫的响的都是老外。
笔者认为,人是社会动物,当然会留意社会相对地位,这没有什么羞耻的。不过“攀比”也需“有道”,要比该比之事,而不是名牌鞋等。如果不与国外相比,前苏联,中国那种落后的政治经济制度还大可稳当的存在下去。因此“攀比”也是社会前进的一个动力。
现在,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已没有“来美国”就是成就的感觉了,突然发现自己在这里发展遇到了“玻璃天花板”,而相比之下,自己的同学则在国内“总工”,“经理”的,于是蠢蠢欲动,开始“回国考察”,找寻机会,我认为这是把“扭曲的成就感”扶正了。这也是一种进步。问题是并不是每一个“海归”都能回国大展拳脚,所以还是一句老话,要“审时,度事”,“知彼只己”,路在脚下,往那里迈,全凭自己。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