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6-03
2006年6月1日晚,在美国电视广播网(ABC)的直播现场,年仅13岁的凯瑟琳·克劳斯(Kathari neClose)在最后一轮角色中成功地拼出了“原始语”(ursprache)一词,赢得了美国第79届斯克里普斯全国拼字比赛(ScrippsNationalSpellingBee)的冠军。这位来自新泽西的金发女孩是第一个在电视直播决赛中获胜的“拼字小蜜蜂”(SpellingBee),数百万美国观众在电视机前与克劳斯共同分享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也许你难以想象,近些年来,美国的孩子们越来越热衷于单词拼写的较量,他们每天花7、8个小时背诵生涩的英文单词,甚至很多是连大部分美国成年人都从未耳闻的艰难词汇,其刻苦程度不亚于中国孩子们为了高考升学而熬夜用功的境界。本年度美国全国拼字比赛(SpellingBee)一启动就吸引了1050万名美国孩子报名参加,获胜的小选手们会一跃成名,接受报纸、电视采访,还能领取到数额不菲的奖学金,风光无限。然而,在掌声和荣誉的背后,这波“拼字热”让美国人不由深思:是美国掀起了新一轮的“读书热”,还是走入了片面强调成功的误区?
“英语拼写是一种技能,我们不该将它遗忘。但是我们需要从某个方面来保持它。今天,许多教育者担忧,‘拼写蜜蜂’们花在备赛的时间太长了。其实他们的成功和有效使用语言的能力并没有必然的相关性,”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Geo rgiaStateUniversity)英语教育学教授雪莉·哈里-詹姆斯(ShirleyHaley-James )说。
但是,美国雪城大学(SyracuseUniversity)大众电视研究中心主任罗伯特·汤普森(Robe rtThompson)更积极地看待“拼字小蜜蜂”现象。汤普森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采访时说:“和其它所有的考试或体育项目一样,孩子们为了成为拼写冠军,承受着来自家长方面巨大的压力。并不是唯有拼写比赛才如此。在SAT考试 (美国高中生升大学的全国性专科标准测试)中,在篮球、橄榄球的训练中,所有的美国孩子都面临着这种压力。但总体而言,这是件好事,孩子们有了这样的学习经历、竞争经历,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不无裨益。”
拼字小蜜蜂--媒体的宠儿
美国最早于1825年就有拼字比赛的文献记录。此项比赛最初是根据美国著名的《韦伯词典》创始人诺亚·韦伯斯特(NoahWebster)于1786年首版拼字读本的出版而形成。这本拼字读本又被称为“蓝皮拼字书“(TheB lue-backedSpeller),而连续被五代人用作儿童基础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
美国的全国拼字比赛于1925年在肯塔基州由《信使日报》(Courier-Journal)开办。1941 年开始比赛改由斯克里普斯·霍华德新闻社(ScrippsHowardNewsService)赞助。至于为何拼字比 ?的英文名会叫作“拼字蜜蜂”,至今仍是一个谜。其中一种可信的说法是,历史上,在美国这一类为某种目的而聚集的社会活动多会被称作“蜜蜂”,衍生为“聚会”、“蜂拥而上的活动”。比如19世纪初农民集体剥玉米壳的活动被称为“去壳蜜蜂”(huskingbee),可能也是因为聚集群众而被称作“拼字蜜蜂”。
其基本规则是,当主持人念出一个词,参赛者就要开始把字母口述拼出,已念出的字母或字母顺序不可再更改。只要参赛者拼错了一个词,他就会立刻被淘汰。以回合制举行,直至淘汰到最后一位参赛者为止。
拼字比赛在美国的“火红”从近几年好莱坞的作品中就能窥见一斑。2002年美国出品的记录片《拼字比赛》(S pellbound)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记录长片奖提名。该片追踪报道了1999年全美拼字比赛的全过程,记录了 8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的小孩从多达9千万个小参赛者中脱颖而出的参赛经历。拍摄者们在考场捕捉到的许多特写:小孩在考场上猜记单词时苦思冥想、出汗、流泪的表情,在孩子答题时家长祈祷、踱步、掩目、大口呼气的神态等,还有获胜者的喜悦,家长的自豪和期许……所有的一切都真实地传递出美国的“小蜜蜂”们为了成功,努力拼搏的精神。
2005年,好莱坞又把米拉·戈德堡(MylaGoldberg)有关拼字比赛的小说《蜂王季》(BeeSe ason)改变成了同名电影,并邀请著名影星李察·基尔(RichardGere)出演片中一个拼字小选手的父亲。2 006年,在延绵不断的拼字热潮中,好莱坞又出品了一部名为《阿基拉和拼字比赛》(AkeelahandtheBee )的电影,讲述一个来自洛衫矶的十几岁少年为了赢得拼字比赛的冠军,获得整个社区支持的感人故事。
“拼字比赛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那些非常年少的孩子们就像真正的运动选手或是科学家们一样,钻研英语的语言规则,记忆各种各样的单词拼写。我并不惊奇美国媒体近年来越来越重视这一题材,并将之拍摄成各种艺术作品。我惊讶的是,为什么他们花了这么长时间才注意到这个有意思的现象,”汤普森感叹道。
从1994年到去年,每年一度的全美拼字大赛总是会师在ESPN,由这一有线体育频道直播决赛。但今年,精明的ABC电视网看到了商机,宁愿将黄金时段的精彩节目取消或推后,也要直播“拼字小蜜蜂”们的丰姿。
汤普森分析说:“近年来,美国电视媒体中最受欢迎的节目都是老少皆宜的纪实秀,如类似中国的‘超级女生’的美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美国偶像’(AmericanIdol),这些节目之所以每每抢占收视率榜首,就是因为各种年龄层次的观众都喜欢看。美国需要这种能让全家人坐在一起共同观赏的电视节目。”
正是这个原因,ABC看准了‘拼字比赛’的潜力。其制作人将这些孩子视为英雄,称这批小选手就像一只只辛勤的小蜜蜂,刻苦努力,才能赢得今日的成绩。其实,这恰恰是迎合了美国社会的一种心态:尤其是当美国教育系统和教育质量在国内外倍受批评的时候,希望看到自己的学生表现优秀的样子。当然,每一个单词拼写就是一个回合的较量,观众们喜欢这种竞技的感觉,渴望看到小选手们能正确地拼出每一个单词。
“在拼字比赛中,我们能看到美国各式各样的青少年登场,有很多是少数族裔。来自中国的、印度的、或是其它国家的小选手们竞技一堂,是件非常令人兴奋的事。它重新唤起了美国作为一个文化大熔炉、各种族的移民为实现其美国梦,不断拼搏的社会内涵,”汤普森补充说。
2006年度拼字大赛的“地理词汇比赛”中的前三名都被印度裔的少年包揽。其中,12岁的冠军邦尼·金(Bo nnyJain)因此获得了2万5千美金的大学奖学金,还成为美国国家地理社团(NationalGeographi cSociety)的终身会员。
冠军=成功?
单词拼写是美国一项全国性的消遣活动,反映了美国人对英语演变极其浓厚的兴趣。莎士比亚时代就流行这种英语单词拼写竞赛,在19世纪的美国,开采金矿的工人们经常在夜晚的篝火旁举行“拼字比赛”(spelldowns)以消解一天的疲劳。
“英语的拼字法被视作一种猜谜游戏,”位于美国塔克马市(Tacoma)的菩及海湾大学(Universit yofPugetSound)教授理查德?霍奇(RichardHodges)说,“与世界上其它语言的拼写体系照字母次序排列的特点不同,英语的拼写不仅仅基于发音,还有一些外来语言的特点。”
但是,批评家们认为,这种拼写比赛让孩子们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在“死记硬背”上。
影片《阿基拉和拼字比赛》的导演大卫·阿迟森(DavidAtchison)说:“我们很自然地把期望寄托到孩子们身上。这些孩子被置于非常激烈而紧张的竞争环境之下。他们往往变得更加内向,越发像个‘书呆子’,而且不习惯被放在公众实现下的生活。”
全美拼字大赛1981的冠军,如今担任大赛指导的佩吉·肯伯尔(PaigeP.Kimble)辩驳道,拼字比赛不仅仅是记着一个单词的拼写,它更是帮助孩子们理解语言构造、了解语言发展,如拉丁语、希腊语的一种手段,让孩子拥有一种语言特长。许多参赛者由此锻炼了智力,有的孩子因此在音乐或其它领域也获得了不浅的造诣。
“拼字比赛的另一个好处是:为那些在体育方面没有特长的孩子开辟了一条新的成功之路。只是,这种比赛完全是‘ 孤军作战’,不强调团队精神,培养的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小蜜蜂,”汤普森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
汤普森说,“在如今的电脑时代,当人们几乎不需要背诵很多单词,更多地依靠纠错软件来书写时,能看到老式的单词拼写的回归,也是件新鲜事。而孩子们通过这种赛事能真正理解了英语的语言规则,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在学习拼写的同时,他们也在学习思考,这对提高美国的教育水平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