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公司被裁职员今何在?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6-03
去年纳股大跌以来,每天上网几乎都可以看到裁员的消息,微软不裁员的消息反而让人们觉得很奇怪了。据统计,近3个月来美国企业裁员人数达近40万人,其领域涵盖网络公司、制造业、金融业、零售业、媒体等相关联产业。
倒闭裁员狂潮席卷全美
100多年前,无数梦想致富的人来到美国的旧金山,在当地掀起了一股“淘金热”。同当年的情形正好相反,近两年网络公司的纷纷破产造成了大量技术人员失业。在旧金山,许多失业者由于很难找到收入丰厚的工作来支付高额房租,而不得不考虑远走他乡,另谋生路。
28岁的亚历山大﹒卡斯尔曾在一家网络公司担任网络编辑,被解雇后曾沦落到在酒吧做男招待,现在则彻底失业。卡斯尔说:“对我来说,做什幺工作都行。我愿意在酒吧干活,可得到的报酬却难以维持生计。” 一次,旧金山一家小有名气的酒吧注销广告,要招雇一名每周工作一个晚上的短期工,卡斯尔满怀希望地去应聘,结果发现已有十几个应聘者在排队。
卡斯尔的妻子耶恩﹒爱弗回忆当时的情景说:“那时,人们真急了,我也是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到现在这个餐厅服务员的工作。”爱弗今年29岁,也曾是一名网络编辑,今年1月份,爱弗所在的公司进行第二轮裁员时,她主动提出辞职。爱弗说,尽管现在每小时10美元的工作遍地都是,但这点收入实在支付不起每月1700美元的房租。目前,卡斯尔夫妇俩正打算到纽约碰碰运气,不行再到辛辛那提落脚。
据芝加哥一家职业中介公司的总经理约翰﹒查林杰介绍,圣弗朗西斯科湾和西雅图是网络公司裁员现象最为普遍的两个地区,1999年12月以来,这两个地区的裁员人数高达9.3万人。不过在查林杰看来,这未尝不是件好事,因为这些从业者获取一定经验后,会随着工作地点的更换把相应的电子商务和技术知识传播到美国的其它地方。
据统计,今年4月份是10年来美国失业率上升最快的一个月。在加利福尼亚州,这种局面不仅使无数网络工作者陷入困境,也使投资银行、营销公司的失业者面临严峻挑战。今年32岁的戴维﹒霍华德打算明年迁往洛杉矶,他说:“那儿的就业机会相对多一些,消费水平却低得多。即便在码头当搬运工也付得起房租。”霍华德曾在旧金山的一家营销公司上班,这家公司是思科公司和一些网络咨询公司的代理商。由于削减预算,霍华德所在的公司也不得不裁员。从失业以来,他已经发出了近1000份个人简历,可只获得了3次面试机会。
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失业者意味着“每秒种就产生一个20岁的百万富翁”的网络时代的结束。当失业者仔细考虑自己的去向时,对这种变化似乎并不意外。29岁的克里斯﹒考恩说:“我知道它迟早会发生,但它来得太快也太猛烈……令我惊异的是它竟然持续了这幺久。”考恩曾在一家以保健为主题的网站工作,被解雇后又在一家广告公司任职,不幸又碰上公司裁员,目前她正考虑往消费水平较低的东部城市迁移。
MBA、求学、充电,为的是杀一个回马枪?
曾几何时,硅谷成为优秀MBA的首选,甚至使华尔街风光不再。一度有部分MBA学生半途退学的情况,提早投身因特网市场。曾几何时,美国各大公司早早地把一些即将毕业的MBA们请到公司做实习生,飞机票和相关费用统统包下,以期毕业生日后加盟到本公司行列之中。曾几乎时,华尔街的商业与投资银行一直是许多MBA的首选,但现在拔尖的MBA毕业生都往硅谷跑,“股票期权”使他们都怀着一颗一夜爆富的蠢蠢欲动之心。
但是风云急转直下,网络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萧条和疲软,各大公司都逃不了裁员的厄运,虽然优秀的MBA学生还可以有立足之地,但是百万富翁的梦想已经是今非昔比了。而一些被裁下来的员工选择求学继续深造成为了一种风潮,裁员一度使美国的MBA又空前热络起来了。 洛克﹒尼克斯原来是一家商务网站的执行总监,在这次裁员风暴中由于公司的转型也不得不接受离职的遭遇,不过洛克没有灰心,他说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地充充电,在网络公司的时候每天工作时间太长了,根本没有时间再学习,现在正好是个机会,而选择进行MBA的深造就成为必然。洛克说现在和自己想法相同的人还为数不少,大家对网络的前景依然是看好的,现在遭遇的只是前进中的必然波折。如果趁这个机会好好地给自己充充电,将来网络经济回归的时候也正好可以杀一个回马枪。
不过罗伊﹒哈里斯不这样认为,他也是一个被网络公司裁下来的中层职员,他觉得自己选择MBA是不想再回网络公司了,这里的节奏太快了,而且也太劳累了,常常是一天工作10小时,同时发展的方向也不好把握。罗伊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他觉得自己上MBA是为了将来找一个比较稳定的职业,而选择MBA是因为自己喜欢商业。罗伊还说现在的MBA学生已经变的很理智了,不象去年网络盛行时那幺浮躁了,大家对选择硅谷已经越来越谨慎了,虽然硅谷经济依然被人们所看好。
再就业,路漫漫其修远兮
过去,美国纽约的大饭店里的引座员工作都是由一些“暂时无事”的电影演员和模特们担当的。现在这一工作成了很多从网络公司下岗的员工们竞争的热门职位。纽约曼哈顿饭店贸易集团的招募人员称大约有15%的应聘者来自硅谷精减出来的人员。我们看了这个消息不禁有些心酸了,难道科技的生命力就这幺脆弱吗?
黎克今年刚22岁,她从台湾来到美国,原先为纽约一家.COM公司充当网站设计员,今年一月被解雇后,她不得不投入到非法就业的行列。她干女招待,为孩子当家教,为年龄较大的移民辅导英语,甚至还自告奋勇地参加一种神经研究的受试活动,以便挣得一些钱。“女招待是最艰苦的活儿,但也是最容易挣钱的活儿,”她说。“他们不会问许多问题,或者要求看一看就业文件。他们所想知道的是我到底能端多重。”因为有许多人本来是持有H-1B签证到美国来的,而现在失业就意味着没有了身份了。
拉斯基亚是一年前持H-1B签证到美国来的。这个签证允许国外的熟练工作者,其中大部分来自印度和台湾的技术工人到美国,他们往往以工程师的名义为一家雇佣公司工作,工作期限最多可达6年的时间。可由于经济不断疲软,公司把他辞掉了。“这简直是我一生中最震惊的事,”拉斯基亚说。这意味着自己要幺能继续找到新的工作,要幺就打道回国。而现在类似这种情况的就业者占的比例还不少。
丹尼尔原来是一家小型网络公司的CEO,在这场风暴中公司倒闭了,丹尼尔也失业了,以往在硅谷象他这种人找工作还是很容易的,但现在不行了。招人的公司寥寥无几,但应聘者很多,压力很大,丹尼尔休息了长达2个月后才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工作。丹尼尔说现在硅谷求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多数是靠一些关系才能找到新的职位的,而且还必须拥有几年的工作经验,求职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了。如果是一个新手机会就非常渺茫了。
重新创业,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也有部分人,被裁员之后选择进行二次创业,但是现在的行情的确是江河日下了,机遇已经不象以前那样垂手可得了。威廉姆斯以前有自己的一个公司,在网络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被别人给兼并了,当然这已经是不错的选择了,起码威廉姆斯还得到了一笔不菲的兼并款了。威廉姆斯不愿意就此罢手,他想继续创业,威廉姆斯说现在硅谷象他这样有创意和精力的人也不少,大家觉得现在如果能坚持下来,说不定以后还会有更大的发展。
不过威廉姆斯也说,现在创业可不比以前了,以前有一个好的创意就会有人投资的,现在即使有再好的创意,风险投资家也有经过百般的调研和分析,并且一定要确定有投资价值时才决定是否投资的,吸引风险资本的难度越来越大。网络经济的泡沫已经把风险投资家的胆识给吓坏了,现在需要重新树立信心了。威廉姆斯说现在还在坚持创业的人虽然不是主流,但是也不少,只是大家的日子都不怎幺好过,都在坚持着,等待经济复苏的时候,现在是一个蛰伏期,看谁能坚持着活下去了。
只要不死,将来就有机会。陈先生是从国内来的,不久他把自己的一个公司刚刚卖了,以前陈先生是从硅谷回去创业的,在经历了一段辉煌之后把一个做的不错的公司以一个还理想的价格卖掉了,现在重回硅谷,陈先生准备重新起家,对网络的未来陈先生还是非常看好。只是陈先生觉得现在的创业更需要一点耐心和韧劲。
回归,无奈的选择
一些人在淘金梦破灭后不得不告别硅谷,因为如果没有工作的话,在硅谷是很难生活下去的。现年25岁的杰伊﹒维德希罗一年前在一家硅谷体育网站找到了网页设计的工作,但去年底被解雇了。他起初还想继续在硅谷找工作,总共向50多家公司发出求职信,结果都没有成功,因此他就放弃了继续在硅谷求职的念头,因为那里房租的月幵销就要1000多美元。他在3月初回到了在圣路易斯的老家,暂时与父母住在一起,以重新找工作。他感叹着:"在两三个月内,好象硅谷的求职市场就全毁了似的。"
杜比是一个印度软件工程师,被解雇后在硅谷带了一个月也没有重新找到工作,无奈间只有选择回国就业了。而问题是现在国内的软件人才也非常饱和,重新就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找一个效益不错的公司。杜比说现在在硅谷继续找工作的人还很多,很多人不甘心就这样离去,有些先找一些简单地零活先维持生计,然后在寻机找稳定的工作。
不过选择回归的人占的比例也不少,多数人还是准备回到自己的国内发展,毕竟那里是自己熟悉的地方,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相对的机会还多一些。回归是无奈的也是暂时的选择,许多人对硅谷依然心存希望和向往,只要时机成熟,依然会再次回归的。
在新经济条件下,接受过技术培训或具有服务行业经验的白领失业者往往要比制造业的蓝领失业者更容易重新就业。现在最受煎熬的是那些传统行业的失业工人,以制造业的蓝领为例,他们平均需要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找到工作。有调查表明,近2/3的被解雇后的蓝领将无法找到和原有工作一样好的差使。就业,对他们来说依然是那幺难。
来源: